纪实:女硕士当保姆月入2万,照顾身价百亿老总:这是我家985丫鬟

  “保姆”,相信大部分的人对这个词都不会感觉陌生。

  毕竟作为一个存在已久的职业,伴随着现在生活节奏的加速,在很多家庭当中,这都是一个很重要的角色。

  不过,尽管如此,在我们大多数人的印象里,依然总对这个职业抱有偏见。

  说直白点,就是看成“下人”一样的存在。

  然而,毕业于某985大学的硕士刘女士,却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给出了不一样的答案:

  当“保姆”,并不丢人!

  

  

  前不久,一份求职广告曾登上热搜,引起全网热议。

  只见,一位毕业于国内某985大学的女硕士,精通三门语言,拥有多家知名企业工作经验,却希望寻求一份“保姆”的工作。

  一时间很是让人匪夷所思。

  而这则求职广告的发布者,便是刘女士。

  

  面对刘女士的选择,很多网友都表示不能理解。

  觉得她这完全是在自甘堕落,对自己十年寒窗的亵渎。

  甚至有人直言:“国家含辛茹苦的培养出你一个硕士,难道就是为了让你做家政的?”

  然而,对于这些质疑声,刘女士则表示很不认同:“为什么大家会对当保姆抱有这么大的偏见呢?在我看来,这个职业,一点也不丢人!”

  刘女士的保姆生涯要从七年前开始说起。

  彼时的刘女士,刚刚硕士毕业不久,作为一名来自国内顶尖大学的学历拥有者,她很顺利的便得到了一家知名通信企业的offer,并被委派到国外做客户经理,年薪高达30多万。

  

  相信对于大多数人来讲,刘女士的这份工作,绝对算得上体面。

  可刘女士却并不这么想,在她看来,这份钱实在赚得太累。

  一方面是因为远离故土,刚来的时候可能觉得一切都很新鲜,可待久了,难免会思念家乡。

  而另一方面就是大企业的“企业文化”,客户的刁难,同事之间的勾心斗角,相互“内卷”,让她身心疲惫,一度觉得自己活得不像个人。

  于是,刘女士在坚持了一段时间后,毅然决然的选择辞职回国。

  彼时的她愤恨的表示:“就算去扫大街我也不再回去,有钱挣的前提,得是有命花啊!”

  

  然而,刘女士的想法显然还是有些“天真”。

  在国外都“卷”不动,回到国内,哪可能好过呢?

  接连换了多个工作之后,刘女士倍感憔悴,一时间有些难受不已:“难道就没有一个工作,可以不用这么心累吗?”

  就在这时,一位朋友向刘女士提出了建议:“你有想过,去当保姆吗?”

  “保姆”,对于这个词,刘女士并不会陌生。

  可她却从未想过,自己有朝一日会成为“保姆”。

  因为在刘女士看来,这个职业,说白了,就是伺候人的,这对于受过高等教育的她来讲,显然很难接受。

  “包吃包住,月薪两万哦!”

  “干了!”

  当然,只要待遇到位,稍微向生活低下头,倒也不是不行!

  

  就这样,在朋友的介绍下,刘女士成为了一名保姆。

  不过,有句话说得好:“没有一分钱会是白得的”,拥有如此“高薪”,刘女士的工作,显然不会像普通家政那样轻松。

  每天六点,天刚朦胧亮,刘女士便要起床准备雇主一家人的早餐。

  雇主是南方人,而雇主的妻子则来自北方,因此刘女士必须准备两份口味不同的早餐,还必须兼顾营养均衡。

  为了将这份工作做好,刘女士逐渐养成了一个习惯,那便是在头一天晚上,将第二天要准备的菜谱记录下来,直到确认无误后再去睡觉。

  “虽然有些麻烦,但这样总好过第二天手忙脚乱嘛!”

  对此,刘女士笑着解释道。

  当然,除了照顾雇主一家的生活起居之外,刘女士最重要的工作,便是担当雇主小孩的“书童”,每天陪同在小孩身边,监督他学习。

  不仅要与小孩沟通,帮助后者熟悉外语口语,而且还要辅导学习小提琴,这也使得刘女士从一开始的“音乐白痴”,逐渐也跟着学会了各种乐器。

  

  说实在的,这份工作,属实不算轻松。

  满打满算,可能每天工作的时间,并不见得比在大企业“内卷”来得少。

  但刘女士却对这份工作相当满意,答案很简单:因为这份工作她只需要做好自己应该做的就行了,不需要再思考工作之余的其他,更不用去讨好什么人。

  比起在大企业里的低头哈腰,刘女士反而觉得这份工作,更加能得到尊重。

  不过,虽然刘女士这样想,但对于其他的旁观者来讲,依然很是膈应。

  尤其是刘女士的父母,在听说女儿做“保姆”后,直接表示“心里很不是滋味,想哭”,甚至还一度将刘女士拉黑。

  显然,对于自己含辛茹苦培养了几十年的女儿,最终去当别人的“下人”,干这份“上不得台面”的工作,刘女士的父母,完全无法接受。

  

  跟刘女士差不多,同样毕业于名校的小苏,也选择了成为“保姆”这条路。

  不过,小苏并不喜欢别人喊她“保姆”,相比于这个词,她更加喜欢“管家”这个称呼。

  

  小苏的“保姆”,哦不,是“管家”生涯,开始于2008年。

  在大学里,小苏学的是影视制作这个专业,毕业后顶着“优秀毕业生”的头衔,被分配到了某家知名电视台。

  然而,面对日以继夜、经常昼夜颠倒的剪辑工作,加之少的可怜的薪水,小苏属实有些坚持不下去。

  于是,在工作后不久,小苏便选择辞职,转头应聘成为了某家知名企业的董事长秘书。

  有事秘书干,没事...咳咳。

  总而言之,小苏的这份工作,虽然比起待在电视台,薪酬待遇方面虽然提升了不少,但累也是真的累。

  每天不仅得对接各种各样的客户,而且还得安排好老总的行程,稍有不慎,便会弄得一团糟。

  所幸,毕竟还是高知识分子,小苏虽然忙,但不至于乱,一切都处理的恰到好处,而这也让她很是受到老总的欣赏。

  于是,某一天,老总便向小苏提出了邀请:“小苏啊,你要不来当我的私人助理算了!”

  

  面对老总的邀请,小苏犹豫了,这犹豫倒不是怕老总有什么别的想法,主要还是自己没干过类似的工作,生怕做不好。

  然而,老总却是安慰她,这份工作很简单,会给她适应的时间,而且最关键的是,薪酬待遇会再上一个台阶。

  听到这,小苏终于是答应了下来,表示钱不钱的无所谓,主要是能够跟着老总学习,这点很重要!

  在这位老总的家里,一共有16人的工作团队,从厨师、保镖、保洁、司机各个方面,应有尽有,而他们的工作就是伺候好老总和老总妻子两人。

  而小苏的工作,就是负责协调这整个团队的工作,说白了,就是古时候那种“管家”一样的角色。

  对此,小苏心里好受了不少,毕竟在她一开始的想法里,自己可能得干脏活累活。

  

  不得不说,小苏的能力确实出众。

  在老总家里干了一段时间之后,小苏便把一切经营的井井有条,而其他的16名“佣人”,也对她心服口服,让整个家都变得极为“和谐”。

  妥妥的,成为了家里的“女主人”。

  小苏的这份成绩,当然也被老总和老总妻子看在眼里,老总那边是对小苏越发欣赏,每次看到她都喜笑颜开,偶尔去出差,还会给她带些礼物。

  而老总的妻子,也似乎把小苏当成了自己的“闺蜜”,每次老总回家,她都会领着小苏一起出门,要么参加聚会,要么去逛街,把老总晾在一边,对小苏简直比“老公”都亲。

  

  在一开始,小苏还对特别的关照很是感激,但直到一次意外之后,她却感到很不舒服。

  那是在一次聚会上,老总妻子照常领着小苏一起参加。

  眼看着小苏既年轻又漂亮,举止又端庄得体,一些其他的老总的太太们,便纷纷羡慕的询问:“这是哪里找的管家呀,真厉害!”

  然而,对此,老总妻子却很谦虚的笑着回答:“什么管家,这是我家985的丫鬟!”

  没曾想,这句话竟然被小苏听在了耳里,让她很不舒服。

  尽管事后老总妻子向她道了歉,还送了许多礼物,但小苏总觉得好像老总妻子对自己没有之前那么友善。

  

  不过,这样的情况倒也没有持续很久,因为很快小苏便遭到了“辞退”。

  而“辞退”的原因也很可笑。

  一天老总的妻子领了一位大师回家,而这位大师刚一进门便表示“风水”有问题,家里女人太多,阴气太重,影响运势。

  偏偏老总又是个很迷信的人,非常忌讳这些东西,于是便遣散了所有女眷,其中便包括小苏。

  对此,小苏虽然无奈,却也只能接受:“没办法,干这一行,就得接受老板们各种各样的怪癖。”

  

  如今,刘女士依然在从事着“保姆”的工作,而小苏也依然在到处应聘着“管家”。

  对于她们来讲,虽然这份工作很累,别人也总是投来异样的目光,但她们却并不感觉低人一等,相反热爱上了这份工作。

  

  实际上,伴随着现在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像刘女士和小苏这样的高级人才,在家政行业里也是越发紧需。

  这也使得有许多年轻人开始进入到这个行业当中。

  而对于他们,也有了一个新的称呼,便是“高级家政”。

  与普通的家政不同,他们的薪资待遇要高出不少,但这也使得他们在除了日常工作之外,必须具备良好的素质,懂外语、会开车,能做护理,也能处理一些突发事件。

  这,显然不是一般人所能做的。

  因此,“高学历”,也就成为了这个行业的“隐形”门槛。

  不过,尽管如此,但依然还有很多人对这个行业抱有偏见,一些人甚至认为这就是“学历贬值”,认为年轻人读书十几年,却到最后去干些伺候人的活,完全是浪费,是社会的可悲。

  但不管怎么说,有市场有需求,自然会有人应聘,至于怎么想,只要雇佣双方满意,外人倒也说不得其他。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前段时间的“孔乙己”事件,正如某媒体说的那样,“孔乙己”脱下长衫,未必不能另辟一番天地。

  这里就要提到一个词,那就是“职业升级”。

  正如刘女士与小苏所选择的家政行业,在我们传统印象里,这个职业就是“伺候人”的存在。

  当然现在也差不多,但刘女士和小苏的“高学历”,却让这个职业实现了升级,从而增添了更多的价值,与之对应的,薪酬待遇什么的,也得到了质的飞跃。

  除此之外,我们也可以经常看到,某某大学毕业生回乡养猪、种地等等的报道,我们第一感觉,是不是觉得他们在浪费青春?

  其实这样的想法不奇怪,因为我们大多数人的印象里,种地和养猪,是不需要高学历的。

  可如果深入了解,便可以发现实际上并不是这样,就拿养猪来讲,虽然也叫养猪,当这些大学生,却利用学识将其发展为“畜牧业”,他们一养,就是几千,甚至上万头。

  在科学的培养下,出肉量更高,得病率更低,所得到的报酬,也更加丰富,难道说,这样的养猪,还是低人一等吗?

  答案显而易见。

  所以啊,有时候,看待问题真的不能太片面,不能用自己的固有印象去定义他人,否则自己才更像是一个“笑话”,唯有深入了解,我们才能真正的增长见识。

  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