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成热爆新兴产业 行业专才短缺薪酬高企
原标题:环境保护成热爆新兴产业 行业专才短缺薪酬高企
环境保护成热爆新兴产业
行业专才短缺薪酬高企
据香港大湾区时报报道:环境保护(ESG)目前是香港社会、工商业届与学界的热门话题,各行各业都在讨论ESG,各类论坛与培训如雨后春笋般处处可见。ESG,是Environment Social and Governance的缩写,从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三个维度评估企业经营的可持续性与对社会价值观念的影响。在当今越来越重视环保、生态、人与自然和谐及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环境下,ESG正好触碰到这个热点。
近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ESG 投资如何行稳致远」分论坛上,监管约2600家上市公司的香港交易所董事会主席史美伦就强调,港交所要求所有上市公司必须披露ESG报告。与社会各界讨论和探讨ESG不同,如果港交所强制性的要求,必将提升社会对ESG的重视与认识,从而示范性的将ESG理念向各行各业进行扩散,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ESG处理水平。
香港上市公司必须披露ESG报告
不单是港交所,根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的研究报告,截至2022年4月30日,内地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的上市公司共有1366家,占全部上市公司的近30%。
与企业财务报告只考虑自身资产经营与财务指标不同,ESG报告研究企业与更多关联方的关系,包括对外界环境的影响、与员工和供应商及客户的关系、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是对企业更为全面的评估,因此被称为公司的第二份财务报告。
ESG评级成为基金投资指标
目前全球影响力较大的ESG评级产品主要有美国MSCI ESG指数、英国FTSE Russell ESG指数、DOWJONES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Standard & Poor's标普可持续发展指数等。超过10年的ESG数据显示,ESG评级最好的公司会有更好的盈利能力和更少的暴雷事件。
过去,某些基金只是将投资标的ESG评分作为投资决策的其中一项指标。近期,则涌现出越来越多纯粹投资ESG表现的ESG ETF基金。3月31日,中银香港大湾区气候转型ETF基金在港上市,成为港交所第11只纯ESG的ETF基金。
上市公司ESG策略师月薪10万
CSO首席可持续发展官(Chief Sustainability Officer)正成为高管招聘中最热门的职位。发展近期增聘的超过900个职位中,薪酬最高的就是月薪10万港元的ESG策略师。上市公司、四大会计师事务所、、花旗银行、摩根斯丹利、高盛等知名机构近期都释放出很多ESG高薪职位,帮助企业制定和实施ESG策略,编制ESG信息披露公告和报告、进行ESG的研究与投资策略。
某金融猎头顾问介绍,现在的市场行情是具ESG三年资历人选年薪在40-50万元,五年资历人选年薪60-80万元,基层职位的需求量和起薪都高过其他行业。尽管有高薪吸引,但是ESG人才仍供不应求,适合的人选远低于职位的数量。
财经事务局局长许正宇去年9月表示,港府准备拨款1000万培养ESG人才、并将ESG专业纳入入境优才计划。新加坡作为东南亚的金融中心,ESG职位空缺也越来越多。
考取四大权威证书是入职门槛
对于新兴的ESG产业,大专院校缺乏专业对口的复合型人才,各类ESG相关知识职业培训班则应运而生。为期二至三天的课程,费用都需要好几千元。
如果希望赶上这股热潮,考取全球权威的ESG认证证书是入职门槛之一。目前全球范围最知名的四种证书包括:特许金融分析师协会(CFA)、欧洲金融分析师联合会(EFFAS)、全球风险管理专业人士协会(GARP)、可持续会计准则委员会(SASB)推出并主考的ESG证书。
严惩虚报ESG企业
ESG的报告编制,是一项长期工作。类似公司财务报表编制行业衍生出各类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ESG行业正逐步出现ESG专项研究、体系建立与管理、评价评级、报告编制、落地实施、管理培训、专家指导等各个环节,相应的准专业公司正在探索商机的路上蠢蠢欲试。
由于ESG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各种合作与投资的必考项,「飘绿」现象就时有发生。所谓「漂绿」,ESG数据领域的专业机构RepRisk指出,企业选择性的或不完整的披露绿色信息、象征性的绿色管理、绿色舆论误导,以及绿色言行不一致等ESG管理中虚假和夸大数据的行为都属「漂绿」。
去年,美国证监会SEC就对高盛(Goldman Sachs)管理的两只共同基金和一只贴了ESG标签的金融产品中,因涉嫌「漂绿」而被罚款400万美元。纽约梅隆银行管理的ESG基金中近36%的投资没有ESG得分,与宣传不符而涉嫌误导投资者被罚150万美元。
文: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