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靠“指标到校”进重点高中,会成为“凤尾”吗?
中考虽然没有高考那么受到普遍的重视,但是对于广大的初中生来说,中考可以说是人生第一次最重要的考试了。别看似平平无奇,但它决定了孩子们的大方向。对于成绩中等偏上的学生,考入省重点高中是必须接受的“挑战”。
每个城市内省重点高中的资源相对有限,能裸考上的孩子有相当大部分来自初中牛校,相比之下一些在普通初中的孩子更为艰难。
为平衡教育资源,这几年省重点高中会提供指标到校名额,是寒门学生的好机会。有了指标生名额做保障,那么万一自己裸分成绩距离目标学校还有一点差距时,这个指标生名额极可能可以把自己“保送”进目标学校。所以指标生的意义:1、鼓励资源较弱的初中培养好学生2、避免重点初中把重点高中所有招生名额占满,导致资源较弱的初中生源质量越来越差,进入恶性循环。
2022长沙市四大名校录取分数线(总分720
正是因为这样的政策存在,使得部分家长在孩子小升初择校的时候多了一个选择——不必付出巨大的代价去抢可以进名校、重点初中的学位。
对学生、家长而言,哪怕是上了一所普通学校,只要在足够的努力,能够确保学习成绩优秀、排名靠前,那么指标生名额无疑会成为自己在中考时的另外一个“保险”。
但对此也有人会存在担忧。
现在的中考,尤其是在考重点高中的竞争上,可以说是“一分一操场”。对于那些用到了指标生加分机会的学生而言,他们的中考成绩会比正常考入这所高中的学生差了一截——“分数线”是最后一名学生的成绩,所以指标生的成绩会跟其他正常考入的学生实际差距更大。像长沙城区2022年四大名校指标生最低线658,而划线生680-681。指标生占招生人数的六成,其它是特长生和划线生,而划线生被录取去的毫无疑问都是学霸,而且往往还是学霸中的学霸。
这部分学生不仅仅只是成绩优秀,在学习上他们无论是态度、兴趣、方法还是能力上通常也都有过人之处,所以他们的优秀往往是非常全面、综合的。
单看入校的中考分数,指标生这就相当于在这个重点班里增加了一些“学困生”。而凭借我们一般的认识,会很容易认为这部分上了重点高中的学生,很容易成为凤尾。到重点高中的学习强度、进度、紧张的学习氛围以及学生抗压能力、心理素质等因素,很有可能会导致部分学生被压得喘不过气。
这也是“凤尾”问题中最重要的问题所在。所以说的是这个担忧是有道理的。
我认为决定这些指标生能不能在重点高中成为凤尾的关键,并不在于是不是因为他们是指标生。
指标生的基数比较大。即便是有许多“学霸中的学霸”存在,但由于指标生本身的数量也很多,那就使得大多数指标生的理论学习成绩也不会太差的,即仅从入学成绩来看,并不是说你是指标生就意味着你的名次就一定是倒数。按长沙市看各重点高中招生的指标生人数不低于60%,超过总招生人数一半多,不同地区的政策会有不同。且通常情况下在高一有入学考试,通过成绩分重点班,大部分中考成绩差点的指标生还是会被单独编班(普通班),这就使得一部分“指标生”成为被歧视或者自卑的标签。
老师曾分享出自己带过的学生,进入当地省重点高中以后,普遍成绩有了突飞猛进。他们入学时分数略低,高考时却反而成为黑马。
指标到校的学生可能在学习思维上反而更有优势。
首先,一些所谓的“牛校”虽然集中了“名师”,但培养方式可能并不够先进。他们往往会用超前教学,以及题海战术来提升学生的成绩。再考虑到本身生源就比大多数学校好,整体上进入重点高中的学生数量多,并不稀奇。而指标到校的学生,大部分来自普通的公办学校。他们的教师反而更重视学习方法的传授,讲课侧重举一反三,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虽然在中考时这些学生成绩没有牛校学生好,但进入高中以后,这种已经锻炼出来的学习能力,却在后期越发凸显出优势。而且他们的学习自主性往往更强,省重点高中里的老师多半也讲究学习效率,不会像初中时盯着学生交作业。有些原本成绩好的学生,少了监督以后就容易下滑。
他们被指标到校的学生反超,也就并不意外了。相比之下,指标到校的同学可能有不少出自寒门家庭,在学习上更为自律。
高中阶段不能靠题海实现高分,勤思考的习惯很重要,学生需学会调整。
一些原本成绩不错的学生,之所以被反超,跟曾经的学习习惯有不少关系。他们在初中阶段可能已经养成了靠题海学习的方式。可是进入高中以后,特别是在省重点高中里,尖子生那么多,想要取得好名次,不是单靠题海就行的。拿高分的同学都有勤思考的习惯。
他们会随着学习内容,不断调整自己的思维和解题方法,在听课时,也会侧重去分析老师解题时的思路跟自己有什么不同。
很多指标到校的考生,正是因为在初中就打下了这样的基础,形成了这种思考习惯,所以能在学习任务明显增多、教材深度明显增加的情况下,显示出更多的潜力。
退一万步讲,即便是上了高中之后发现自己成为了凤尾也没关系。要知道很多重点高中的凤尾,如果是放在了其他普通高中,那也是非常能打的。本就是学霸云集之地,既来之则安之,问题、不足等等不会因为自己的消极情绪而得到什么改变,反而积极面对、努力解决、合理调节会更有利于缓解甚至克服各种问题的不良影响。
重点高中无论是师资还是学习氛围都是弥足珍贵的。
当“鸡头”固然一时爽,但你要知道的是这样的高中他们的师资、教育目标可能更多还是放在了提高“本科率”上,且所有的教育教学工作、多年的经验也都是围绕着这样的目标进行的。
而“凤尾”则不一样,这样的学校哪怕是普通班的培养目标,也可能都是奔着985、211去的。“凤尾”是一定存在的,在任何学校、班级都会存在,即便是清华北大不也一样吗?
但凤尾是有“含金量”的……
总而言之,中考越来越成为分水岭,是否能考上高中,上哪所高中,更是越来越关键,我们需要知道的是指标生政策本身是客观的政策,合理利用政策本身或者说能够用到这样的政策本身也是能力的体现,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你对中考招生指标怎么看?
(End)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