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捷径之路再被堵死,于2023年实行,影响最大的是河北考生

  学生所接受的教育水平不同则决定未来的薪资待遇和社会地位以及谋取的工作则有所差异。

  国家教育委员会不断颁布相应的教育变更,实行新高考组合模式来促进高考的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发展,2023年报考高考人数达到了历史新增记录,全国院校仅仅有限的录取名额,使学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升学挑战。

  

  高考不仅是进入社会的奋斗目标,更是铺垫了一条最佳实现人生逆袭的道路,维护高考的公平性必须对层出不穷的捷径出手。

  01高考捷径之路再被堵死,于2023年实行,影响最大的是河北考生

  全国各地高考难度,随着教育部门下发的教育政策存在一定的差距,比如河南和山东以及河北这三个高考大省考生人数,报名比例最多,试题难度则会相对而言较大。

  部分地区特别创造的试卷和其他省份有所差异,部分地区的学生在分数上略低一些,可以与人数众多的高考省份学生,被同一所院校所录取,部分省份考生也渴望拥有这样的机会。

  

  部分学生家长想要通过落户的方式进行高考已省,比如作为直辖市的天津市,在教育资源和教学范围以及教育力量上具备相应的教学优势,在部分学生家长严厉天津市高考难度系数较为简单,天津市2022年本科录取比例甚至超过了82.5%。

  高考报名政策方面,天津市相对于山东省和河北省省份较为宽松,因此越来越多的河北家长和山东家长宁愿在天津购买学区房落户,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和其他地区的学生一样参加高考公平的机会。

  

  外来考生取代当地投入教育资源培育起来的学生这样的情况让天津人无言以对当地政府表示要出手整顿,对于没办法进行移民的高考,大省学生而言,这种通过捷径的弥补差距,做法并不公平也不可取违背了高考的公平性和权威性。

  天津市公布了2023年开始执行的教育通知,明确规定要同时落户户籍和学籍,本地方可报名参加高考,高考考生报名提供当地户口的同时,还要有当地高中的三年学籍,且要实际上入读才可以。

  

  这项教育通知同时还提到实施过程当中存在三年的学习过渡期,顾名思义则是指2022届高考的考生,仅需一年本地实际就读便可以参加高考而2023届高考的学生需要提供两年的学籍证明,从此以后想要在天津市报名高考的学生,必须同时提供户籍和学籍,加上三年实际就读的学习证明才可以。

  这项政策的颁布则是为了想要通过购买学区房走高考捷径的学生家长打消了这种念头,如此一来高考得到了公平和公正秩序,同时也得到天津地区学生和家长的全力支持。

  

  河北地区的考生针对天津市下发的这项政策过度抱怨,外人无法想象河北和山东以及河南学生的努力程度,河北考生或许随着教育政策的变更和教育资源的提供,将有更多的机会选择。

  实施这项政策,对于两地的教育公平得到极大的维护,针对河北和山东地区考生而言,不存在通过跨省高考走捷径的情况,河北和山东地区的学生家长感到过度忧愁,由于无法通过这种高考捷径的规则获得优势,想要考进良好的本科院校,难度系数大幅度增加。

  

  部分地区获得教育资源比其他地方悠远,部分家境良好的学生获得教育资源和教育模式以及师资力量则更为优秀,对于教育落后地区而言,部分考生可能无法顺利完成学籍改变,不得不进入比较差的学校。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