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老师尽职尽责,实则为了免责!学校过度负责,人人不堪其扰

  文|教而育之(教而不育谓之术,教而育之谓之道!聊身边教育,分享育人之道)

  如果孩子遇到一位非常负责的老师,是孩子的幸运。

  如果孩子的老师和学校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对孩子们过度负责,家长就会感到不堪其扰。

  有时候,看似老师尽职尽责,背后却是学校不堪承受之重,目的主要是为了免责。

  是谁让当下的教育生态如此不堪?难道大家不都是“受害者”吗?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学校成了“无限责任公司”。

  某中学生为了逃课,违反学校纪律翻墙外出,结果造成小腿骨折,到最后医药费竟然是学校拿的,并且除了医药费之外,还给了一定金额的赔偿。

  已经是中学生了,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事情不该做,难道他们没有最起码的认知吗?学生不懂事,家长更不懂事!

  家长认为学校没有尽好监管责任,所以要求学校负责。如果家长有理,完全可以起诉学校,但是家长不走寻常路,到相关部门闹,相关领导不问青红皂白,抱着息事宁人的态度,让学校立即消除影响。最终学校只能赔钱了事。

  学校遇到无赖家长,再加上相关部门“和稀泥”的处理方法,最终受伤的只能是学校。

  

  相关部门不为学校做主,难道不是助长了个别无赖家长的嚣张气焰吗?当下脆弱的教育生态是如何造成的?难道责任仅仅在个别无赖家长身上?

  五一假期,学校要求所有每位班主任老师每天至少给学生发送两条安全提醒信息,家长还必须回复“收到”。老师心里苦,家长心里也苦呀!出去旅游,还得时刻盯着手机回复“收到”,老师还得统计哪位学生家长没有回复信息。何苦呢?

  学生节假日期间在校外发生溺水事故,学校有责任吗?

  答案真的不好说!

  如果说学校没有责任,凡是在暑假期间发生学生溺水事故,教育局领导第一时间要到学校查看安全档案,看防溺水致家长一封信是否签字,安全教育平台上的防溺水安全教育是否完成。

  如果说学校没有责任,为什么一些教育局要求中小学教师在暑假期间巡河、巡塘?

  

  年年都有中小学生溺水事故发生,学校教育做得还不够吗?

  防溺水主题班会、签责任书、签保证书、宣誓、广播会、黑板报、微信群推送、学生和家长拿着责任书拍照,录制学生给家长读防溺水致家长一封信的视频,召开防溺水专题教育家长会,暑假期间家访到每一位学生进行孩子溺水再教育……

  所有内容都要纸质档案,所有内容都要留痕。仅防溺水一项工作,一个班级就是几本档案,谁做过谁知道。

  看似学校和老师为了孩子们的安全尽职尽责,甚至“过度负责”,背后实则是为了免责!

  

  学生在学校发生安全问题,学校肯定有一定责任,但是节假日期间,毫无疑问家长就应该接过孩子安全教育的接力棒,哪里还需要老师每天提醒?

  老师每天例行公事般的每日安全提醒,除了让家长烦之外,真的有作用吗?

  狂轰滥炸式的信息推送,除了让大家感到厌烦,真的没有什么作用,但是老师们敢不推送吗?学校领导要求这样做,真的出事了,你一条安全信息没发送过,可能是要追责的。

  暑假期间,一些地方的教育局领导要求中小学教师巡河、巡塘,真的没有任何道理!

  让中小学教师巡河、巡塘,家长会不会认为,这就是老师们应该做的?让中小学教师巡河、巡塘,如果老师们巡河的区域内发生溺水事故,家长会不会认为,老师巡河工作没做好,从而追究老师责任?

  

  教育局领导以行政命令的形式要求老师们巡河、巡塘,可能从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溺水事故的发生,但是背后的隐患更大!这个局长任期内没有发生溺水事故,如果下一任局长不安排老师们巡河、巡塘,发生了中小学生溺水事故,家长会不会追究局长责任?

  有些事,不是你的责任,却硬往自己身上揽,也是醉了。

  关于学生防溺水责任,本来就是社会、家长、学校三方共同承担的。学生在校期间,老师开始防溺水宣传教育;学生节假日在家期间,所有责任归家长;河道坑塘归政府管理,安排人员看守即可。

  该谁的责任谁负,别让老师们再为学生安全“过度负责”了,学校和老师的这种尽职尽责,实则是为了免责,有太多无奈和辛酸,家长和老师都不堪其扰。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