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谈谈徐怀钰的歌之于80后的我个人感受
原标题:谈谈徐怀钰的歌之于80后的我个人感受
爱听歌的80后90的大伙伴们,想必都听过徐怀钰这个名字,也或多或少的听过她的歌。印象中是在1998年,她横空出世,凭借一首节奏简单欢快的《向前冲》洗脑了当时的无数年轻男女。那段时间,内地的大街小巷里,包括音像店、发廊、便利店等在内的几乎所有店铺,只要平时外放流行乐的,差不多每天会循环播放她的歌。记忆中,相似的情况,能与她相比的,除了任贤齐当年那首街知巷闻的《心太软》,恐怕也就只有后来王心凌的《爱你》等屈指可数的几首歌了。哪怕是那个年代天花板级别的“四大天王”和周华健,虽然他们的作品也是首首经典,但论在大街小巷的传播度,或者说“洗脑程度”而言,还真就和徐怀钰当时的几首歌没法比。
回想一下,在那个华语流行乐的黄金年代里,谁也没想到一个新人女生的前两张专辑会如此爆火。像《我是女生》、《向前冲》这样的主打歌,在当时几乎是所有音像店每天都在循环的歌曲,洗脑程度和之后互联网神曲刚刚兴起时,有过之而无不及。包括那几年后也是她的歌,像《纷飞》和《踏浪》同样非常流行且经典的歌曲,其火爆程度也难再比拟。而她的成名与爆红,也瞬间带给了无数梦想进入流行音乐届的年轻男女以希望。
徐怀钰是1978年3月3日出生于台湾省台北市,毕业于育达商职会计科。她出身、成长于一个底层的单亲家庭,家中子女众多,她在家中排行老大,有一个小她一岁的弟弟和两个同母异父的妹妹。
她的母亲离过两次婚,离婚后,母亲独立抚养了4个儿女。徐怀钰小时候,全家只能靠着母亲一个人在电子厂打零工来支撑家用。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也是因为这样的成长环境,徐怀钰自小就很懂事。从妹妹一两岁时起,她就开始帮妈妈分担家务,给弟弟妹妹们洗衣服,并照顾她们饮食起居。
她的学历不高,出身于再普通不过的家庭,甚至低于很多普通人的生活水平。这与很多和她一样年纪的少男少女没什么大的区别,似乎当时很多的女生都能在她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尤其说到她的成名之路,更是充满了让人神往的传奇色彩。
台北市区某街
记得当时,徐怀钰刚火起来的时候,有一则娱乐报道是说,她是因为在家里的二楼阳台上边洗衣服边唱歌,被恰巧路过的华语流行乐届的大哥——李宗盛听到,力主当时如日中天的滚石唱片签下了她。在她之前,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事。因此在当时,她也就成了诸多少男少女心目中的传奇和效仿对象。在这则报道被口口相传到街知巷闻后,据说当时在台北市区好多人家的阳台上,都开始有少男少女在那边洗衣服边唱歌,就是在效仿的做法,希望能沾沾她的运气,梦想某天也会有一个伯乐听到自己的歌声而成就他们的音乐梦。
当年的华语经典流行乐制造工厂
现在想来,已经见惯了和娱乐业相关的那些经纪公司或包装公司的各种营销伎俩,对当年这则让人半信半疑的八卦趣闻产生了更多怀疑。不过,这也只是一小段插曲而已‘,’对于事实来说并不重要。因为,徐怀钰已经在那个年代的岁月里,留下了属于她的印记。给当时正当青春时期的80后们增添了一抹难以忘却的美好记忆。
相信很多人都会认同这样一个事情,就是说,音乐带有某种神奇的记忆功能,甚至说是印刻功能。它能轻易的在你脑海中印刻下一个场景或者片段,只要那时播放着某一首你很有共鸣的歌曲或旋律。以后再度听到这首歌或旋律时,你便会顺带着清晰的记起当时的场景或片段,几乎就像刻在脑子里一样。甚至连同当时的心情、感受、状态等等细节都会清清楚楚的浮现出来,就像某种魔法一样。
举一个我自身的例子,记得当时我还在上初中,对于徐怀钰其实并不感冒,那时更喜欢的是像周华健和张学友那样的在我看来有深度、有艺术成就的歌手的歌。不过,因为她的歌在当时实在太火了,大街小巷,校里校外几乎都能听到。我们班里的几个女生就特别喜欢她的歌,尤其是那首《向前冲》,在当时可谓是纯纯的洗脑神曲。不光旋律很容易感染人,它的歌词也是当时看来非常前卫的。那时应该还是1998年,相对来说还是处于仍在保守思想内,不过正在开放思想迎接新事物、新浪潮的过渡时期。那首歌词大概的内容就是鼓励女生要勇敢追求自己喜欢的男生,不要总是被动的在那里等。不知道别的地方怎么样,反正在我们学校和周围所能接触到的环境里,这都是一个太新太前卫的思想。
而我当时对这首歌却是并不感冒,甚至有点烦,因为时时刻刻天天都能听到。而且那些口水一样的快歌,让我觉得还是欠缺点品位。但无意间,有一次我听到了一首好像是她第一张专辑里,并不是主打的歌,叫《爱像一场重感冒》。虽然现在听起来,旋律同样是非常简单,但那样舒缓的节奏,和直击人心的歌词,以及整首歌烘托的氛围,都让当时的我不知不觉的喜欢上了。尤其是在后来的某一天,在我知道暗恋的女生发现了我暗恋她之后,果断把自己的头发剪成像男生的短寸一样,这使我当时不知为什么,突然就情绪低落到无以复加,反常的连着三天的课间没有出去打球,而是趴在书桌上,反复听着这首歌。在那时,它真的是我的某种解药,不仅慢慢抚平了我内心莫名的伤痛,逐渐驱散了笼罩在心头的阴云,还让我永远的记住了那首歌的旋律和它带给的那种感觉。
顺带说一下个人感受,徐怀钰的快歌其实一直都是公司力推、市场热捧、街巷频放的歌,但我觉得,反而是她的很多不是主打的慢歌更好听,更能打动人,更让人心想深刻,但也更容易被人忽略。除了上述提到的《爱像一场重感冒》,还有像《友情卡片》、《我不要》,以及她和其他歌手合作的歌《水晶》、《等不及》等等都是值得一听的。
若干年后的今天,虽然还是单身,但已经对感情不再抱有希望的我,回想起那首歌、那种感觉、那时的记忆以及对应的感受时,那场景依然历历在目,印象深刻。我感觉我已经麻木的心,似乎又略微的颤动了一下,那真是一种绝妙且难以言喻的感受。即便后来我依旧没有像其他人那样,狂热的喜欢她、关注她,但因为这个记忆片段,我对她的歌不再有任何排斥,甚至会主动的多听一听。
相信读到这里的每个人,在青涩的青春时期,都曾有过和我相似的感受、经历或回忆吧?也希望那些已然埋没于心底的碎片,依旧能在未来某一刻,带给你些许触动。即便不是徐怀钰的歌,也可以王心凌的歌,周杰伦的歌,张信哲的歌,等等。总之,一定会有那么一首歌,一段旋律,让你回想起曾经那个单纯且感性的自己。让我们一起,致敬并感谢那个曾经的自己,选择了那么一首歌、一段音乐,陪伴、抚慰了自己吧!
分享了自己的过往和徐怀钰的歌一起共同的回忆后,再说回徐怀钰本人吧。在成为歌手后,徐怀钰有了养家糊口的能力,她就坚持不让母亲出去做工,也承担起了同母异父的弟弟妹妹们的所有学习费用。这种坚韧、不怕吃苦、有担当的品格,还是让人感佩不已的。
但后来不知是什么情况,因为也并没有怎么关注,她便逐渐销声匿迹了。据说是在感情方面,和很多明星一样,经历过很多坎坎坷坷、起起伏伏。有传她曾和罗志祥交往过,因两人是同一个歌唱老师,相处时间多了而日久生情,但令人唏嘘的是,这段恋情仅维持了7天便草草收场。还有在2001年,与张孝全因合作出演电视剧《寻找Mr.Right》相识,并从朋友发展为恋人。但好景不长,仅过了一年,两人就因为性格不和而结束了恋情。2004年,她又与当时的金牌主持人吴大维交往,但还是因为某些观点、个性上的差异而在同一年就分手了。
如果不是感情经历让她消沉,或许就是后来网上传播的,说是因为在内地商演时,害怕被要求陪客人喝酒,而不愿出席后面的活动。然后便遭到经纪公司起诉、封杀。还有说是因为个人品质有问题,导致圈内人对她都很排斥。总之,娱乐圈的种种传闻、种种乱象,已经不是我一个普通吃瓜群众可以搞清楚的了。
也许是她不能完全适应娱乐圈的浑浊混乱?也许是她自身的某些特质招致敌对?也许是其她竞争对手的刻意打压?也许是因为出身太低,又没有创作能力而被时代的趋势淘汰?不管是什么原因,那么多年已经过去了。虽然她的际遇坎坎坷坷,如同她的出身一样令人唏嘘,虽然她爆红之后跌落过,但她和她的歌始终在那里,给众人的耳朵和华语流行乐坛,都留下了一段抹不去的深刻印记。而且近期,她终归还是逐渐回到了大众的视野之中。
去年最后一天的跨年夜,她和任贤齐合作的《水晶》登上了芒果台的跨年夜晚会。虽然没有大火,却也让人开始憧憬今年的“浪姐4”了。随着去年芒果台“浪姐3”的热播,因为有王心凌带给诸多80、90后的回忆杀,掀起来一波空前的互联网怀旧热潮,甚至都溢出成了某种社会现象,也让本来口碑已经出现下滑趋势的节目扭转了颓势。作为专业的内地综艺大佬,芒果台是懂得抓住流量的。今年虽然改名为《乘风2023》,但看到这个“国际化+回忆杀”阵容以后,让人难免加倍期待节目播出后,会再掀起怎样的热潮了。虽然也有声音传出徐怀钰和贾静雯在本次节目中闹不和,但那有怎样呢?作为观众,欣赏她们的努力表现,用心听歌并怀念美好就够了。
祝愿今年的这些女神们,都能收获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努力打拼的美好回忆。也希望徐怀钰的歌能让如今已是中年的80后们,能在焦虑重压的生活状态下,收获一份放松、唤醒一段美好的回忆。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