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成绩背后的他们——江北高中名师

  原标题:走近成绩背后的他们——江北高中名师

  自古名师出高徒

  在家长们最关注的分数线、

  教学质量背后

  起到关键作用的就是老师

  师资力量作为一所学校的软实力

  是衡量学校的重要指标

  今天小e整理了江北

  几所高中的优秀教师介绍

  有没有你家孩子的老师?

  或者有没有你感兴趣学校的教师?

  一起来了解下!

  

  南师大附属扬子中学

  程伟

  南京市高中教学先进个人

  程伟,中共党员,从教12年来,始终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爱岗敬业、积极进取、任劳任怨,先后获得“校优秀青年教师”“校优秀教师”“校优秀班主任”“校优秀教育工作者”“校师德标兵”“江北新区优秀青年教师”“区优秀共产党员”“区优秀班集体”“江北新区教学先进个人”“江北新区学科教学带头人”等称号,在从事高中数学一线教学工作的同时,还一直担任班主任职务,并荣获高中数学基本功区一等奖、区二等奖各一次、高中数学优质课区一等奖、区二等奖各一次、南京市高中数学优质课比赛市一等奖。

  

  程老师在教学上积极奉行“细节决定成败”的工作原则,仔细研究教材知识点,认真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关注每一个学生,了解他们的特点,尽可能让每一个学生发挥出自己的潜力。作为班主任,以培养学生的学习素养与能力为准则,以学生的可持续性最大发展为目标,发挥优秀学生的模范带头作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养成了一种互帮互学、团结向上的良好班风。当好任课教师和学生的桥梁,搞好师生配合,建设师生和谐的班集体,为教学、为学习创造良好的环境。去年毕业的2022届高三(11)班张继赢同学在收到大连海事大学录取通知书时留言:“这三年不仅学习上蒙您良多关照,和同学起矛盾这种傻事我干过,四模打退堂鼓想复读这种傻话我也说过,您开导我、包容我、纠正我,现在想想当时心智真是很幼稚,让您操了这么多心!高三一年,三轮复习,关关难过关关过,下课答疑、考后点评、办公室谈心,您的鼓励和指导让我多少次放下焦虑,重新找到方向感。这三年您认真勤恳、讲求效率的作风也给了我很大的影响。总之,您这样一位全心付出的班主任真的给我、给我们11班创造了非常好的学习环境,这三年您的诸多辛苦我们作为学生一定是想象不出的,我这人对师长说话都比较内敛,甚至有点木讷,写到这里,千言万语还是一句话:程老师,这三年您辛苦了!”作为老师得到学生的一致肯定就是最大的激励,高三(11)班最终也获得了“区优秀班集体”荣誉称号。

  

  教学之余,程老师经常进行深入的教学反思,督促自己取得更好的专业发展,积极进行教学科研,笔耕不辍。程老师深知只有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才能对得起自己的学生,才能不辜负家长和领导的信任,对得起自己的良心。通过阅读大量思想教育以及本专业书籍文献,努力提高自己、分析自己、正视自己,提高自身的数学专业素质,近几年来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小学数学》《数学教学研究》《高中数学教与学》等杂志发表论文13篇,主持区课题3项,参与省课题2项(核心成员);教科研方面取得的成绩让他自己对专业工作有了更深刻的体会,也更有信心把学生带好,教学上才能追求更高的效率。

  在以后的教学中,要走的路还很长,也许会遇到各种困难,但无论如何,相信程老师都会以饱满的热情,克服一切困难,投入到深爱的教育事业中!

  

  扬子一中

  谭佳

  从教30年教师

  谭佳老师,1992年参加工作,2008年评为中学高级教师,江北新区英语学科带头人,担任英语教研组长近20年。任职期间,带领扬子一中英语组获南京市第八届“普通中小学、职业学校先进教研组”荣誉称号。

  从教30年,她一直扎根在教学一线,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形成了独特的教学风格。课堂上,她创设层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体会到了语言的魅力,让学生不仅乐于用英语交流思想,更开阔了其眼界,开拓了其思维,帮助学生更好更深入地理解中外文化,提高了学生对优秀文化的鉴赏能力。

  

  六合高级中学

  夏少标

  南京市学科带头人

  夏少标,江苏省六合高级中学物理教师,高级教师。2022年被评为南京市学科带头人,2018年被评为南京市优秀教育工作者,2017年被评为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2016年被评为六合区学科带头人,2021年、2012年、2009年三次荣获南京市教学先进个人。首届江苏省名师工作室学员,参加省级规划课题并结题两项,主持南京市“十三五”规划课题并结题,现主持南京市十四期重点教研规划课题,撰写论文并发表于《物理教学》《物理教师》等杂志十余篇。

  指导学生获奖证书

  

  赛课获奖证书

  

  讲座和公开课证明

  

  论文和课题

  

  荣誉证书

  

  工作经历

  1

  长期担任校集训班物理教学工作,指导学科竞赛,在情境教学方面有着独特的理解。

  开展课题研究,让物理课堂变得简洁而不乏深度,高效而不乏幽默,学生在快乐的课堂中获取知识,提高物理素养。

  指导学生参加物理竞赛,多人获得省级一、二等奖。

  2

  担任物理教研组组长,认真研读课标,钻研教材,及时了解课改动向,把握高考方向,引领教研组同仁共同进步,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近两年,多名组员在市区级赛课中获得一、二等奖,发表文章多篇,2021年物理教研组被评为区先进教研组。

  3

  多年担任班主任工作。作为班主任,每天早早来到教室,陪孩子们早读,观察学生的动态。常常在没有值班的情况下,走进教室,为孩子们答疑解惑,督促孩子们学习。

  4

  坚持阅读与教学有关书籍,提高个人素养,将理论应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近几年,开设市区级讲座、公开课十余次,曾获得江苏省物理创新大赛二等奖,南京市优质课一等奖,南京市基本功大赛二等奖等。

  5

  多年来,坚持反思教学,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课堂效率。在《物理教学》等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十多篇,其中核心期刊两篇,参与省级课题研究两项,主持南京市“十三五”规划课题并结题,现主持南京市十四期重点教研规划课题、南京市第12期个人课题、六合区规划课题各一项。

  

  大厂高级中学

  陈业代

  全国优秀教师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从1991年苏州大学数学系毕业,陈业代老师在他的三尺讲台上这一站就是23年,23年来他不只用时间丈量生命的意义,更用忠诚、执着、智慧和全心全意的爱默默诠释一名普通教育工作者的职业操守和良心。

  学生们都喜欢用“老班”

  直呼他们的陈老师

  有人专门“考究”过“老班”这个称呼,率性中透露着几分撒娇、几番爱意,比尊重更接地气,比爱戴更显亲近,就像喊着“老爸”“老兄”一样张口就来,既自然清新又顺心顺意,极为恰当地传递出新时代的师生关系。陈老师做教师23年,班主任一干就18年,“老班”这个称呼就像雷打不动的“铁规矩”在一届一届学生当中口口相传、始终不变。拥有这样的称呼可不容易,背后的付出也许只有陈老师最清楚,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大家庭,每个学生都是我的孩子”。陈老师就用这样的执着坚守将“润物无声”的爱化在一件件稀松平常的小事里,融在所有学生的心坎上。记得有一届学生刚入高一,周末大扫除的时候,负责清扫教室的同学因病请假,其他同学在忙完自己的事情后都三五成群地聊起天来,对满地的纸屑却熟视无睹,陈老师默默地走进教室拿起笤帚就扫,一处一处、仔仔细细、毫不含糊,一名“眼尖”的学生发现后全班都静了下来,集体加入到大扫除的队伍中来。陈老师说,现在的独生子女很多,往往不太会去考虑别人感受,对集体的观念也相对淡薄,教育的最好办法不是说教,而是做给他们看、带着一起干,陈老师形象地将这种做法称为“在心里种下美好的种子”。做老师的23年里、当班主任的18年间,陈老师就以这种“美好的播种者”形象赢得了学生的喜爱、同事的认可,他长期利用业余时间给学生辅导,做到一分一毫不收;他坚持常年家访,每一届学生都一个不落并做到重点人头多次访、反复访;他始终保持与学生的深交流、多交流,一对一、一对多开展谈心谈话。

  “听陈老师的课是一种享受,

  做陈老师的学生是幸福的!”

  某一次南京市教研室来学校视导,陈老师课堂上一题多解、多题一解的启发式教学给专家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都说听陈老师的课是一种享受,做陈老师的学生是幸福的。而这句话在学生那里就显得更加直接了,学生们都说“陈老师上课帅呆了”。能够获得这样的评价,自然要有“两把刷子”。

  一是平等的学生观。在陈老师的字典里找不到“差生”这一说法,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关注他们的学业成绩,更要发现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所以每个学生都能在陈老师的心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从陈老师一句句鼓励的话语中获取成长的信心,听过陈老师课的同事都有一个普遍的感受,就是学生们在课堂上始终洋溢着求知的冲动和热情,再难的题目大家都敢发言、不怕讲错。

  二是开放式的教学法。多年的教学经验和研究不辍让陈老师的数学教学日益精熟、运用自如,他反复强调传授知识只是其次,关键在讲授方法、“授之以渔”,从根子上解决好“怎么学”的问题,围绕这样的理念,经过长期实践,陈老师已经初步构建了“问题情境—共同探究—多项交流—实践应用”的课堂教学模式,形成了“激活学生经验、贴近现实生活、追求真实有效”的教学思路以及“更加真实、更具特色、更富灵性”的教学风格。

  三是反思式的实践自觉。陈老师知道,想要做一名优秀的数学教师,就必须透彻了解他的学生,不断反思教学常态下的师生活动。在教学实践中,陈老师有这样一个习惯,就是在有意识繁衍教学经验的同时进行理性思考,通过不断的总结反思使教学成果不断彰显。于是,在这样的教育理念和教学实践中,在市教研室的极力倡导下,在数学组众多同仁的共同努力下,由陈老师主编的《高三数学复习一体化教学案》就新鲜出炉了,使用这一教学案的高三学生数学均分大大超过全市平均水平,这对于第三、四层次的生源学校来说实属不易。

  “当好老师还要做一名

  苦行僧式的研究者!”

  多年来,陈老师在认真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坚持潜心学习、深入研究、笔耕不辍。别人放假了,他就待在家里埋头做课题;别人娱乐了,他就沉下身子搞研究;而且常年累月坚持写教育随感、教学反思,为高质量的论文积累了大量鲜活案例。正是有了这种拼劲、韧劲和狠劲,陈老师在教育教学研究上取得了令人羡慕的成绩:应《时代学习报》之邀,先后撰写了《理解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避繁就简,转化为上》《谨防错觉,减少失误》等多篇研究文章;近几年,陈老师还先后在《中学数学教与学》等省级以上专业刊物发表论文10多篇。

  功夫不负有心人,陈老师的辛苦付出和扎实努力既赢得了学生、家长,又征服了领导、同行,在学生的心目中他是一名细心的“老班”、教学一流的老师,在领导同事的眼里他是一名性情温和、谦逊低调的“好人”,在一起共事的数学组老师看来他又是一位知冷知暖的贴心人和有效组织教学、培训的教研组长,而这么多年获得的所有荣誉,在他自己看来都抵不上一句“陈老师好”。

  江浦高级中学

  陈久贵

  江苏省数学教授级高级教师

  陈久贵,江苏浦口人,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毕业,现任江苏省江浦高级中学校长,南京市中学数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江苏省数学特级教师、教授级高级教师,江苏省“红杉树”园丁奖获得者。在《数学通报》《中国教育学刊》等杂志上发表文章40余篇,多篇文章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全文转载。30余年来一直从事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的实践与研究工作,逐步形成了“踏实、严谨、活泼”的教学风格。多次在省内外开设示范课和学术讲座,听课教师达万余人次,在省内外有较高知名度。

  

  

  六合实验高中

  程桥高级中学

  陆敏

  南京市劳动模范

  陆敏,六合区实验高级中学校长,兼六合区程桥高级中学校长,江苏省教育界专家库成员,南京市劳动模范,市学科带头人,市优秀教育工作者,陶行知奖(首届)获得者,市抗击疫情先进个人,市中、高级职称评委。

  作为一校之长,她坚持抓科学发展、内涵发展、创新发展、多样化特色化发展,带领实验高中成功晋升江苏省四星级高中。工作敢作为、有担当,她的事迹先后被“学习强国”、省人大微信公众号等相关媒体报道。

  当好学校发展的引路人

  2011年,陆敏来到六合区实验高级中学担任校长。如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如何提高教学水平?作为学校的“领头雁”,陆敏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也把思考落实在了实际行动中。在老师、学生的印象中,每天最早来到学校的人是她,办公室最后一个关灯的也是她。在老师们心中,她既是校长,也是良师益友;在学生眼中,她更是一位亲切的大朋友。多年来,她带领全校教师以四星高中创建为契机,将示范校建设工作作为深化课程改革、推动学校育人方式变革和提高育人质量的重要途径,实践新课改理念,提升课程实施水平,大胆实践,努力打造出课改品牌特色。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这一思想的引领下,六合区实验高级中学一步一步创造着教育“奇迹”。

  2017年3月,实验高中成功晋升为江苏省四星级高中;2019年3月,成功创建省级体育课程基地;2020年以来,学校成功创建“南京市普通高中新课标新教材实施市级示范校”“南京市数字美育课程基地”等,高考连续荣获普通高中教育发展性评估五项大奖,是全区获奖最多的学校。在陆敏校长的带领下,实验高级中学进入了发展快车道,如今已经成为众多学子求学的理想中学。2021年7月,陆敏又兼任六合程桥高级中学校长,这既是上级部门对她工作的认可,也是社会各界对她的信任与肯定。

  

  守好“责任田”

  护好“一校人”

  2020年初疫情发生后,陆敏第一时间开展学校的防控工作。春节期间,她连夜驱车百里赶回学校,迅速建立多个防控工作小组,重新制定领导值班、门卫工作制度,确保24小时信息畅通,要求各部门多途径联动开展工作,在全体师生中普及防控知识,并立即在教师中组织“千名教师网上访万家”活动,指导学生合理安排好假期生活和学习。为确保学生离校不离教、停课不停学,她带领教职工搭建“空中课堂”,组织线上教学,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高度赞誉。同时,陆敏还心系滞留湖北等地的学子,发动教师为学生写亲笔信,与他们视频沟通,安抚情绪。

  面临春季开学等实际问题,她又带领全校教职工提前准备开学预案,确保开学时给师生提供符合卫生安全标准的办公学习环境。白天,校园里看到她忙碌的身影,夜晚,办公室里总能看到她长明的灯光,电话响到深夜、忘记就餐是常有的事。疫情期间,她以自己的担当、责任和情怀,守好“责任田”,护好“一校人”。

  

  建言献策

  为社会发展贡献光和热

  除了校长的角色,陆敏还是一名市人大代表,她努力把为人民办实事、谋利益作为履行代表职责的出发点和归宿。作为教育界的代表,她始终与一线教师生活工作在一起,与家长和学生保持密切交流。每次人代会前,她都专门召开教师代表会议,全面了解一线教师的看法,征求意见建议。作为区知联会会长,陆敏也在发挥积极作用。她精心组织了各类读书分享活动、读书行走活动、服务社会活动等,并对知联会的长期发展进行谋划。

  在日常生活中,学校老师家里有了重大困难,她第一时间出现,真心实意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她经常深入学生家庭看望贫困学生,为他们送去慰问品和补助金,尽最大的努力解决他们生活学习上的困难,并多次组织全校师生为得重病、家庭困难的学生捐款。陆敏始终站在教育这一块精神高地上,守望着自己的理想,守望着那个甜美的梦,谱写着一曲平凡而卓越的乐章。

  

  来源 | 各学校公众号

  编辑 | 新江北报融媒体中心 钱芮琳

  主编 | 江知北

  校对 | 唐肖春

  [版权声明] 部分图文来源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

  [侵权处理] 部分图文无从溯源,如涉版权问题,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可在微信后台留言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