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班就读,两头延伸!绥阳职校职特融合让残疾孩子幸福满满

  “有温度,有力度、有成效!” 4月20日,遵义市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副主任、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余贞文一行在绥阳职校开展融合教育调研交流活动中发现,该县不仅在贯彻融合教育理念、突出专业特色方面走在了前列,在培养特殊孩子方面,更是用优质的职业教育,让每个残疾孩子享受到职业教育带来的“红利”。

  据了解,绥阳职校在随班就读、实训技能提升及特教班开设工作中,以“双班主任”为工作载体,坚持做好融合教育,提高融合教育对特殊学生的认同感。残疾学生通过职业教育提高职业技能,优化育人路径和方式,加强对特殊学生的心理关爱,培养“有爱”的特殊孩子。2022年5月以来,学校“职特融合”随班就读的学生共有13名学生,其中,服装生产与制作管理专业4人,电子商务专业2人,计算机应用1人,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2人,农村电气技术1人,普职互通班2人。

  余贞文说,希望该校聚焦以课程融合、师资融合、活动融合为核心推进“职特融合”。以课程建设契合市场需求、订单引领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合作保障实习就业和分类招生考试为渠道推进“产教融合”,助推特殊教育“两头延伸”在职业学校落地生根的办学实践。深度推进生活融合、课程融合、活动融合和社会融合,建立平等友好的生生关系的实践历程,展示县特殊职业教育人的办学理念和智慧。

  在余贞文看来,推进随班就读教育教学工作,还可以做得更好:一是合理专业设置、满足特殊需求,多样化、特色化的专业设置最大限度地为特殊学生独立生活、走向社会乃至其他实习就业和分类招生考试升入大专提供保障;二是立足“培根铸魂”,全面建立适合残疾学生身心特点的“德智体美劳”整体发展育人体系;三是充分考虑特殊职业教育当中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处理好特殊职业教育办学当中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四是推进实习就业和分类招生考试,促进终身发展,各方形成合力促进特殊学生实习就业、升学过程中取得良好效果。

  职校党支部副书记李绍武表示,该校将育人文本,融合交流,携手前行,继续迈开坚实的融合教育步伐,紧密联系特殊教育学校,用爱心与专业、就业和升学让融合教育更深入人心。特殊学生的职业教育办学实践还只是一个开始,未来县特教人将继续探索更优、更暖的特殊职业教育实践之路,为特殊群体融入社会贡献温度与力量。

  通讯员 王华刚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周朝义

  编辑 罗欢

  二审 任伟

  三审 李庆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