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我高考︱高考,让我想起那年的高三生活

  高考,让我想起那年的高三生活

  □淄博市张店区实验中学 化学教师 王婷

  

  6月7日,2023年高考就要如期而至了。而我的高考已经过去22年。

  那年的高考是在7月7日,不是现在的6月7日,那是一年中最炎热难耐的时候。

  高三那年,妈妈说我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瘦下来,为此,妈妈要求我每天早上喝一袋奶,中午五毛钱的菜加一个馒头,晚上亦是如此。有次和同事聊起来,说现在的孩子一下课就喝水,我们上学那会儿连个水杯都没有,也没记得喝过水。时间是无比的宝贵,真是没记得自己有喝水的经历,好像是吃饭的时候喝一碗免费的半水半汤的稀饭,一天的水份就保证了。

  闷热的教室里只有四台旧吊扇吱吱呀呀地转,在安静的夜晚格外明显,那声音至今还能回想起来。男生从卫生间接来几盆水泼在地下,以为会凉爽,岂不知整个教室变得更像个蒸笼,可是所有人都没有因为这种闷热的环境而烦躁,大部分人都想努力通过高考改变自己的命运。

  高三,也不会有人因为数学老师占了一节体育课而暴跳如雷,体育课都是习惯性地坐在教室里刷题,等到体育老师找人来叫去操场活动活动,才不情愿地放下手中的笔,三三两两下楼。稚嫩的青春,在堆积如山的试卷中、在五味杂陈的生活中、在一次次模考失败的现实中,积淀出厚重,演绎着成长。

  高三,我学会了孤单。没有了相约去卫生间,上学放学都是一个人把自行车骑得飞快,早上提前到操场背单词,下课后避开食堂高峰去吃饭,仿佛世界只有自己,大家不约而同都有更多自己的事情,同行似乎成了一件很奢侈的事。我逐渐发觉一个人并不是一件坏事,孤单却并不孤独。享受孤单,观照内心,更清楚地认识自己,要去哪里,还差多远,时刻把握自己的状态,及时调整。

  情绪低落常有,烦恼于一道百思不得解的数学或物理大题;麻木于每天难度超标、数量超额的定时训练;无奈于苦学4周而只有一天假期;忧愁于成绩起起伏伏,对希冀的象牙塔越来越感到希望渺茫……

  “偶尔考不好很正常,我相信你,调整好心态,慢慢来,现在还有时间,你肯定能赶上来的。”当模考再次失利时,没有一句来自父母或老师的批评,现在还能回想起老师轻拍肩头的力量。

  不经意间的喜悦也会为沉闷的日子带来色彩,是清晨天边的熹微,是苦思冥想后得出的正确答案,是爸妈突然出现在校门口送来的一顿午餐,是下晚自习伴我同行的繁星,还有校园里那迷人的一簇簇芙蓉花……

  我们那个时候很少有家长陪考,都是一个人。高考结束的那天,我随着人潮,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奔出考场。喜悦?其实并没有,我不知道成绩如何,值不值得我在这里洒下的汗水,配不配支撑我苦苦追寻的梦想。

  我在茫茫人海中一下就发现了妈妈那翘首期盼的身影,温暖和踏实迎面而来。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