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能工业振兴!新会加快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很多企业在时代的洪流中逐渐退出舞台,但也有企业在每一次挑战后变得更加有韧性。尤其作为传统制造业企业,应如何提升效益,不落后于时代?
数字化转型成为一条必经之路。
当前,新会区正深入推进“工业振兴”工程,聚集区委“一园三中心”建设,把新会制造业当家这份厚实的家当做大做强,努力当好江门经济高质量发展标杆。加快推动数字化转型,是推动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举措,也是新会区为之奋进的方向和目标。
造纸业走出“数字”突围之路
造纸业是新会的传统制造业,拥有优良的产业发展基础。但随着国家越来越重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传统纸业迎来了转型升级的考验与挑战,如何更好地实现效率提升和节能减排,成为每一家纸企的重要课题。
困境中怎样突围前进?维达纸业(中国)有限公司新会分公司(以下简称,维达纸业)、亚太森博(广东)纸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亚太森博纸业)两家企业率先交出模范性答卷。
维达纸业是中国卫生用品行业销售量最大的企业之一,与大多数的纸企一样,它也曾面临整体生产效率提升的困局。传统的生产和管理方式,加上造纸工艺和机理的复杂,维达纸业早期搭建了种类繁多的全自动化系统工业软件,但运行过程中,每个子系统都是一座“信息孤岛”,系统之间不可调用,存在数据冗余,对系统维护、运行效率都有很大影响。
“对卫生用品行业这样的传统制造业而言,如何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推动产业升级是时代提出的必考题。另外,企业经过高速稳健发展,在生产管理、工业互联网等方面遇到了一定的压力,加上公司有进一步提升现代化管理水平以保持竞争优势及更好走向国际化的需求,瞄准数字化转型是我们突破的重要出路。”维达纸业(中国)有限公司新会分公司技术部负责人陈连岳说。
为破解“信息孤岛”难题,维达纸业依托华为云和伙伴博依特的技术与能力,结合企业管理要求,将主要生产数据适度集中到云平台,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适用于造纸行业的生产数据化运营平台(MES),打通生产全流程数据,实现企业能源数据、设备数据、物料数据等生产数据的集中管理、分析与信息共享。
维达纸业是江门市首批开发并投入运行EMS(能源管理中心系统)和MES(生产数据化运营平台)的企业之一。陈连岳表示:“我们很早就进入数字化的发展进程,并快步小跑地推进数字化变革。通过数字技术对传统业务的改造优化,我们整体生产效率提高了约10%,实现了节能降碳,质量管控、KPI管理、成本管理等也同时升级,生产的规模化与运营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无独有偶,新加坡金鹰集团旗下的亚太森博纸业同样在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狂飙”。
“数字化发展经济已经是当下中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促进和发展数字化转型也是金鹰集团的重要战略发展方向和目标。同时,集团目前正在大力发展To C(面向消费者)这一块生意的发展和战略部署,因此我们公司将会把数字化转型贯彻落实好。”亚太森博(广东)纸业有限公司数字化项目负责人陈亮说。
以令纸检测项目为例,亚太森博纸业通过AI技术升级,取代此前传统检测方法,由AI摄像技术每天至少检查100万令包产品的质量,每年经济效益提高约84万元。另外,亚太森博纸业还上线无人值守地磅项目,升级后司机自主刷身份证过磅和打印磅单,数字化更新节省了人力资源需求,每年实现约60万元成本的缩减。
陈亮表示:“一直以来,我们积极打造数字化工厂,先后引进和自主开发多套管理系统,提升企业自动化和智能化管理水平,实现从智能生产到智慧物流再到动态二维码,为客户提供更好服务的同时,也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目前浆包AI视觉识别防止投错浆的项目、后加工段平板令数自动点数系统、产品质量在线监测系统等正在实施上线,接下来,我们将在更多产品线上进行数字化转型升级。”
造船业加“数”转型推动发展
新会银洲湖由西江、潭江两大水系交汇而成,凭借水深、岸线长、航道宽等自然条件和地理优势,近年已成为我市主要船舶产业集聚区,船舶工业发展势头良好。然而近年来,因受到国内外经济、医疗卫生等形势变化的冲击,船舶制造行业发展震荡起伏幅度较大,在此大环境下,船舶制造行业传统的经营模式、技术工艺和管理效能已无法满足企业长远发展,进行数字化转型,也是该行业唯一且可行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中交四航局江门航通船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通公司)是江门地区唯一的船舶制造国有企业,一直以来都是新会政治和经济功能混合体的活跃代表。航通公司副总经理王超表示:“我们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积极履行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主动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推进数字化转型为己任,一直坚守在海洋事业开发、高端制造、绿色建筑等国家战略发展的最前沿,在数字化转型中坚持特有的‘红色’底色,坚持自主研发,坚持全产业链上下贯通,充分发挥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优势。”
在技术方面,航通公司今年测试选用了多个国产先进的设计软件,大力推动BIM技术应用,把设计、优化、建模等各工序进行科学统筹、有机融合,大幅提升了工艺改良和产品稳定性;在生产管理方面,航通公司自主研发智慧管理平台,把船舶运营(跟踪定位)、人员管理、船机设备、能源消耗、治安保卫、培训教育等多种生产管理信息集中在平台上更新展示,为生产经营决策提供实时数据,还开发对应的小程序,便于远程监控管理,实现生产厂区的智慧化、数字化、可视化管理;在数据统计方面,航通公司积极配合中交集团推动供应链采购平台、合同管理系统、财务一体化、企业信息化业务平台等系统平台上线。
“数字化转型对企业而言是需求,是机遇,更是挑战。”王超表示,航通公司将继续深化对生产管理工作数字化转型的思考,全面有效打破信息壁垒,加强各业务系统、平台的互相融合和促进,解决管理流程不合理、管理系统弹性(个性化需求)不足等问题,提高数据收集、分析和运用能力,及时为管理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充分发挥数字化经营效能,服务公司高质量发展。
政府助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产业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脊梁”,数字化转型是当下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刚需”条件。
今年2月,新会区委书记林锡波曾在新会区高质量发展第二次推进会暨“政银企”座谈会上表示:“我们计划这两年拿出5亿元资金用于奖补企业,全力支持企业做大做强。”3月,新会区出台《新会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十条扶持措施》(以下简称《高质量发展十条》),从坚持制造业当家、招引重大项目加快落户、产业集群数字化升级、提振活跃消费市场、支持电子商务新业态发展、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等方面,出台六条措施(19款),扶持企业发展壮大,助力新会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记者了解到,《高质量发展十条》中明确对“数字化转型”“数字化改造”等企业行为进行嘉奖,将有效促进工业企业积极进行数字化转型。
高质量培育大产业是《高质量发展十条》的亮点之一,其中将新增“产业链发展奖励”,对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标杆示范项目进行奖励。另外,《高质量发展十条》中明晰了奖励细则——对成功申报国家级、省级、市级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试点项目的牵头单位,最高给予500万元奖励。对智能制造标杆、工业互联网标杆、数字化改造标杆示范项目的企业、对新落户新会区的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服务商,最高给予100万元奖励;对获得省、市“上云上平台”项目的工业企业,最高给予20万元奖励。
原标题:《赋能工业振兴!新会加快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