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前发生悲剧,一女教师被杀死:别把农村学生改命的机会剥夺了
高考过后,马上就是中考了。然而,在中考前,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一个镇中学却发生一起悲剧。
2023年6月9日,一名15岁男农村中学生,在老师的办公室里,用水果刀将自己的班主任女老师捅伤,受伤女老师抢救无效死亡。
据悉,导致这起悲剧的原因,是中考前的分流。该中学为了提高升学率,中考前进行分流安排。这个学生平时学习成绩不太理想,学校已经通知他被分流了。但他不愿意接受学校的分流安排,就去办公室找老师理论。
在和班主任老师沟通的过程中,班主任坚持分流他,两个人发生了冲突。在没能争取到考试的权利后,学生情绪激动,掏出水果刀刺向了自己的班主任老师,女老师最终抢救无效死亡。
无疑,这起悲剧让人深感痛心,也需要引起教育行业的反思。
首先,中考前的分流做法本身就存在很大的弊端。这种做法,等于强制剥夺了一些学生的上升机会,特别是那些来自农村的学生。
有些学生可能因为家庭条件、教育资源等方面的限制,导致学习成绩不够理想,但他们也有梦想和追求,有可能通过最后的努力创造奇迹。强制分流让他们失去了参加中考的机会,剥夺了他们为自己争取更好未来的一点点可能。
其次,即便要执行分流政策,学校也要注重学生的意愿和家长的意见,而不是简单地根据学习成绩进行分流。如果有些学生认为自己还有一搏的可能,就必须尊重学生的意愿,让他继续参加中考。有些学生可能属于平时成绩不太好,但考试时会有超常发挥的那一类型。
尤其是有些农村学生太看重中考的机会了,因为这是他们上升和改变命运的唯一渠道。在分流中,对考试意愿强烈的农村学生,应该给他们机会,而不是剥夺他们的机会。
其实,教育事业是最需要爱心与耐心的事业,在好的老师眼里,没有好生差生之别;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强制分流学生,不仅没有爱心与耐心,也是把绩效和奖金看得太重的表现。
学校看重升学率,老师看中绩效与奖金,他们在分流所谓的“差身”上,有着共同的利益。这起悲剧,归根结底是功利教育,应试教育引发的。
只有应试教育功利教育全面向素质教育转变,才能从根源上避免这种悲剧,或者类似这样的悲剧。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