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当老师54|精心施教、匠心育人,传承为师之道

  编者按:

  谆谆诲不倦,匠心筑栋梁。6月13日中午,2023年度东莞教育系统“我为什么当老师”师德主题活动第五期上线,本期视频聚焦临深片区,主题为:扎根一方热土,薪火相传育桃李。

  随着临深片区经济社会飞速发展,一代代教育人扎根于此、接续奋斗,他们用汗水和智慧抒写教育情怀,助力一批又一批的学子成人成才。这一过程中,也有学生在老师的熏染和感召下,埋下立志为师的火种,成为推动片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后备力量。

  本期视频通过8位一线教育人的讲述,展现临深片区教师薪火相传、匠心育人,不断追求办学新高的动人故事。

  南方+特别对老师们的故事进行二次梳理逐一展现,一起看看他们在从教路上有着怎样的思考与感悟。

  13:47我为什么当老师54|精心施教、匠心育人,传承为师之道

  2000年,周红艳在大学毕业后只身来到东莞,成为东莞市华侨中学的一名老师。刚入职时,一位前辈和她说:“教育是关于爱的事业,一名优秀的教师,足以影响乃至改变孩子的一生。”

  而她真正懂得这句话,是在从教第三年再次遇到小叶同学。那一年学校安排周红艳带毕业班,分班前,曾经在初一带过一年的小叶找到她,希望能分到她带的班上。周红艳虽有些惊讶,但还是暗下决心:一定要把他带好。

  小叶自控能力相对较差,因此,他的加入也让班上很多同学不解。对此,周红艳耐心地解释:“你们就像不同的花儿,开花的时间不尽相同,小叶他也一样,我们要相信他会变好。”

  就这样,周红艳根据小叶的特点,为他分配适合的任务,让他发现自己的价值,最终也获得了同学们的认同。

  多年来,周红艳秉承着“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的教育理念,送走了一届又一届的孩子,曾经的学生雅玲如今也成了她的同事。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觉得‘一位好的老师是孩子的第二任父母’。”读书十六载,曾雅玲将恩师周红艳深深地烙在心里,以至在选择职业时,她坚定地选择了当一名教师。

  初三分班时,周红艳成了曾雅玲的班主任,而曾雅玲也成了这个班的班长。在曾雅玲的印象中,初三的学习很紧张,但她总能在早读、午读、晚修的时候看到周老师等候的身影。也是在周老师的身上,曾雅玲感受到了老师对学生的不离不弃、对职业的热爱与执着。那时她便在想,以后要做一位像周红艳那样的老师。

  后来,上大学选择专业时,曾雅玲毫不犹豫地填报了师范。毕业后,她成了周红艳的同事,在工作中也总会记得周老师说过的话——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

  如今,从教已近10年,曾雅玲始终热爱着教师这份工作,热衷于每天付出爱,静待花开的喜悦。

  由师生变成同事,这样的故事也在东莞市清溪中学骆森兰、李欣颖两位老师身上延续。

  毕业后,骆森兰来到清溪中学任教。当她第一天走进教室,面对一群朝气蓬勃的孩子,听到他们喊“老师”时,那一刻她真切地感受到“老师”这两个字的份量。

  从教19年,骆森兰遇到过各种各样的学生,有人因为家庭不和无心向学,她耐心细致地做思想工作,也深入学生家庭与父母沟通;有学生陷入早恋影响学习,骆森兰邀她到操场散步,敞开心扉畅聊自己对爱情的看法;面对因沾染不良习气而经常蹿班闹事的学生,通过《今日说法》中的案例循循善诱,鼓励他发挥特长为班级争光。

  当然,并非只有出现“问题”的学生才需要指引,2009年骆森兰带的班上有位女孩身材娇小,但眼睛透着坚毅的光芒。竞选班干部时,骆森兰观察到她跃跃欲试但又有点迟疑,于是便假装不经意地从她身旁走过,用肯定的语气对她说:“我觉得你可以”。后来女孩成功当选为班长,在她的得力协助之下,骆森兰所带的班级从初一到初三各方面都表现非常突出,是学校的“标兵班”。

  这位女孩便是如今的同事李欣颖,去年五月,她们一同站在了“优秀青年教师”的领奖台上。

  在李欣颖的心中,恩师骆森兰一直用严厉而无私的爱潜移默化地影响、鼓励着她。“骆老师总是能够第一时间关注到学生,把爱倾注到我们身上。”李欣颖作为班长,积极配合老师管理班级,最终她所在的班成了一个优秀的集体,不管是学习成绩、体育运动还是为人修养,都名列前茅、争当先锋,而她也以优异的中考成绩考取了东莞市的重点高中。

  2019年,从广州大学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毕业,李欣颖决定回到清溪、回到母校工作,用她自己的方式回报学校、回报家乡的哺育。如今,李欣颖虽然和曾经的老师们成了同事,但她仍以学生的姿态学习如何教、如何育、如何去爱自己的学生。

  师道赓续,薪火相传。在推动临深片区教育高质量发展历程中,这样令人动容的故事还有许多,由师生变成同事,他们在“一棒接着一棒传”“一代接着一代干”中,谱写了教书育人的乐章,也培养出生生不息的教育力量。

  扎根一方热土,薪火相传育桃李。在这里,薪火相传是精心施教、匠心育人的师道传承。

  【统筹】柴松方 王慧

  【撰文】黎晗 黄婷

  【视频】孙俊杰 黎晗

  【海报】袁永平

  【作者】 黎晗;孙俊杰;黄婷;袁永平

  教育莞家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