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现在有个重要变化,提醒大家关注一下

  小升初形式上的变化我最近写的两篇文章已经说的比较明白了,相信看了之后大家都会有一些自己的触动,进而生成想法和计划。

  

  我今天要说的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变化,是你们很多人即便看到也可能一时反应不过来的情况,所以读到这篇文章的各位都要发个大红包给我!!

  哈哈哈,开玩笑啦,有用没用大家用脚投票,多年以后你回想起来会在心里感谢我的。

  也是最近做家长会活动遇到的情况,让我心生一些感慨。有人对我说,我来参加你的活动是对你的认可。

  呵呵,这话我自己说,是我表达谦虚,你来说,就.....

  这种上帝姿态特别容易让你关注点走偏,没法吸收一些有用的东西。

  而且,我真不需要你的这种认可,认可我的人多了,你又算哪个?

  我们能够影响别人的前提是他愿意睁开眼睛,张开耳朵,听一听,看一看,否则一个外人我们费那个劲干嘛呢?

  所以,特别较劲的人和杠精,闲的就剩杠了,你真的别来我这儿,我没空应付。

  好,上面是开场白,下面说正题。

  现在小升初不要再只盯着奥数了。

  可以说,盯着奥数寻找机会是把眼光只停留在小升初上的,是很多缺少整体规划的家庭匆忙中进行的一种短期行为。

  先别急着骂或者申辩,听我说为什么。

  我们都知道,高考是风向标,中考随高考而动,而中高考又是绝大多数普通人最适合的路径,这个判断成立吧?

  我没说高考是最广泛的路径,因为毕竟通过高考进入超级好大学的比例现在已经降低到不到一半了。

  我说的是对智商平平,资源普通的家庭和娃来说,中高考是最适合的路径。

  因为是为最广大的普通家庭准备的通路,所以中高考最注重的就是综合能力。

  

  大概两年前,我刚开始写升学内容不久,适逢早培考试和录取都做了改革。

  那一年的考试打破了以往奥数牛蛙赢家通吃的状态,好几个在集训队的奥数大牛因为偏科而被早培拒录。

  当时我还写过文章分析过这件事,说了综合的重要性。现如今,对大多数家庭来说,不要偏科应该已经算是常识了。

  但为啥还有人依然会出现到了初中严重偏科的情况,虽然如愿进了头部学校,但是进去之后毫无优势、顾此失彼呢?

  我觉得这是规划和选择问题。

  有很多家庭没有规划,小学高年级进场小升初,来不及深入研究形势,听说奥数最重要就全力去抓奥数,不仅其他科目受影响,为了小升初上岸还会牺牲掉长远发展的考虑。

  如果说,早培录取早就给出了要兼顾各科的风向,那么今年小升初形势能够给到大家什么启发呢?

  这两年的小升初,除了注重奥数,还有新的择校项目,比如信息学和物理。

  而今年变化更大,因为DZ范围更大,重视的项目也从以往的奥数奖项、早培入营等等演变成为各家集团校都有自家看重的东西。比如:

  海淀学校 有的看重市三好,有的 增加了 物理和信息学的选拔 ;

  西城的学校八少素过了复试就有机会,甚至有的学校直接通过校内成绩就可以确定人选;

  而朝阳北中甚至直接通过神策考试筛选,丰台直接看综合考试成绩。

  这固然是因为囿于政策限制,是应对没法应考尽考多考的权宜做法,但是也能看出各家学校都有自己的“卖点”。

  也就是说他们在未来的中招和高招中最看重什么能力。

  

  那么,如今的小升初,如果你还完全听很多机构的忽悠,拼命去学奥数,指望一招鲜打天下,恐怕就会轻则浪费时间,重则丧失本来该有的机会。

  如今的小升初应对起来并不容易,可能比以往对家庭的要求又提升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小升初需要更细分的针对性方案,你需要考虑自己想去哪个集团校或者努努力能去哪个集团校;

  二是对家庭的整体规划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家长需要更了解小升初的游戏规则,更好地判断自家娃优势,更好地避坑和节省时间。

  实际上,大多数家长自己并不会去深入研究游戏规则,绝大部分信息都来自机构宣讲或者身边人的科普。

  而机构宣讲总是把问题指向简单粗暴的解决方案,奥数一招鲜就是那个方案,而身边人的科普,视角不够全面,个人体验的东西更为重要。

  任何游戏,明白游戏规则都能更好地帮你升级打怪。如果你能多做研究分析,那么你就替孩子节省了精力和时间。

  

  现在小升初阶段升学路径的细分对家庭增加要求的同时,对一部分人来说可能是好事。

  比如,不擅长奥数的人在现在的情况下,就没必要死磕奥数,花几倍的精力去抠四星五星题。

  你完全可以把三星题搞熟练,然后同时尽量往前学初中数学物理等等。

  学校招生的本质不是看你有多少个奥数奖项,而是希望通过过往学习经历,判断你到初中之后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潜力,能否帮助学校保持成绩,实现目标KPI,不要跌出牛校的行列。

  既然如此,那么少素考试结果可以判断智商,信息学和物理可以直接提供竞赛苗子,而市三好很可能是一个综合牛......

  于是,实现了条条大路通罗马、百花齐放的小升初动人场面。

  我这儿说的很明确了,如果你还坚持去机构那里听他们喊奥数,十个一等奖之类的,那就是你的不对了.

  你至少要花点时间了解一下周围情况,看看有没有更适合自家孩子的路径,这才是一个合格的爹妈该做的,而不是来找我抬杠,哈哈。

  

  但愿每个孩子都能摊上情绪稳定又喜欢钻研的父母。

  不是只有我们当父母的渴望上天赐给自己一张好牌,孩子也有权力期待自己遇到好的爹妈。

  以上,天气真热呀,大家防暑降温、保持心情愉悦哈~~

  本周六家长会活动主题:

  如何无压力地让孩子自主学习:

  手把手教你家庭规则的制定与执行

  活动内容:

  1、规则执行的底层逻辑

  2、规则为什么执行困难

  3、拆解如何建立内驱力

  4、如何制定与执行家庭规则

  5、自由问答

  主讲人:

  庞洋 有心理学背景和临床经验的一线带娃爸爸

  主持人:

  高老师 初中生家长,“爱叨叨的高老师”主笔,时代教育风尚的践行者和观察者。

  活动时间:

  6月17日 本 周六晚上 20:00-22:00 点

  活动形式:

  腾讯会议APP

  活动参与:

  交299元/年的会员费可以参与本号组织的大部分活动;

  交69.9元可以单独参加本次活动。

  拒绝白嫖,拒绝任何形式的道德绑架,请杠精离远点。

  活动报名:

  交费、进群联系微信号cuoshiwuai,报名截止时间为6月17日也就是明天晚上19:00。

  以上。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望谨记,拱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