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媳给妈一万,儿子给婆婆500,婆婆问凭啥,儿子:AA是你要求的
01
婆媳关系,有时很不好相处。
虽然表面上和和气气,有时却是被一方藏了刀子。
就像白静(化名)怎么也想不到,没结婚前婆婆那么善解人意,可结了婚怎么就像变了个人。
02
白静和高阳(化名)结婚后,发现婆婆与婚前相比判若两人。
婆婆态度的大幅度转变,给白静和高阳婚后甜蜜的生活,增加了一丝苦涩。
白静和高阳最初是一对非常相爱的恋人。
当初第一次去高阳家,白静见到的婆婆,是一个明事理,善良柔和的女人。
婆婆对她也特别好,边界感特别强。不会像别的婆婆第一次见到儿媳,总会问东问西,去打探各种事。
并且婆婆在白静和高阳出门离开的时候,还主动准备了给白静父母的礼物,想让白静带回去。
当天晚上,婆婆还通过高阳给白静父母打了个电话,礼节做得很是到位。
婆婆的上述行为,不仅增加了白静的好感,甚至还让白静父母觉得,女儿好福气,能遇到这么好的婆婆。
正因为对婆婆的好印象,让白静更加坚定了嫁给高阳的决心。
他们的婚礼如期举办。
可在婚后,白静和高阳时常陷入烦恼中,而大多数都是因为婆婆。
婆婆一改婚前的模样,经常干预他们的生活,对他们的生活指手画脚,觉得儿媳乱花钱。
这种行为就有点胡搅蛮缠了。
白静工作很忙,很少有时间去实体店购物,所以快递有点多。
其实很多快递并不是买给她自己的,有给高阳买的,还有给婆婆买的,以及家里需要用的。
可是,婆婆对此非常不满意,只要见到家里有快递,她就故意说给白静听:“哎呀,天天家里买那么多东西,每月就那点工资,也不知道省省,就知道花我儿子的钱。”
事实上,家里的大事小事婆婆都不管,高阳下班又晚,白静不买的话,还能找谁买呢?
每次婆婆都是这样抱怨,很多时候都是莫名其妙,时间久了让白静很是厌烦。
白静在想,怎么他们结了个婚,婆婆就变成这个样子,这还是她认识的那个明事理,善良体贴的婆婆吗?
不管大事小事,婆婆总是在那挑事,觉得白静不会过日子,花钱大手大脚,一点不会节省。
次数多了,连高阳都听出来母亲对于妻子的不满,他会抽时间,私下里去母亲屋里,告诉她不该这样。跟母亲说,白静买的东西都是为了这个家,从来没有乱花过钱。
可是婆婆根本不信,认为是儿子在护着白静。
因为白静父母家也是在本地,所以白静时常回去看爸妈,有时候下班后去爸妈家吃饭。回来的时候,白静父母总会让女儿拿回家很多东西。
白静父母想着女儿新婚不久,工作也没几年,手头也比较紧,所以经常会找机会帮衬着他们。
可到婆婆那里,看到儿媳从娘家带回来那么多东西,认为一定是儿媳给娘家买的东西太多,认为儿媳把钱都花给娘家了。
一次饭桌上,婆婆直接对儿子和儿媳说:“两口子也不能不计较钱,以后你们AA吧,这样也可以分得更清楚。”
白静听到了,一句话也没说,她不想明面上把婆媳关系紧张起来。
高阳知道母亲说这话什么意思,他才不会一味地惯着她,平静地说:“妈,是你说AA的,那以后就这样,以后我和小静的钱就分开。”
高阳也不知道怎么结了婚,母亲就突然变成了这个样子,跟之前完全判若两人。他希望通过行动,让母亲改变对妻子的不满与指责。
就快到了年关,高阳刚发了年终奖,一共有5万块钱。
高阳知道岳父岳母对他们这个小家的帮助,也就很感恩。他也想借此机会让母亲意识到她行为的不妥当,要让她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
高阳过年的时候,以妻子的名义,给岳母发了个一万的红包,却给自己母亲发了500块钱。并且明明是自己年终奖比较多,他却故意向自己母亲透露,是妻子挣得钱多,他没挣多少,今年他的业绩不太好。
当婆婆知道过年,儿媳给娘家发红包发了一万,别提多羡慕了,可自己儿子只给她发了500。
脸色立马就变了,质问儿子说:“高阳,我究竟是不是你亲妈,你看看你对我的态度,过年就发了500块钱。你真不如小静啊,光是个过年,就给你岳母发了一万的红包,人家这才是对亲妈的态度。你们凭什么要这么对我,岳母是妈,我难道就不是妈了?”
高阳回道:“你这会知道了,早干嘛去了,我挣的钱没有小静多,所以她可以给她妈发的多。可我今年业绩不好,年终奖也不多,500块钱已经不少了。当初是你说让我们AA的,我们就是听了你的意见啊。”
“你看看,如果当初没有提出AA制,白静挣了那么多钱,她给她妈发一万,怎么着也得给你五千吧!”
婆婆当时算盘打得那么响,想着儿媳花钱大手大脚,不知道节省。她不想让儿媳花她儿子的钱,更看不惯儿媳给娘家买东西。她那么精明,生怕儿子吃亏。
可却没有想到,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听到儿子这么说,她赶紧改了主意,死活不再让儿子和儿媳AA了。
03
任何人都是善变的,遇事首先考虑的就是自己,只会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在婚前,婆婆还会装一装,掩饰一下自己的内心,在未来儿媳面前表现得很好。甚至还会花心思在未来亲家那里,希望落下个好名声。
而婚后,婆婆看到儿媳花钱那么多,并且始终不把儿媳当做自己的家人,觉得儿媳就是外人。
只有儿子,才是自己最亲的人,所以也会处处为儿子考虑,不想让儿媳多花钱,想让儿媳能省省,这样她儿子也能少受点累。
于是婆婆精打细算,处处掺和儿子和儿媳的生活。不曾想到,最后自己却成了“吃亏”的那个人。
这样的事情时常在我们生活中发生,借此给大家提两个思考的角度。
一,婆婆不能过度参与儿子和儿媳的生活。
儿子结婚后,就意味着他有了自己的家庭,有了以后需要守护的人。
作为婆婆,我们应该放手,把儿子当作成年人来对待。
无论儿子和儿媳的生活过成什么样子,自己都不要去插手他们的生活。
我们可能抱着不想让孩子“吃亏”的心理,想护着自己的孩子,这在所难免。
但是我们应该意识到,不要过度干预他们。因为我们的插手,可能会给他们的生活制造不必要的麻烦。
二,儿子要有正确的是非观念。
男人在结婚后,需要妥善地处理好自己妻子与母亲的关系,她们两个都是自己非常重要的人。
如果她们二人的关系处理不好,不仅使婆媳关系紧张,还会影响夫妻关系,导致整个家庭不和谐。
男人在这中间起到了桥梁纽带的作用,我们坚决不能在两边和稀泥,这将不利于家庭和谐。
要有明确的是非观念,找出问题的根源,不偏不倚。如果是妻子的问题,就和妻子商量如何解决问题;如果是自己母亲的问题,那就要从母亲那下手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