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3岁母亲将子宫移植给22岁女儿,4年后女儿创造医学奇迹

  有人说,母性是女人的天性。身为人母,儿女承欢膝下,是大多数女性的梦想。可是世界上有一部分不幸的女孩,天生就因为身体原因,从出生起就被剥夺了做母亲的权利。

  值得庆幸的是,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这部分患者能够通过手术的方式得到彻底治愈,完成做母亲的梦想。

  (杨华和刚出生的儿子)

  在西安就有这么一个既不幸又幸运的女孩杨华,她患有先天性无子宫疾病,在西京医院专家团队的诊治下,接受了来自亲生母亲的子宫移植,并在四年后成功诞下一子,像正常人一样,获得了圆满的人生。

  2013年,22岁的杨华是西安某高校护理学专业的一名学生。因为自发育以来从来没有来过“例假”,杨华于2013年6月在母亲的陪同下来到西安市的西京医院妇产科就诊。

  (西京医院)

  B超检查结果对于杨华和杨母而言犹如晴天霹雳,杨华属于先天性无子宫,这就意味着她永远不能像普通女性那样正常怀孕生子。

  由于子宫问题导致不能生育的人并非少数,医学上将这类患者统称为子宫性不孕患者。根据数据统计,子宫性不孕不育患者约占不孕不育患者总人数的 8%左右。据专家估算,我国每年新出生的女婴中,约有 3万-5万的女婴患有先天性无阴道无子宫的疾病。

  杨华的母亲在得知这个噩耗后陷入了深深地自责和煎熬,这位朴实善良的农村妇女把女儿的先天性疾病归咎于自己怀孕时没有注意照顾身体。

  (22岁的杨华被诊断为先天无子宫患者)

  杨华自幼跟随家里吃了很多苦,现在要面临终生不孕不育的尴尬,母亲心如刀绞,她带着女儿辗转多地求医,均未得到有效治疗。

  直到杨家母女得知西京医院已经有了人工移植子宫的技术,原本已经陷入绝望的她们才终于看到了一丝曙光。

  西京医院的陈必良教授告诉杨华母女,虽然目前国内还没有过子宫移植的成功案例。但西京医院从2012年开始就对这个课题展开研究,并且已经取得了部分突破性的进展。

  陈必良教授是西京医院妇产科主任,同时担任解放军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妇产科学分会副主任。由他领头的西京医院专家团队此前已成功进行过动物间的子宫移植手术。

  (陈教授在发布会上接受采访)

  子宫移植不仅面临医学上的难题,也会面临来自公众对于伦理的热烈讨论。、

  要由谁来承担子宫的供体呢?

  杨母自告奋勇站了出来,要将自己的子宫捐献给女儿。

  她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我希望女儿能有一个新的身体,能有新的生活,哪怕失去我的生命,我都要给我女儿一个完整的身体。”杨母对女儿无私的爱让所有人感动。

  (杨华母亲接受采访)

  母亲的风险与牺牲使得杨华的子宫移植在某种程度上避开了伦理困境。

  根据西京医院院医疗科助理员的介绍,此例手术子宫的供体和受体双方为母女关系,不存在任何经济利益纠葛。

  子宫的供体和受体都是完全出于自愿并且积极要求通过手术进行治疗;子宫供体只是为受体提供孕育生命的“工具箱”,而受体的怀孕、生产都是由其爱人以及本人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

  

  在综合考虑后,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了该例手术的实施。

  在等待手术的日子里,杨华和爱人结婚了,丈夫在得知杨华的先天性疾病后一直对她不离不弃,他也支持妻子接受子宫移植手术。

  陈必良在手术成功后接受采访时表示,杨华是看到自己医院的研究成果后慕名而来,当时一共有三名女性被选定接受子宫移植手术,但是后来另两名女性退出了,就只剩下杨华。

  

  2015年4月和8月,西京医院的专家团队先后为杨华进行了腹腔镜下生物膜代阴道成形术和辅助生殖取卵冻胚术,他们将了人工阴道植入其体内,并将杨华和她的丈夫的受精卵冷冻起来,为后续胚胎移植做准备。

  杨华是中国第一个进行子宫移植手术的人,在她之前全世界也只有11例进行子宫移植的例子。2000年,一位沙特女性尝试了进行世界首例子宫移植手术,但是最终以失败告终。

  后来土耳其、瑞典也先后进行了子宫移植试验,但是成功生育者并不多。

  (截止2017年,全球接受子宫移植的案例列表)

  一般人对于器官移植的概念都来自于心脏或者肝脏移植,但是子宫移植的手术难度远远大于以上两种器官的移植。

  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子宫在人体内所处位置特殊,位于盆腔深部,血管纤细,对于器官的切取、血管缝合等操作都有极高的要求。

  再加上术后护理、预防患者免疫功能失调、可能出现的移植后的排斥反应等各种因素,子宫移植术至今仍是一个世界性的医学难题。

  (达芬奇机器人)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西京医院的专家们在这例手术中运用了达芬奇机器人技术。

  子宫移植手术要在人体狭小的盆腔内完成,视野、空间受到很大限制,需要医生进行精细的分离和缝合操作。

  达芬奇机器人能将手术视野的放大到十倍以上,具备创伤更小、失血更少的优势。同时,机器人能弥补真人手术时可能出现的颤动这一缺陷,在有限空间内进行更加精准的操作,为本次子宫移植手术的成功夯实了基础。

  陈必良教授告诉记者:“如果不是我院成功引进了达芬奇机器人作为技术支撑,就凭现有的医疗基础,我们还是没有绝对把握保证手术的成功。”

  (医生们在做术前准备)

  西京医院对这起具有历史意义的手术十分重视,专门成立了由熊院长领头的移植工作领导小组,以及由多科室知名专家医生组成的专家组。经过多次论证,并进行十多次针对性会诊后,专家团队为杨华和她的母亲制定了严密的手术方案和专业的应急预案。

  2015年11月20日,在陈必良教授的带领下,西京医院38位专家共同协作,同时对杨华和杨母实施了手术。

  (西京医院顺利开展子宫移植术)

  在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的子宫切取术,只是在杨华身上打了四个眼,避免了因为开放式手术带来的创伤与缝合难题。

  杨华母亲的子宫被顺利放入杨华体内后,西京医院显微外科的知名专家赵广跃医生在显微镜下为其进行了血管吻合显微手术。整个手术历时十四个小时,取得圆满成功。

  在医护人员的精心照顾和严格监护下,杨母在术后次日就可活动自如,术后第五天顺利出院。

  (杨华丈夫为专家团队送上锦旗)

  杨华也在术后一周停止了全部输液治疗,为预防感染,她需要住在无菌的层流病房内,但在此期间她的身体和精神状况均良好。

  不仅能和前来探视的妈妈用手机玩自拍,还可以和医护人员开心地聊天。术后一个月,杨华也顺利出院了。

  后经过检查,杨华母女的生命体征平稳,各项指标均正常,新移植子宫成活良好。

  (杨华丈夫向岳母献上鲜花)

  在2015年11月25日举行的发布会上,杨华的丈夫将一束鲜花亲自献给了岳母,表达了自己对母亲的由衷感谢:“妈,谢谢你,感谢你的无私奉献。”

  这是我国首例人体UTX手术的成功案例,这标志着我国在器官移植方面已进入世界前列。

  2018年6月13日,在超声“慧眼”精确指引下,西京医院的专家将之前提早冷冻的胚胎植入杨华的子宫内,这也是杨华第五次尝试胚胎植入。

  14天后复苏胚胎着床,杨华成功怀孕,杨家人欣喜若狂。

  (胚胎移植)

  在杨华怀孕期间,她曾经出现过先兆流产的症状,整个孕期多次住院进行保胎治疗。

  为确保母子健康,守护这个来之不易的新生命,西京医院妇产科联合泌尿外科专家团队,根据孕妇的实际状况,为杨华定制个体方案,定期对她的身体各项指标进行实时监测。

  并根据监测数据实时调整用药,确保孩子的体重、胎心等生长发育指标处于正常范围内。

  

  为了顺利将这个孩子带到人世,陈必良教授团队选择在杨华怀孕的33+6周进行剖腹产手术。

  2019年1月20日18时19分,杨华成功通过剖腹产生下一子,陈必良教授主刀施行剖宫产手术,刘朵朵教授配合手术,麻醉科陈敏教授施行麻醉。

  整个手术历时1小时6分钟,新出生的宝宝身体重2kg,身长48cm,各项指标都正常。

  这是中国首个、全球第14个在移植子宫内孕育出生的宝宝。这是现代医学科技的胜利,也是生命的奇迹!

  2019年1月23日,西京医院召开发布会介绍了这起案例。

  (杨华宝宝出生第二天)

  陈教授在接受采访时称:“我们专利的成功,是我们国家生殖医学当中解决子宫性不孕不育的一个先河,也是一个历史性的突破,为我国今后开展这个项目提供了方方面面的经验。”

  这个孩子在万众瞩目下出生,他的平安降临背后是多名医护人员的努力和心血。陈必良教授在2019年接受采访时表示杨华新移植的子宫“接受了年轻人的体内激素”,在手术后恢复得非常不错,即使再生二胎也没什么问题。

  在2020年孩子一周岁之际的生日会上,医护人员为孩子们精心准备了礼物,陈教授专门为孩子准备了生日红包。

  (杨华宝宝一周岁生日会)

  身为人母的杨华如今感到幸福万分,她对西京医院的专家团队充满了深深的感激:“孩子的出生远远不止十月怀胎这么简单,没有医护人员的付出,就没有现在的我,我很幸运能够拥有自己的宝宝,也祝愿其他同样疾病的女孩能早日圆梦。”

  迄今为止,UTX成功病例很少,但在生殖医学领域它仍然是一重大突破,可以为那些子宫性不孕妇女带来新的希望。

  子宫移植手术的开展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迅猛发展:显微手术、广泛的动物模型实验、胚胎冷冻保存和胚胎活检等技术的发展。

  

  同时这项技术也存在诸多技术问题,比如供体的选择、免疫抑制药物对母体及胎儿的影响、移植排斥反应的监测和控制,以及伦理、道德等方面的争议。

  2018年2月28日,西京医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该院顺利完成了全国第二例人子宫移植,成功为广东一对母女进行了移植手术。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一技术会得到广泛的认可,会有更多像杨华一样的患者,通过子宫移植术得到治愈,完成做母亲的心愿。

  参考资料

  史俊斌.首例母女间子宫移植手术新鲜在哪儿.科技日报

  汪冬霜,诸海燕,周凯.人类子宫移植发展概述.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郭潇雅.子宫移植术圆患者“妈妈梦”.中国医院院长

  中国首例子宫移植女子分娩:外婆子宫孕育外孙.观察者网

  史俊斌,李洁,王瑞.添宫宝宝”周岁啦!.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