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因满分作文《赤兔之死》被破格录取的蒋昕捷,如今怎样?

  2001年,高考语文考场上,一位来自南京的考生蒋昕捷,大笔一挥,用古白话文写了一篇《赤兔之死》,震惊了众人。

  这篇文章展示了高超和娴熟的文学功底,行云流水一般,又蕴含深刻的道理,让改卷老师拍案叫绝,众人看后也赞叹不已。

  

  蒋昕捷因此名声大噪,还被南京师范大学破格录取,成为新闻系的一名学生。

  二十多年过去了,蒋昕捷的现状又是怎样呢?

  2001年,高考语文阅卷组,一位老师看着手中的作文试卷,连连称赞,还拉上旁边的阅卷老师一同观看。

  周围的老师看后,都陷入了短暂的沉默之中,随后对视一眼,不约而同地给这篇作文给出了极高的评价。

  那么,这篇文章有何绝妙之处,才会获得众多老师的一致好评呢?

  

  这次作文的主题是“诚信”,很多学生会写生活中的一些故事,或者列举名人事例,加上一些感悟。

  都是十几岁的学生,写的东西也都大差不差,无非是看文笔的流畅度和文章内容的契合度,然后进行打分。

  阅卷时间是七月中旬,天气炎热,窗外蝉声有气无力地拉着嗓子鸣叫,室内,老师们低着头,沉默而紧张地改着试卷。

  然而,在改卷老师改的有些“昏昏欲睡”的时候,一篇极其亮眼的文章就这样出现,让老师精神为之一振。

  

  只见这篇文章十分大胆,居然通篇运用古白话文的形式,这在那个时候,是十分少见的。

  我们国家推行现代白话文已经很久了,学生们接受的也基本都是白话文的教育,写白话文的文章。

  通篇八百字的古白话文,对一个学生来说,是十分具有挑战性的。

  很多人就算能写一些句子,也不足以撑起一个大长篇。

  然而,这篇《赤兔之死》,却十分通畅,词汇丰富,作者对古白话文的造诣很高,技巧运用十分娴熟,找不出什么毛病。

  

  更重要的是,这篇文章立意非常的高远,读来让人精神一振,内心一种感慨的情绪油然升起。

  文章的背景是在三国时期,赤兔马深受关羽忠义诚信的品质影响,对其敬佩不已,忠心追随。

  在关羽被害后,赤兔马悲愤不已,不愿被别人驱使,为报关羽之恩,坚守内心的忠诚和守信,也绝食而死,追随主人而去。

  他是真实的,有内容的,发人深省的,而不是单纯卖弄文笔,堆砌辞藻——这是很多年轻学生都有的毛病。

  

  虽然可能因为时间紧迫,文章还是有一些小瑕疵,有些词句运用的不是特别标准,且有个地方的年份也写错了。

  但显然,这篇文章整体还是瑕不掩瑜的,在这一年的高考作文中,足够震惊四座了。

  此时,在阅卷室,这张作文试卷在老师们手中传阅,获得了众多老师们的一致称赞。

  这些阅卷老师都是知识分子,都有较高的文学造诣,能获得他们的一致认可,可见这篇文章的确非常优秀。

  感概之后,就是给这篇文章打分了。

  

  一开始,大家都给了极高的分数,但并不是满分。

  满分是六十分,众人给出了五十八分的好成绩。

  毕竟,给高考作文打出满分的成绩,还是需要十分慎重,经过多方进行商讨议论才能下决定的。

  于是,老师们给这篇文章打了五十八分,虽然没有满分,但这个成绩在高考中也是很高,非常罕见了。

  但阅卷组的组长何永康老师想了一会儿,还是想要给这篇文章一个完美的分数。

  他对各位老师说道:“就差两分就满分了,不如直接打满分好了,这个文章也挑不出什么大毛病,为什么还要扣两分呢?”

  

  其他老师本就对这篇文章十分喜欢,见何老师发话了,于是纷纷表示赞同,于是,《赤兔之死》最终得到了满分。

  而这篇文章一经问世,立即引起轩然大坡,媒体争相报道,众人羡慕、钦佩,对其交口称赞。

  而文章的作者蒋昕捷,南京十三中的一名理科生,也一时间名声大噪,受到了众多人的争抢。

  当时,蒋昕捷报考了南京师范大学,最终的高考成绩却没有达到分数线。

  

  然而,正因为他这篇惊动社会的文章,让南京师范大学看出他是个人才,不愿让这么一个人才白白流失。

  最终,南京师范大学破格录取了蒋昕捷,而蒋昕捷则选择了广播与电视新闻专业学习。

  那么,蒋昕捷是怎么写出这样一篇文章?

  在此之前,他有怎样的经历呢?

  20世纪八十年代,南京一户人家,一个老人悠闲地坐在摇椅上,旁边的收音机放着评书,正在播放《三国演义》。

  当评书说到“青梅煮酒论英雄”这一章节的时候,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跑了过来,他本来只是想在屋里玩耍,却不由自主被评书的内容吸引了脚步。

  

  “话说这刘备应曹操的邀请,迈步走进了花亭……”

  男孩的动作不由自主地放缓,他坐在老人身边,渐渐地沉浸在了三国演义丰富多彩的世界里。

  他对评书中所说的形象各异的人物充满了好奇,对这些精彩生动、快意恩仇的故事回味不绝,他开始想要探索到更多的世界。

  这个男孩,就是蒋昕捷。

  自从激发出对评书里的历史故事的兴趣之后,他就经常和外公一起听评书。

  但评书涉及的内容是有限的,每天收听这些节目,已经无法满足蒋昕捷对这些经典文学的渴求。

  

  蒋昕捷开始对故事后面的情节更加好奇,每次听完评书,都开始对之后的内容浮想联翩,在脑海里编织一出大戏。

  于是,上小学后,蒋昕捷接触的书籍多了,他就想方设法找来了《三国演义》的原著,打算自己阅读。

  当时,蒋昕捷年纪还小,字也没有认全,读这些内容深厚,且为古白话文的名著,自然是十分吃力的。

  但这些并没有难倒蒋昕捷,不认识的字,就拿着字典一个一个查,不懂的话,就反复琢磨,或者问身边的师长。

  

  就这样,在别的孩子都还在学习生字,阅读简单的课文的时候,蒋昕捷就读完了原版的名著,甚至还背下了“青梅煮酒论英雄”这一段内容。

  这段文字很长,且是古白话文的形式,现代人读来多有些拗口,但这么一个小学生,因为一颗热爱的心,就这么背了下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生时代,蒋昕捷如饥似渴地阅读着这些古代文学的书籍,沉浸在这些著作的海洋。

  

  而蒋昕捷的父母也十分通情达理,他们不像别的家长一样,只希望自己的孩子成天学习,而是对蒋昕捷喜欢看“杂书”的爱好十分支持。

  蒋昕捷父母每年都会给他买一些想看的书,而蒋昕捷也是真的沉浸在里面,并不是随便看看,每一本书都看了很多遍。

  随着年龄的增长,蒋昕捷学到的东西越来越多,他的知识面也越来越广,于是他也开始了自己的思考。

  他会揣摩每一个人物背后的故事,思考每一个情节背后的深意,还会自己尝试着写一些文章。

  

  而考场上那篇惊艳四座的《赤兔之死》,便是他这么多年慢慢积累,厚积薄发的结果。

  不过,很多人没想到的是,这样一个热爱文学,文采出众的男生,却是一个正经的理科生。

  原来,蒋昕捷上高中的时候,虽然仍旧对古典文学十分感兴趣,并时常阅读、思考,但他的文科成绩并不出众。

  相反,他的理科还想对要强一些。

  为了高考的时候能占据一些优势,文理分班的时候,蒋昕捷还是选择了理科。

  不过,虽然身在理科班,蒋昕捷却从来没有放弃过对古典文学的学习。

  

  在繁忙的学习中,尽量抽出一些时间阅读,写写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时光飞逝,转眼间,蒋昕捷就迎来了高考。

  拿到语文试卷的时候,蒋昕捷按照平时模拟的习惯,先看了看作文的题目。

  作文给了一个小故事,大致讲的是一个年轻人带着代表着“美貌”、“诚信”、“金钱”等特质的行囊坐船渡河。

  然而行至半途,小船遇到了风浪,必须减轻负重,丢掉一个行囊。而年轻人思考许久,最终丢弃了“诚信”。

  

  蒋昕捷看了一会儿,脑海中没有什么思路,于是索性先翻到前面,从头开始做题。

  然而,做到一半的时候,一道题上配了一张图,上面赫然画着一匹马。

  蒋昕捷盯着这匹马,脑海中有什么“轰”的响了一下,一个大胆的想法从他脑海中诞生了。

  蒋昕捷很快提笔,他的灵感和思绪犹如泉涌,下笔如有神助,很快行云流水一般写了这篇《赤兔之死》。

  写完后,蒋昕捷放下笔,将文章阅读了一遍,内心放松了下来,他知道,自己这篇文章一定可以拿到高分。

  

  只是,蒋昕捷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居然得到了满分!

  一时间,蒋昕捷名声大噪,各界纷纷向他抛来了橄榄枝,让他一时有些无所适从。

  报考学校的时候,蒋昕捷第一志愿选择了自己梦寐已久的南京师范大学,但成绩出来后,离这所学校的分数线还差了一些。

  但因为蒋昕捷的才华,南京师范大学最终破格录取了他,蒋昕捷也选择了自己向往的新闻专业。

  那么,距离蒋昕捷出名的那个夏天,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年,如今的蒋昕捷,又在做什么呢?

  

  2010年,一篇关于“地沟油”的调查报告公布于众,向世人揭露了无良商贩不顾人民健康,打捞、出售、使用地沟油的恶行。

  一些利欲熏心的不法分子,从下水道、泔水桶里捞出包含着各种残羹剩饭、垃圾的油膏,经过提炼,萃取出其中的油进行二次售卖。

  因为这些油的售价比较低,很多饭店为了降低成本,即使知道这种油来历不明,仍然会选择购买,做成饭菜,端上顾客的餐桌。

  这些油不仅是三无产品,卫生不达标,更可怕的是,里面含有致癌的物质。

  长期食用,会对人的身体带来严重的伤害。

  

  这篇文章一经公布,立刻引起了轩然大坡,让全国上下都为之轰动。

  开始重视起了食品安全。

  而随后,人们惊奇地发现,这篇调查稿的作者,正是九年前,靠着一篇精妙绝伦的《赤兔之死》震惊众人的蒋昕捷。

  蒋昕捷进入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专业后,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努力实践,在毕业后,也顺利成为了一名记者。

  从业期间,蒋昕捷坚守正义,关注民生,他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经过一线走访调查,最终写下了这篇调查稿。

  

  蒋昕捷再次轰动了全国,一如九年前那篇优秀的高考作文一样,他成为人们的焦点,受到众多的称赞。

  不同的是,蒋昕捷这次的文章,从社会出发,从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出发,他站在了更高的立场上,揭露了社会的黑暗。

  少年成名后,蒋昕捷并没有飘飘然,而是守住了本心,在之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依然十分努力、低调。

  直到这篇关于地沟油的文章发布,他才再一次以其他的身份,站到了众人面前。

  

  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纸媒也渐渐落寞。

  蒋昕捷在此时也开始思考之后的道路,想要尝试别的行业。

  然而,让众人没想到的是,他这一步跨的可有点大。

  2016年,蒋昕捷进入了阿里巴巴,他靠着自己的努力,很快成为了天猫的公关总监,并不断被委以重用。

  不久后,他还成为了零售部的资深专家,在新的行业里,蒋昕捷依然在发光发热。

  2020年的时候,蒋昕捷再次出现在人们面前,这一次,他的身份是银泰商业的助理总裁。

  

  从理科生到报考文科专业,从纸媒记者到在互联网大厂担任要职,蒋昕捷的人生丰富多彩,充满了变数。

  但他无论身处哪个行业,依旧能够沉下心去历练、提升自己,这对每个人来说,都是难得可贵的品质。

  多年来,蒋昕捷从来没有放弃过对古典文学的喜爱,这已经成为了他生活的一部分。

  虽然没有从事直接相关的工作,但这些书籍的内容已经融进了他的脑海里,体现在他的文学素养中,让他从中受益。

  

  如今,蒋昕捷依旧在自己的行业努力着,希望他走的越来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