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招政策】首都师范大学:招生计划略有增加 新增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
首都师范大学创建于1954年,首批国家 “双一流”建设高校、北京市与教育部“省部共建”大学。学校以“以高水平学科建设支撑高水平教师教育”为发展理念,注重学科交叉融合和高精尖学科群建设,推动文、理、艺、教四大学科群协同发展,是一所综合性师范大学。近70年来,已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二十余万名,是北京市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学校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8个,博士后流动站1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5个,1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16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学校共有“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5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4个,传统师范专业全部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所有本科招生院系均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学校全面落实人才强教战略,引育结合,形成了一支职称、年龄、学历及学缘结构科学合理的师资队伍,涌现出中科院院士、国家杰青、国家级教学名师、教育部创新团队等一批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专家、学者。同时学校积极开展国际文化交流活动,搭建国际化培养平台。目前已同49个国家和地区的278所大学建立了校际交流合作关系。
经过多年的建设,学校已形成从本科生到硕士生、博士生及博士后,从全日制教育到成人教育、留学生教育全方位、多层次的办学格局和教育体系。学校整体实力和办学水平稳居全国地方大学前列,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
嘉宾:首都师范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 臧强
拔尖和创新人才培养
1、推进和优化“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2.0”项目招生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由教育部2019年发起,旨在建设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一流基地,培养未来杰出的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和医学科学家。全国共有77所高校288个基地入选,我校共有历史学、数学、中国语言文学3个基地入选。
历史学(教育部拔尖计划实验班)培养具有强烈人文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深厚理论素养、扎实史学知识、开阔国际视野,中西汇通,能够勇攀国际史学高峰的青年领军人才。全面落实书院制、导师制、学分制等交叉融通机制,重点培养史学研究和外语能力。入学后有科学化、多阶段动态进出机制;通过竞争选拔,确定最终基地班成员。享受学习奖励金、出国出境访学、高保研率等优惠政策。实施大类培养和专业培养相结合,设中国史、世界史、考古学三个方向。
数学与应用数学(教育部拔尖计划实验班)依托“数学”国家一流建设学科、北京国家应用数学中心等国家级科研平台,夯实学科基础,注重学科交叉创新,以探索国际数学前沿、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应对国家和北京市未来重大挑战为使命。通过杰出人才引领、创新学习方式、发挥学术导师优势、深化国际化培养、设置专项奖学金等措施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汉语言文学(教育部拔尖计划实验班)建立在国家一流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基础上,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需求,秉承立德树人、追求卓越的教育理念和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术宗旨,培养具有强烈的家国情怀和高远的人生理想,具备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功底、深厚的人文素养、突出的学术创新能力和宽广的国际视野,能够勇攀学术高峰、引领文明进步,具有杰出社会科学家潜质的优秀人才。实验班采用学业导师制、弹性学分制和小班教学制,实施贯通式培养,努力追求卓越、高效的教学与管理。
2、推进高质量的实验班招生
2023年拟新增心理学(潘菽实验班)、学前教育(师范)(君颀书院)两个实验班的招生。
心理学(潘菽实验班):潘菽先生是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前辈,也是中国现代心理学的奠基人之一和理论心理学的主要开拓者,是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和九三学社的主要发起人和领导者之一。为继承和弘扬潘菽先生的精神风范。设立 “潘菽班”,旨在充分借助中国科学院的学科优势和条件,在导师制、小班化、个性化和国际化的基础上,加强大师引领,创新教育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良好的科学人文素养、开阔的国际视野、崇高家国情怀的创新型人才。
学前教育(师范)(君颀书院):以学前教育学院的前身—北京市幼儿师范学校的首任校长何君颀先生的名字命名书院。书院取名“君颀”,旨在培养品德高尚、诚恳坚毅、专业基础扎实、学术研究能力强、国际视野宽广的学前教育专业青年领军人才。通过实施双导师制、设置多样态课程、开展全过程实践、采取国际化办学、强化教科研能力等措施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
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项目是经过北京市学位委员会审批通过进行招生的项目,我校在去年首次设立“世界史+外语”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的基础上,2023年再增加历史学(师范)+地理科学(师范)、考古学+地理信息科学、哲学+教育学的双学士学位的招生项目。
新增的实验班和双学士学位招生专业,以最终学校本科招生网公布的为准。
学校师范生政策
1、我校师范生实行免收学费的政策,毕业后双向选择到基础教育系统就业。
2、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我校招收的师范生参加教师资格免试认定改革:我校对师范生开展教育教学能力考核,考核合格的毕业生可凭教育教学能力考核结果,免考国家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科目。
3、我校鼓励和支持师范生考研。师范生毕业当年就可以继续攻读本市全日制教育硕士和本校全日制研究生。具体以我校本科招生网公布的招生章程为准。
招生计划
2023年首师大在京招生计划2103人,比去年略有增加,是双一流高校在京招生规模最多的高校之一。同时学校对各专业的招生计划继续进行优化调整,将招生计划向学校招生和就业好的专业、学校优势特色学科专业以及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专业倾斜。
普通类招生计划分布在本科提前批A段、B段以及本科批,艺术类招生计划分布在本科提前批艺术B段美术类、非美术类。
咨询方式★
本科招生网:bkzs.cnu.edu.cn
微信公众号:cnuzhaoban
招生咨询电话:
普通类:010-68902995
艺术类:010-68416836(6月20日---7月6日开通)
010-68902801(6月25日—7月1日开通)
电话值班时间:
上午8:30-11:30;下午13:30-17:00;
晚上18:00-21:00(此时段于6月25日---7月1日开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