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教材”主编曹文轩,竟然获2023中国大学文学高贡献学者奖
近日,《小学语文教材》主编曹文轩荣获2023年度中国大学文学高贡献学者奖。消息一出,引发广泛争议和反思。
有人认为这是一种讽刺,因为曹文轩主编的教科书被指责为“毒教材”。
这引发了公众对于文化名人的责任和挑战的讨论。
曹文轩作为中国小学教科书的主编,因参与主编的《大语文》系列图书中含有一些被认为不适合儿童的内容而备受关注和争议。
比如“露骨”的民歌、女孩吃罂粟籽面包的场景,这也引发了公众对教材质量和审核机制的担忧。
如果你仔细看看这些教科书,确实有问题。画风极其“怪异、扭曲、不舒服”,很容易对年轻读者产生不良影响。
别说孩子们看了之后的负面反应,就连我们大人看了都有些惊慌,我们不知道创作者是出于什么心态。更奇怪的是,这些教材当时是如何通过审核的?
我们回顾历史,毛主席在建国之初就认识到文化教育对国家的重要性。毛主席曾经指出,教材的编写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需要一大批干部的参与。
当时的中国聚集了最优秀的学者来编写中小学教材,这些负责任的编辑为国家的人才培养做出了贡献。
青少年是最容易接受思想灌输的群体。因此,毛主席强调文化教育对于国家富强的重要性。
我们需要最优秀的学者来领导我们的文化教育,防止文化渗透,让资本不能控制我们的文化。
因此,当今教材的编写需要更严格的审查和监督机制,以确保内容符合教育原则和儿童的心理特征。
这也是文化名人责任的体现,他们应该以负责任的态度处理自己创作或参与的作品,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
同时,公众也有权对教材质量提出质疑和批评,以促进教育体系的完善和完善。
最后,我很想问这位曹主编的哪些作品获得了文学高贡献学者奖?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