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女孩收到清华录取书,报到时:你已没有入学资格,遗憾读大专
文/沐木
编辑/沐木
前言
“你没有入学资格,不能入学!”
2004年秋天,一个女孩和父亲带着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来到学校报到,此时她们距离入学时间已经整整迟到了一年,随后工作人员告知她们现在已经超过了入学的时效,而超过了这个时效就意味着已经放弃了入学。
女孩和父亲非常气愤,为什么自己报考了清华大学被录取却无法入学?
为什么录取通知书时隔一年才出现在家中?
意想不到的成绩
这个无法入学的女孩名叫吕欣欣,2003年刚刚参加完高考,她和许许多多参加高考的考生一样,都为这次考试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吕欣欣因为家庭条件不是太好,父母无法给她更好的教育环境,她从小没有上过补习班,但是她在课堂上非常认真,别人下课玩耍时她却在座位上背书,老师的布置的作业她都能按时完成。
吕欣欣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在班级里成绩一直都是名列前茅。她不光学习成绩好,而且特别懂事。放学后她就回家帮父母整理家务,完全就是老师和家长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
中考时吕欣欣以优异的成绩被当地最好的高中录取,高中三年她为了能够考上大学,一直都在没日没夜地学习,不管是老师布置的作业还是考试的卷子,吕欣欣都会认真完成,然后再将第二天的功课提前预习。
正是这样十年如一日的坚持,高考成绩出来后也带给她意想不到的惊喜,吕欣欣查询自己的成绩,没想到居然超常发挥,比平时的成绩要高了50分,刚好通过当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最低录取线,于是她的第一志愿就填写了清华美院,而其他志愿她都填了些比较保底的一般院校。
提交过志愿后就开始了她的录取等待,对于吕欣欣来说,等待的每一天都过得非常煎熬,因为清华美院一直以来就是自己的梦想,她不希望落榜。
当一个月后吕欣欣发现同学们的录取通知书都相继邮寄到家,而自己的却一点消息都没有,吕欣欣赶紧到学校问同学老师,但是还是没能得到一点关于通知书的信息。
吕欣欣看到别的同学都拿到录取通知书,全家外出游玩,而她还在家门口等待着快递员给自己送来。
但是不光清华大学没有送来录取通知书,就连报考的其他学校都没有录取她。这让吕欣欣对自己的成绩产生了怀疑,但她却无能为力,只能认命了。
无缘清华大学
吕欣欣的父亲看到她这么难过,便安慰她:“今年可能与清华大学无缘了,不如再读一年,明年继续报考吧”。
此刻的吕欣欣已经失望透顶,后悔自己不应该报清华大学,现在却一个录取通知书都没有,同时,她又不想复读,因为她非常清楚自己家的条件,如果再复读一年父母很难供得起自己,到时候万一再考不上,就会对不起自己的父母。
于是吕欣欣就重新补报了一所北京的民办大专院校,本来吕欣欣能上一所名校,但现在却带着遗憾进入了一所民办大专院校。
就这样吕欣欣就读了这所大专,录取通知书的事情也被她慢慢地忘记了。
果然是金子不管在哪里都会发光,即使吕欣欣没有上名校,但是她在这里依然每天坚持学习,只要一有时间就泡在图书馆里看书,不允许自己有一丝丝的懈怠。
只有吕欣欣的父亲知道,没有考上清华美院已经成为女儿的遗憾,作为父亲他却帮不上任何忙,只能每天努力干活给女儿生活费。
对这样一个不富裕的家庭来说,高考是他们改变命运,实现阶级跨越的途径,但是命运却一而再,再而三地给吕欣欣开了个玩笑。
突然出现的通知书
一年后的某一天早晨,吕欣欣的父亲在家门口打扫卫生,当他开始打扫大门时,却看见家门口的那个废弃的牛奶箱里有一封折叠的信,父亲心里疑惑道“这个是以前的租客安装的,怎么会有一封信呢?”
父亲将废弃的牛奶箱给撬开后,打开盖子,看到里面东西的那一刻,让他瞬间瞪大了双眼,这是一封录取通知书!居然有人把录取通知书塞到了牛奶箱里。
父亲赶紧拿着拆开后,眼前的名字让他大吃一惊,原来这封通知书是自己女儿的,上面清清楚楚写着“吕欣欣”三个大字,这封信下面则是清华大学招生处盖的章,这封录取通知书让父亲的眼泪瞬间流了下来。
吕欣欣苦苦等待一个月的录取通知书,没想到一年后竟出现在自己家门口的牛奶箱里。
吕欣欣父亲拿着这封录取通知书回到家中,赶忙拨通了清华大学招生处的电话,他将通知书上的编号和学院告诉了工作人员,工作人员查询一会后回复这的确是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但是这封通知书的发出时间是去年的七月份,距离现在已经整整快一年了,此时的父亲仿佛看到了一丝丝的希望,女儿有可能还能重新回到清华,他决定去北京找女儿将这件事告诉她。
随后父亲将录取通知书小心翼翼地塞到包里,然后购买票前往北京寻找女儿,经历十几个小时的火车父亲终于见到了女儿。
父亲见到吕欣欣后第一时间从包里拿出录取通知书给她看,吕欣欣打开信封后看到录取通知书上赫然写着自己的名字的三个字,眼泪不自觉从眼角流了出来。
这一年吕欣欣在心里藏着一个名校的梦想,她每天不分昼夜学习,为的就是有一天能够重新考上清华大学。
吕欣欣和父亲沟通过后,准备带着录取通知书,一起去清华大学和老师商量复学的事情,他们来到清华后,第一时间就找到了清华大学招生处,一个老师问她们有什么事,吕欣欣说要求恢复入学。
但招生处的老师的回复又让她梦想破灭。只见老师对她说:“你没有入学资格,不能入学。”
原来这封通知书是去年发的,应该在规定的时间内报道才能入学,而现在已经过了一年,已经没有入学的资格了。
吕欣欣知道现在说什么都已经晚了,她的眼泪不停在眼眶打转,父亲在旁边不断安慰她说:“没事的,爸爸已经知道你是可以上清华的,这并不怪你”。
事到如今,这封信究竟是如何到家门口的牛奶箱里无人得知。
因为这封迟来的通知书,让原本可以上本科的吕欣欣阴差阳错上了大专,吕欣欣的父亲决定去当地的邮政网点给女儿讨一个说法。
究竟是谁的责任
父亲回到老家后,去当地的邮政网点询问工作人员当年的那封信究竟是怎么回事,而邮局的负责人却回答,这件事并不是他们的责任,因为他们家门口有两个送奶箱,一个收件箱,还反问吕欣欣的父亲,为什么租客走后还不拆掉旧送奶箱,既然没有拆,那么送错也是有可能的。
吕欣欣的父亲并不认可邮局的说法,因为三个箱子之间的距离很远,况且自己收了那么多年的报纸都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随后邮局又说可能是当时新来的邮差放错了,或者是老邮差送得比较匆忙出现了错误。
不管怎么样,吕欣欣父亲觉得这么重要的东西送错都应该是邮局的管理问题,邮局应该负责任。并且录取通知书按道理来说都应该送到学生本人的手上,亲自通知到本人才行。
而这封信却没告诉一个人就随意塞到了送奶箱里,所以吕欣欣父亲便让邮局负责人道歉并且给个说法。
对于吕欣欣父亲的要求邮局表示拒绝,邮局负责人说这封通知书并没有使用特快专递发出,而是使用平信的方式,所以这封信才被当做普通的信发了出去,邮局也没有义务通知到本人亲自领取。
邮局的说法让吕欣欣父亲感到非常无奈,不管怎么样,这件事已经隔了一年,当时的实际情况已经无从得知,一时间不知道该追究谁的责任,如果追究学校,人家学校有规定要在时效内报道。如果追究邮局的责任,邮局也按规定无需通知收件人。
吕欣欣父亲的心里终究还是意难平,他非常后悔当初为什么没有再去检查下门口的收奶箱
如果没有见到这封录取通知书,大概他们已经认命了,但如今收到了,却比没收到还要难过。
时隔已一年,一切都已经晚了,在这件错送的通知书中,伤害最大的便是录取通知书的本人吕欣欣,她为了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高中三年奋斗了无数个日日夜夜才换回来的成绩,却因为送错了通知书毁于一旦。
其实按理来说,这件事本来是可以避免的,但是因为学校和邮局的不认真造成吕欣欣的终生遗憾。
这对于一个普通的家庭来说,无疑是一场晴天霹雳。一封薄薄的录取通知书,背后承载的确是一个学生多少年的辛苦付出,就是因为没有收到通知书,与清华大学错失交臂。
尽管这件事让吕欣欣和父亲不甘心,但毕竟学校的规定摆在那里,在规定期限内没有及时报到,就视为放弃资格。
在中国,高考生的录取通知书一般都是由邮政来进行配送,由于当年的网络并不发达,考生只能通过录取通知书来判断自己有没有考上,这可能就会造成多个“吕欣欣”。
不过吕欣欣还是将自己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她凭借自己的聪明勤奋在学校期间刻苦学习,依旧保持着良好的生活习惯。
三年后吕欣欣成功通过专升本考试,正式进入本科阶段学习,然后她又出国攻读研究生,成功实现了她的人生梦想。
最后吕欣欣成为了一名设计师,她的人生虽然出现了一些曲折,但是弯弯绕绕还是从逆境之中走了出来,变成了更好的自己。
结语
这件事就是在提醒着我们,高考之后也不能完全放松,填志愿、报到录取,无论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会使学生失去上大学的机会。
要想杜绝这样的事件需要邮递员能够认真配送每一封信,毕竟他们眼里一个小小的物品,就能决定一个孩子的命运。
吕欣欣也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即便错过了清华美院,未来也是一片光明,只要心中有光,走到哪里都是坦途。
在身处低谷的时候,我们无法改变外在的环境,可以改变的只有自己,自己才是这个世界上的唯一依靠。
阅读完此文,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