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论川大张薇事件?
首先上结论:
一、就单个行为而言,张研究生是打拳的,本次事件本质上是在和西方女权运动内外呼应。
二、我们的教育官僚体系和新闻系统现阶段并不能有效的应对西方意识形态渗透和对抗。
具体分析如下:
整体看,张研究生的新闻事件叙事结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冲突)和西方男女对立类新闻叙事结构如出一辙。其行为范式必然受到了西方(欧美日韩)女权运动的影响。
但张某的行为究竟是出于自发的还是自觉?这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如果是自发,即张某的行为没有受到西方情报机构(包括但不限于使馆、媒体、ngo或其他具有间谍功能的组织或个人)直接(即直接接触,收下当狗)或间接(即通过沙龙、访问学习、颁发奖项、基金会奖学金、课题等方式)的影响。
那张某是如何成为今天的自己的?复盘整个事件,张某在冒险赌一把败局已定的情形下,最大限度的争取到了对自己最有利的局面。进攻果断勇猛,一击不中迅速撤退;撤退过中防守严密(眼泪攻势、小号带节奏)。且在极短时间内,张某在没有直接接触的情况下,通过自己得体、有力的应对,等到了舆论(胡锡进)和相利益群体(部分律师)等统一战线的掩护。
敢赌能退,力理皆足,十足的精致利己,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非常强。
可以大胆的推测,张某有今天的成就(党员、保研、腾讯实习、学校风生水起),要么其过去成长经历对其行事逻辑有过反复验证,使其以一个相对完全体的精致利己主义者的形态出现在这次事件中(即使本次事件张某的应并无精细谋划、仅仅是本能反应,也不能否认这一点);要么就有人或者组织对其做过专门的培训,对此类事件的起承转合都有明确的指引范式。
如果是后者一种我还是能松一口气的,因为毕竟是外部敌人对我们大学生的无耻劣化和收买。
如果是前一种,则反映了更严重的问题:
一方面,说明我们的整个高校系统存在一种自发呼应西方意识形态指挥棒的行为范式;
另一方面,说明我们高校教育体系无法遏制甚至在促成精致利己主义者的成长。这是值得警惕的。
我倒是想从另一个角度来谈这个问题:
现在年轻人失业率已经超过20%,没工作他们必将把精力分散在别的事情上面,比如网络,比如舆情,比如网络舆情。说直接一点,找闲事管闲事的能力渐长。这么做长此以往必然会引发更多的热点事件和更大的网络舆情。
所以张薇这么个打拳的事儿,一下闹大了;以往图书馆偷耳机姐要求宿舍装电梯姐都没这热度。
所以如果国家和政府没有好的应对方法的话,这样的事件仅仅是个开始,包括指鼠为鸭。
这不是恐吓,这是个提醒。
评论?没啥好评论的
我提议设立男性专用地铁车厢
更好地保护弱势人群
四川大学并不是在2G地区,它也知道张薇在外面犯了什么事惹了哪些祸,只不过现在人在校外,校内对她的惩罚或重,人要是出了什么意外,你们想,这个锅得谁背?还不是四川大学。
要是惩罚轻了呢?
那受到的舆论影响还不及现在,罚轻了就更加被人指责包庇张薇。
所以四川大学的做法是什么?
等。
它要等下一件热门话题,比如鼠头鸭脖,或者继江西工业技术职院之后,还会有其他学校发生更加离谱的事情,把回应的时间线拉长,自己的损失才会是最低。
引发全国关注的川大张薇事件随着四川大学的通报,也算是有了初步的结果。这位造谣污蔑网暴大叔的张薇得到留校察看、留党察看的处分。
这样的处罚真的算重吗?很多人都觉得不是,留校察看在毕业时有机会从档案中抹除,留党察看只要不进入事业单位就无关紧要,甚至连出国都不会受到影响。
事实上,整个事件发展到现在,张薇受到处罚除了被腾讯开除实习外,也仅仅是社会性死亡而已。她没有得法律上惩罚,原因仅仅是她当初用学校将开除她的谎言,让大叔原谅了她。
四川大学之所以给出这样的处罚,也有因这个方面的考量。同时,张薇的保研问题,四川大学仅仅是说接收过程不存在问题,但无法确定河南大学在保研时是否有违规操作。
四川大学的调查是碎片化的,该校并不想回应公众的诸多关切,比如有人举报她在本科时买论文、利用校学生会主席职务之便强制性在别人的“挑战杯”竞赛项目里挂名,等等,川大通报一概没有回应。
而这件事的影响不仅于此,川大张薇的处罚“不痛不痒”,甚至让一些人觉得可以随意污蔑他人,毕竟只要对方原谅,自己道歉就不需要付出法律上代价。
就在6月19日,就有一位女网友再度上演了“川大女生污蔑大叔地铁偷拍”的闹剧,此次对象是淄博的一位出租车司机。该女子自称从淄博的八大局打车到淄博北站,下车时将手机遗落在车上。等到三分钟后,打电话时立马关机了。
报警处理后仍然没有找到手机,最后,配图还曝光了出租车司机的车牌。看到这样的发声,在川大张薇事件之前,很多人都会直接站在女子的一边,但这件事之后,多数网友都很是理性 。
很快就有正义的网友为大叔发声。据介绍,这位出租车司机是一位退伍军人,开出租车20多年,从来都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事情。
据他描述,这名女子并不是在八大局上车,而是在淄博南站上车。司机将其送到北站后就到地下停车场等待接送其他顾客,可没多久,就接到女子寻找手机的电话。但司机没有在车上发现手机,于是就开车到女子所在的位置,女子检查一遍后也没有发现,于是就报警。
在报警后,警察调也没有发现手机。女子就提出了要查看司机的包包,可翻包后却没有发现。警方随后调取了出租车监控,经过半个小时的观看后,也没有发现没有发现吴师傅有偷拿手机的行为。
不仅如此,警察还就把下水道的井盖打开寻找,但也没有找到。
本来已经证明了女子手机丢了跟司机无关,此事也应该可以告一段落。没想到该女子不仅没有道歉,反手就把这件事发到网上,并配上司机的车牌号,让司机莫名受到不白之冤。
对于这位司机师傅的人品,不少熟悉他的人都能为之证明,是一个正能量满满的退伍军人,在当地做了不少好人好事。在没有任何实证的情况就这样带头网暴他人,这与那位张薇有什么区别。难道说,这位女子与张薇有着一样本事,能够让自己不承受到过重的处罚吗?
受到这件事的影响,司机的心情也是受到了影响,准备回家休息,等到心情缓和下来再继续开车。
这难道不算是川大张薇事件的翻版吗?总有那么一些人,仗着自己的性别优势,故意制造事端,想要通过这样的方式来给自己造势。可惜的是,在经历过类似的事情之后,这样的行为反而容易遭到反噬。若是没有张薇那样的本事,还是不要做第二个张薇,免得引火自焚。
张薇事件很明显会成为一种警示,以后难免会出现“狼来了”的情况,令人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