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铭玉:黄埔军校初创最困难时,张难先做了什么

  □ 张铭玉

  张难先,1904 年在武昌组织成立湖北省第一个民主革命团体科学补习所;1905 年在湖北武昌加入同盟会;1911 年参加武昌起义;1924 年参加第一次国共合作。历任湖北省财政厅厅长、浙江省主席兼民政厅长等职。1949 年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担任中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1954 年起,历任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 蒋介石给古应芬的信。

  黄埔军校初创时最困难的是什么?缺钱!缺枪!缺人!

  1923 年11 月26 日,孙中山主持召开的临时中央第十次会议,决定了要设立一所国民党军官学校。1924 年1月24日,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开始筹建,因为校址是设在广州东南的黄埔岛,所以这所学校亦称黄埔军校。

  3 月1 日,黄埔军校筹备委员会正式成立入学试验委员会。

  5 月5 日,正式录取学生350 名、备取学生120 名入学。

  几百名学生来到,就需要解决学生吃饭的粮、菜。但是由于缺钱,饭菜不够吃,米饭里还有沙子,李仙洲等提出异议,政治部主任说:“这就是好的。当军人连这种苦都吃不得,还当什么军人!”第1 期学生每人每月伙食费仅6 元毫洋,根本不够,有一段时间以萝卜苗充饥。

  廖仲恺先生为筹钱十分辛苦,实在没有钱时,夫人何香凝把自己的首饰当掉换钱给学生买米。

  面对军校经费筹措困难,蒋介石亲笔给古应芬写信。古应芬,字湘芹,1905 年在日本参加孙中山先生筹办的同盟会,后来一直追随孙中山先生,当时是孙中山先生的秘书长。

  湘芹先生,近日拮据已极,几不能支,此款,兄竟能否照支……彼如知校中困难情形,当不致此,如果长此下去,只有逼我离去,然兄不能辞其咎耳。

  弟中正

  孙中山先生曾经特批过300 支粤造步枪给黄埔军校使用,由于军阀干扰,黄埔军校最后只拿到30 支,这个数量就算是分给卫兵站岗都不够。负责黄埔军校筹建以及经费等事情的廖仲恺,亲自出面进行斡旋,也还是没能够要到一杆枪。

  苏联答应援助的武器由“沃罗夫斯基”号商船在1924 年10 月运抵黄埔岛,共有8000支步枪和400 万发子弹。由黄埔军校1 大队、2 大队分别负责警戒、卸船。这已经是6 月16 日开学3 个多月以后的事情了。

  在“沃罗夫斯基”号到达黄埔军校前,军校最困难时期,代理筹备委员长廖仲恺请李济深出手相助。李济深慨然允诺,当即表示支持。他不但对创办黄埔军校提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建议,而且从粤军第1师、西江陆海军讲武堂提取现款3 万元,调出枪支200 余支、子弹3万余发交给军校筹备处,使筹建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此后,国民党梧州市第一次代表大会成立梧州市党部,李济深、黄绍竑、张难先、李血泪、何翼剑、李天和等9 人为执行委员,李济深为常务执行委员。这是国民党改组后广西第一个国民党党部,直属于国民党中央领导。

  这时,李济深、黄绍竑忙于高层军务,梧州许多重要事项,如大力支持黄埔军校等,委托西江善后督办公署参议张难先具体办理。

  1924 年6 月16 日,黄埔军校正式开学的日子,孙中山到会场给军校的青年军人进行了激情澎湃的演讲,并举行阅兵。学生肩扛步枪行进。这些枪不是10 月才运到的苏式步枪,而是主要来自粤军第1 师和西江讲武堂的。

  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后,百感交集地对李济深说:“任潮,军校能够开学与第1 师的大力支持分不开,你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都做了支持,谢谢你!”

  黄埔军校注重政治教育,除常规的政治课外,常请校外知名人士到校演讲。每当学校请到张难先时,他都接受邀请,到校演讲。

  初创时军校缺教官,张难先让长婿林薰南到黄埔军校任第1 期上校教官,第3、4 期升任步兵科科长等职。

  

  / 李济深将协助军校募兵等事委托张难先办理。图为李济深给张难先的信。

  廖仲恺在1 月30 日大会上强调:“请各代表对于介绍青年军官学生,特别注意。必其人明白本党主义,且诚实可靠,能做事,方可入选。”委托出席大会的各省代表要积极支持创办军官学校,推荐优秀青年入学。张难先得知孙中山先生这一重大决策后,鼓励长子张少勤,由西江陆海军讲武堂报考陆军军官学校。他考入黄埔军校第1 期,编入第3 队,由邓演达及第3 队队长金佛庄介绍加入国民党。(金佛庄从苏联回国参加中共“三大”后参加黄埔军校工作,历任黄埔军校第1期第3 学生队队长,教导第2团第3 营营长,国民革命军第1 军第1 师第2 团党代表、团长,总司令部警卫团少将团长等职。1926 年12 月2 日在南京被军阀孙传芳部杀害。)

  张难先与邓演达还推荐西江善后督办公署有志青年报考黄埔军校。如西江善后督办公署军务科书记员韩德照,他祖辈务农,家境贫穷,耕读为生,当时已年过30,张难先保荐他入黄埔第1 期第3 大队,加入共产党。另外还有西江善后督办公署上尉测量员林朱梁,李济深保荐其投考黄埔军校,入黄埔军校第1 期第3 队学习。

  (作者为辽宁省黄埔军校同学会联络委员、张难先长孙)

  黄埔 2023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