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专硕初试好像挺简单,本专业金融,想问问建议考金融专硕还是会计专硕?
分享一些考研复习的经验,经历过波折的我深知其中的困惑和问题。为了帮助大家,我希望能够分享一些经验,让大家少走弯路。在复习过程中,我得到了学姐的全程规划和建议,结合自身经验,发现了一些共通之处。对我来说,全程班是非常适合的选择。例如,数学我选择了陈剑老师的课程,逻辑我选择了鑫全老师的课程,写作则是王城老师的课程。英语方面,我参与了不同老师的课程,跟着唐迟老师学习阅读,听刘晓艳老师的语法课程,还通过新东方的课程掌握完型和作文的新题型。这样的选择和配合考研给我制定的分阶段复习计划,加上网课的学习,大大提高了我的复习效率。希望以下分享对大家有所帮助:网课获取方法请参考以下内容。
数学——陈剑三件套(数学分册+高分指南+讲真题)、近10年历年真题套卷(包含数学逻辑作文),还有精力的话顿悟1000题——做到吐血。
站在不提任何网课提供的资料基础上,这个套餐可以说几乎无死角能够从0基础打到强化再到最后冲刺的过程,前期看《数学分册》回忆年轻时候学习的数学知识点,查漏补缺,再抱着120%的信心去经历《高分指南》的毒打,一刷完后有时间精力者可以二选一《老吕800》或者陈剑《顿悟1000》,个人觉得基础好的1000题,基础一般的选择800题,两者我都刷过,但1000题让我做的心力交瘁,不太建议的原因就是会打击考研信心,有的高于真题难度,只能说,顿没顿悟我不知道,但至少我醒悟了,在仅有的时间,我们不是去挑战难度,而是那些无限接近真题出题思路和掌握题源的解题思路。等到强化或者冲刺阶段可以选择现做较早年份的《管综套卷》来试下自己的水,比如2012年-2016年仅5年的作为状态调整和真题感受,一定要控制好时间!数学不要超过1小时。最后5年用作真实考场模拟。等真题二刷的时候建议用讲真题进行按类别二刷。
短期的仅陈剑《高分指南》即可,尤其把技巧性知识点和错题反复吃透就好,基础薄弱的《数学分册》看情况购买,真题直接就用《近十年管理类联考综合套卷》,《讲真题》就算了。
逻辑——这个就要分很多老师或者机构党的区分了,鑫全、王城、老吕、薛睿等旗下出版的,我个人觉得,鑫全(逻辑精点基础+强化)套餐啃干净足矣,再搭配历史真题即可
逻辑大部分人虽然看似备考起点都相同,但基础底子却因人而异,也就是有的人即使根本不知道形式逻辑,论证逻辑,P推Q,所有推有的这些专业逻辑词,光上手做逻辑题就能做对大部分,因为语感和逻辑基础确实会有很多在自己日常生活中的习惯所印象。但是选择的图书即让自己建立逻辑考试的知识框架和快速解题的方法论。目前我对比过鑫全的两本套餐和老吕的套餐,只能说,形式逻辑不得不承认老吕有着比较简单易懂的方式和分类整理来快速达到理解,但是论证逻辑方面还得看鑫全。真题思路和数学相同。
短期的:建议结合网课听老师讲解,事半功倍,也能快速掌握技巧,然后用鑫全逻辑经典两件套《鑫全逻辑精点》足矣。
两篇作文——一句话,确实不建议购买任何书籍,看看近十年的真题解析,形成标准文章框架即可,但额外再买纸质书籍,完全没必要,最后会提下纸质和电子书的结合建议。
综上,按照必看书籍来说,陈剑的高分指南+讲真题,鑫全的逻辑经典两件套+历年真题(这本是真题套卷,包含了数学逻辑作文及解析,陈剑的只有数学部分),张剑的英语二黄皮书(真题)or考研真相(英二),两大论证分析作文实在想看的话王诚的作文高分指南。
数学(75分)
# 题型分布
共25道选择题,每道3分
其中,15道为四选一的典型问题求解型选择题,10道为条件充分必要性判断型选择题。
# 考试范围
管综数学方面,为高中、初中、小学数学知识的运用。考察有相当的灵活性,体现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的组合、建构、运用能力。
初等数学考的内容最多,排列组合概率题,几何一般出题也较多,做题速度要保证最多2分40秒一道。
条件充分性判断这个题型,得分率不高,尤其要把握命题特色(都是“能确定”),而且每年都有陷阱题。
难度:中等偏下
建议用时:50分钟
# 答题技巧
对于四选一的典型问题求解型选择题,尽量快速求解,提高解题效率。
对于条件充分必要性判断型选择题,有三个常见方法:
①举反例
②代值验证
③条件是结论的非空子集→充分
二、逻辑(60分)
# 题型分布
共30道选择题,每道2分。
包含形式推理、论证推理以及综合推理三大部分。其中,题型具体包括加强削弱型、排序型、集合型、真假话型、因果型、推断型、前提型、论点型、数字型、形式比较型等多种题型。
逻辑推理题题干及选项阅读量(字数)与信息量(信息点数)较大,阅读速度与抓取关键信息能力是做好该部分的基础能力。当然,这些能力都是可以通过训练获得的。
难度:中等偏上
建议用时:50分钟
# 答题技巧
①审清题干的内容和意义
②抓住题干的要点,快速阅读
③抓住题干的关键词,如“只要,就”、“因为,所以”、“或者”等
④学会战略性放弃较难较费时的题目
# 推荐用书
逻辑
逻辑精点的基础部分,视频加看书 (较推荐)
①形式逻辑 → 老吕一天学会形式逻辑
②论证逻辑 → 赵鑫全 + 李焕 网课
③综合推理 → 赵鑫全 + 韩奕 网课
用书:《逻辑精点》+《逻辑1000题》+ 陈慕泽《逻辑450题》
形式逻辑
建议看老吕的“形式逻辑”部分,形式逻辑类似于数学,有其固定的变换规则,只要懂得这些规则根据题意解题即可。这些规则总体来说不难,关键在于通过做题来消化。
这样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形式逻辑必须要做到快准狠,考试的时候争取拿满分。
论证逻辑:赵鑫全讲得很细致,很基础,方法适合考试,听完他的课配套逻辑精点刷题。
论证逻辑入门有些难,需要你不断地刷题总结找题感,多看一看老师是怎么分析题目,理解他的解题思路。李焕的论证逻辑讲解得也非常好,对提高论证逻辑非常有帮助。
三、写作(65分)
# 题型分布
小作文(30分)+大作文(35分)
其中,小作文为论证有效性分析,要求字数600+;大作文为论说文,要求字数700+
难度:中等
建议用时:70分钟(小作文25-30分钟,大作文40-45分钟)
# 答题技巧
对于小作文,快速找出几种常见的论证有效性错误,并清晰准确的对其进行分析。对于大作文,客观地选取文章的立意和结构,并熟练的利用自己平时积累的素材进行有效论证,注意控制时间。
纵观近些年的情况,论证有效性分析写作,难度非常稳定;而论说文写作,总体来说审题难度不大,难度主要体现在思维惯性的转变和表达能力的训练上。
700字要求的论说文35分,目标25分。每天最少背一篇高频大小作文素材模板,疯狂背诵。考试时切记要活用模板,不能照搬。
考研规划
英语英语单词的背诵我是从寒假搜寻信息时就开始了,当时我一边搜寻考研院校的相关信息,一边背诵单词,学习压力不是很大,在寒假期间我主要背诵的是考研高频词汇。
3—6月背了大纲单词以及语法长难句的学习。在语法长难句的学习时,我主要借助了阅读原文进行句型分析,强化语法结构,锻炼句型分析能力,为做阅读真题打基础。
7—8月我开始了阅读真题的一刷。第一遍主要是理解文章,对文章进行逐句翻译,结合阅读老师的教学视频进行复盘。在做题时我会对文章进行标记,找出关键词。
9—10月进行小三门以及作文的学习,小三门分数占比并不是很高,而且有一些做题技巧的存在。在作文网课的学习中对于不同类型的作文进行分类记录,并在私下进行练习。
11—12背诵作文模板,也进行了阅读的二三刷,练习在20分钟内结束一篇阅读理解。在12月时将之前留下未做的卷子进行整套练习,对自己的时间分配进行合理规划,避免发生卷子写不完的情况。
英语每日复习规划
1、词汇。词汇是英语最基础的部分,我用的是恋练有词+墨墨背单词APP。恋练有词是跟着网课看的。墨墨背单词就是利用零碎的时间。
2、阅读。唐迟老师是考研英语阅读必推的老师了,水平什么的就不用多说了。
3、长难句、语法。首推田静老师啊,我目前只看了部分长难句及语法解析,田静老师的讲解,从简单句到长难句,由浅入深,十分适合我这种英语基础差、没有语感的人。其次唐迟和何凯文的长难句也是较好的选择。
4、翻译。当然推荐唐静啦!大部分考研学生的主选择都是唐静老师。先听网课作为基础的积累,然后配合唐静的《拆分与组合翻译法》那本书来练习。
5、作文。王江涛。写作这块,这位老师是被推荐最多的。我也准备了他的网课。但有好多人说,他的书没什么必要买,作用不大。不过这个就看个人情况了。毕竟还是选择适合自己的。
6、真题。首推张剑黄皮书。
从现在开始要进入复习,先不要好高骛远,慢慢建立学习的感觉,今天给大家总结了一些,不良的复习方法、习惯,如果你有类似情况,需要及时调整,及时解决
1.四处观望,没有压力
当前阶段,有部分同学觉得时间还早,四处观望,每天成了“九三”学社的一员,早上10点才到自习室开始学习,打打水、上下厕所、中途吃点零食,看看手机。
11点多准备吃午饭,然后回去午休,午休一睡,混混沌沌睡到3点才去学习。
仔细想想,这一天的有效学习时长到底有多少?再除去平时上课,学院里各种活动。
什么时候才能好好复习?其实划分下来每科的复习时间就那么一点。考研提倡快乐学习,但不等于散漫学习。
甚至有的同学还在自我安慰,等寒假回来的时候学习状态就好了。只能说别人复习已经步入正轨了,你才刚刚开始安排计划,到时候你的压力会油然而生。
毕竟,考研是选拔性考试,属于应试,你没有充分利用时间的时候,你的对手都在拼命挤时间学习。
2.四处摸索,没有计划
对于考研的全程,你有一份计划书吗?考研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没有一个详细计划书,是不可能轻而易举胜利的。
相信很多同学都知道计划的重要,也做过计划。但是计划只是一时的冲动,想过,没有执行,或者执行了半途而废。
你要把计划详细写下来,有了计划就必须坚决地执行,力求“今日事,今日毕”,不能拖泥带水,强大的意志力和合理的规划可以最大程度上避免“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钟”的散漫局面。
3.不学会做总结
学习有的人快有的人慢,这和自己的学习状态以及悟性有关。如果自己不做总结,后面还会犯同样的错误。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大家都懂,但时间久了,一定会忘记。
在我们开始复习之后,我们每次遇到问题要第一时间做出总结,并把书面总结保存好,定期抽出一定的时间来回顾,比如错题本就是很好的例证。
4.过度依赖,没有独立
很多考研同学是结伴学习,有自己的研友,这当然是好事。但是,我们不能过分依赖研友,不能因为研友有事不能去学习了,身边少个人而学习效率下降。
也不能因为一件小事,与研友的意见不和而影响自己复习的状态。
一定不能过度依赖研友,应该有自己的独立意识。要知道,考研是自己的事。
总而言之,考研备考是一条漫漫长路,知识点需要我们自己去掌握,虽然现在只是考研备考的初期,但我们要从基础做起,为以后的复习打好基础。思路理顺了,才能更好地进行下一步的复习。
如果觉得我的建议有帮助对你的话,点个赞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也欢迎评论留言,我们可以相互交流。很多时候,其实不是你不够努力,而是你选错了方向。很多时候,选择好方法,比努力重要得多。祝考研成功,是否能顺利的上岸最终取决于你自己的努力,所谓的规划啊,计划啊,还有老师的讲解,都是辅助你的,坚持下去一定会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