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广东男子一心向佛,放弃百万年薪和家庭,妻子:再无来世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2015年,刘景崇,佛山某分公司的总经理,曾经年收入过百万,而如今,他宁愿放弃高管的职位,不顾父母和妻子的劝阻,一意孤行也要出家为僧。
最后妻子提出了离婚,决绝道:“愿我们再无来世。”
刘景崇为何放弃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对家庭不管不顾也要出家?这背后有什么不为人知的故事?
01
刘景崇,1976年出生于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六祖镇,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自小家里贫穷,14岁时他还没念完初中,就辍学在家务农了。
每天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日子也过得安稳,但是刘景崇也知道一辈子留在农村里当农民,是没有什么出息的。正值年轻气盛的时候,哪个少年不憧憬外面的精彩世界?不希望自己有一番作为,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
于是,年纪轻轻的刘景崇,就告别了父母,趁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独自一人出外闯荡,来到了佛山这个大城市。
刘景崇刚到那里,由于人生地不熟,加上读书没有毕业,也没有一技之长和什么工作经验,所以刘景崇一路碰壁,也没有什么地方愿意招收他这样的人。
很快他的钱快花光了,沦落街头,风餐露宿,为了生活,他只好做一些最底层的活,到处帮别人打杂,这才勉强度日,没有一份像样的工作。
后来,有一家服装销售店的老板愿意招收他,答应给他一个试岗的机会。得到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刘景崇很是珍惜。
一开始尽管刘景崇很努力、很拼命的工作,但由于刚入行,完全不懂任何的销售技巧,加上自己的普通话说不好,常常遭到客户的投诉,所以他的业绩非常低。
然而,刘景崇始终没有灰心丧气,反而越发的努力钻研销售方法和技巧,每日坚持练习普通话。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有了回报。一段时间后,刘景崇的业务能力水平得到了提升,开始拥有了不少的客源。没过多久,他就成为了一名销售精英,还得到了老板的赏识,并且被提升为基层领导。
经过十年打拼,他屡次获得销售冠军称号,闯出了自己的一番事业。
2000年分公司在香港上市时,他很快被提拔到了分公司总经理的职位。因为能力出众,年纪轻轻的刘景崇被提拔为销售部的总经理。随着职务的提高,其年薪也达到了百万元以上。
02
后来,刘景崇不甘于一辈子替人打工、甘于人下的想法,他决定辞工,自己当老板。于是,他凭借自己多年积攒的人脉和资源,以及业内绝佳口碑,和朋友很快成立了一个礼品公司,第一年纯利赚了500多万元。
由于刘景崇脾气好、有人缘,再加上诚信待人,他的生意越做越大,很快在佛山商界打出了知名度。
在事业成功之时,父母也为刘景崇感到高兴和自豪,看着儿子三十而立了,也应该成家了,就给他介绍个相亲对象,好赶快成家。介绍的相亲对象,刘景崇也很喜欢,一段时间相处之后,两人觉得合适,就步入了婚姻的殿堂。结婚后,妻子为他生了一个儿子,让刘强崇感受到家的温暖。
事业有成,爱情美满,家庭幸福,他想要的都实现,按理来说刘景崇他应该过得很幸福,人生想要得到的,都实现了。
然而有一天,刘景崇突然觉得自己开心不起来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随着刘景崇的生意越做越大,每天忙于工作和应酬,没有时间停下来,在日复一日枯燥的工作中,把自己搞得身心疲惫和焦虑不堪,渐渐地觉得人生失去了意义,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了。或许是目标实现得太快,让他突然失去了方向,找不到人生的意义。
然而,一次自驾游旅行却改变了他的命运。
03
那是2010年8月,刘景崇和朋友自驾游旅行,在前往西藏的途中,不幸发生了一起追尾车祸,交警说需要一个星期的处理时间,所以刘景崇只好留在当地。
在这段时间里,他和朋友在附近找了个旅馆住下来,每天不是待在旅馆里,就是出门欣赏风景,日子倒是过得很清闲。
就在那时,刘景崇无意间读到南怀瑾的一本书,里面讲到的《药师经》知识,深深地吸引住了他的目光。刘景崇读完之后,感觉到有一速光照进了自己的身心,以前不明白的东西,心里顿时觉得阔然开朗!
他反省了自己以前的一路经历,越发觉得自己不适合过那样的生活。从此之后,他开始喜欢上佛经和道家经典书籍,尤其对终南山心驰神往。
2012年12月,因为工作需要,刘景崇和同事前去终南山进行一些拍摄工作。
那是刘景崇第一次踏入终南山,进去以后,他深深地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所震撼到了,白雾缭绕的群山,清澈见底的溪流,茂密的原始森林,奇特的千峰石壁……,所有的美景相互交映,让人流连忘返。
几天的拍摄时间,刘景崇沉迷于钟南山的空灵平静,那种远离城市喧嚣的静谧,让他第一次真正的放松下来,仿佛回到了小时候无忧无虑的生活。
刘景崇在这里居住了一段时间后,就爱上了这种闲云野鹤的日子。不过,拍摄工作就要结束了,他很快回到了佛山工作,然而感受过终南山的宁静之后,他再也无法适应城市里的喧闹。
他不止一次地询问自己的内心,追求物质的生活真的是自己想要的吗?怎样的生活才是自己想过的?
终于2013年的9月,刘景崇又一次进入终南山,这次孤身一人前来,没月告诉任何人,开始了长达大半年的隐居。
刘景崇在终南山上搭建了一个茅屋,山上条件很艰苦,没有暖气和电,屋里除了一张床和一张桌子,什么都没有了。
就这样刘景崇住了下来,与山上的和尚们同吃同住、同起床、同打坐、同冥想,严格按照一个出家人对待自己。
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砍柴挑水,泡茶读书,有时诵经叩拜。
几个月后,他彻底适应了这种简单而平静的生活,在远离电子产品甚至是电线的环境里,度过了秦岭的冬季。
每天不用忙于工作和各种应酬中,在这里没有焦虑和烦恼,每天可以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久而久之他感到内心变得平静、和谐和欢喜,越发觉得这里才是自己想要过的生活,这里才是自己的最终归宿。
04
或许是缘分使然,刘景崇认识了绍云法师,刘景崇说:“机缘所至,我见到绍云老和尚后,一下子感觉慈祥的老人犹如外公一样,心生欢喜。”
就是这次见面,刘景崇决定剃度出家,遁入空门,追求人生的意义。
这次终南山隐居之行,由于刘景崇没有告诉任何人,家里的人也一直联系不上他,都很担心他是不是出了什么事。
直到刘景崇回到家里,家里人看他平安无事,这才放下心来。可是,当刘景崇把自己要出家皈依佛门的事情告诉自己的家人,希望能得到他们的理解和支持时,家里人就变了脸色,感觉不对劲了。
听到这个消息后,家里人都感到很震惊,认为他是不是心理出现问题了?是不是压力大了,要不要去看下心理医生?
谁知刘景崇说自己没病,这是自己想要过的生活。
父母想不通刘景崇为什么要出家?于是就在一旁,一番苦口婆心的劝解他,还请来他的朋友和领导相劝。
父亲看着刘景崇始终不听劝,一气之下就说道:“你要是敢出家,就当没有你这个儿子!”
而妻子看着他说:“难道你连儿子你都不要了吗?”
最后,刘景崇始终不为所动!
妻子看他去意已决,留下了伤心的泪水,一封离婚书递到刘景崇面前,说道:“你签下了字,我们余生永无相见,愿再无来世!”
最终父母、妻子和儿子都没能挽留住刘景崇要出家的心。
而第二天刘景崇一早到公司辞工,完成公司的交接后,再次返回终南山,向绍云法师提出自己要出家的要求。
但邵云法师没有立刻答应下来,怕刘景崇只是一时冲动,就给了他一年的考验期。
在这一年里,他成为了一名伙夫,每天挑水切菜做饭,随僧人打坐念经。
刘景崇出家的事件被人知晓之后,在网上引起了热议!大多数人不理解他的做法,对他抛弃家人的做法感到不满,纷纷指责他。
然而,刘景崇毫无在意世俗的眼光和评价,他想要追求自己的生活,内心丝毫不为外界的声音所影响。
05
2015年8月3日,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褒禅寺,一位年薪百万的男子将在此正式受戒出家,而且还受到了世人和记者的关注和瞩目。
在剃度仪式后,师傅给他改了法名为衍定,号继慧。从此,世上再无刘景崇,而终南山上多了一位佛家弟子。
其实在刘景崇剃发出家前一段时间,他曾受邀《鲁豫有约》访谈节目做客,说出了自己为何要出家的想法?
他说道自己的人生有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我一开始就很正常,如大多数人一样,为了过上更好的生活,出外打拼,努力工作,然后恋爱结婚生子,符合父母、妻子、朋友、社会对他的期望,成为了一个成功者,这就是正常的阶段。
第二个阶段,反思自己现在的生活是不是自己想要过的,开始寻找自己的人生意义,活着是为了什么?
第三个阶段,我认为人生没有什么必须有意义或无意义的事了,这时,我就决定自己要出家,皈依佛门。
名利权情,我们人一辈子都在为这些打转,被这些东西束缚住,活得好累,渐渐地活成了自己讨厌的样子。
虽说做最真实的自己没有错,但应该多考虑下父母妻儿的感受,做人不能太自私。
作为妻子的丈夫,孩子的父亲,父母的儿子,是极其不负责的,孝养父母,照顾家庭,这是他的责任。
还有就是修行,求佛问道没有错,但佛在心中坐,自己就是佛,你要求佛,那就向自己求。修行不一定要遁入空门,出家为僧,才是修行。
人生何处不是修行,在红尘中磨炼心性,而不是躲到深山老林中打坐,那只是隐居和逃避现实,而不是真正的修行,在红尘中还能保持平静心,这才是修行。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和留言!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