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想放弃准备了很久的初级会计考试,我该怎么调整心态?

  我知道初会不难,目前还有两章会计实务没看,经济法基本没做过题,感觉心好累,突然不想坚持了,我该怎么办?

  我二战的那两个月内,大概有30次想放弃备考,但是,每次有这个念头的同时,另一个念头也在纠结:

  就这么放弃了我真的不甘心啊!!!

  我考初会,不是心血来潮,不是遵从父命,更不是为了让别人说:你好厉害!

  我只是想借这个为数不多还算公平公正,并且考验意志力的事情,为我以后做打算,活出更好的自己!

  是的,我考初级证,只为自己。

  这30次的挣扎中,有一半是担心又过不了线的焦虑打败,消沉一整天,有一半会慢慢爬起,告诉我自己:慢慢来,别着急,我一定可以!

  以前看到过一个著名的心理作家说过的一段话:在你坚持不下去,感到绝望的时候,你就问问自己:这次失败了,到底会怎么样?当你把所有“不良”后果都想一遍以后,你就会发现,切,也不过如此嘛~!

  我试着罗列了没有过线的后果:

  ·又浪费了两个月的备考时间

  ·让家人失望

  ·让别人笑话

  ·打乱了生活节奏

  ·面对找工作压力大

  ·打击自信心,没办法再勇敢追梦

  ......

  所以,这些后果很严重吗?

  又浪费了两个月的备考时间?

  我今年打下的基础,明年再战,相当于比别人又一次靠近终点,还不说我进过考场,我用过考场的机器,看过最新的真题,这一手资料,别人想要都要不来呢!

  让家人失望?

  一般的家人都不会失望,这条应该是我无法接受家人失望带来的冲击,我想我的家人一定是希望我面对挫折,再站起来的勇气,而不是一次考试就让我一蹶不振。

  让别人笑话?

  别人确实会说三道四,但这重要吗?我今天穿了洛丽塔,我不小心摔了一脚,甚至我和我男朋友分个手,别人都会“笑话”,可他们笑他们的,又不妨碍我遵从自己的内心,也不影响我想过我自己要过的生活。

  打乱了生活节奏?

  这个我指的是,本来拿到证我就可以去我想去的公司任职,有一个光明且美好的未来,但现在这一切都没有了,我剩下的只有挫败感!所以呢?因为这个就不再前进了吗?这个世界本来就是在不断变化的,学会接受生活中的变化,才是人世间的美妙。

  面对找工作压力大?

  刚出社会的我,急切的想有个证书证明我自己,殊不知,公司看中的还是个人的综合能力,找不到更好的,就先找一个能养活自己的,现在的社会包容性,只要是凭双手劳动所得,都是值得尊敬的。

  打击自信心,没办法再勇敢追梦?

  我反问我自己:你还记得你第一次考试不合格是在什么时候吗?当时气愤不已,现在不是也忘记了;你还记得第一次鼓起勇气告白被拒绝的场景吗?当时都感觉看破红尘了,现在不也有另一半了;你还记得高考出分,差了几分没上一本线,带着懊悔来到二本学校,现在不也交到了一群好朋友,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吗?

  所以,考证而已,初级过了,还有中级,中级过了,还有CPA,在若干年以后,你想起来也就只会缓缓一笑~

  说了这么多,只想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告诉你:

  不要放弃!想想你做过的笔记,刷过的题,背过的法条,就算真的没有过线,也不影响什么,天也不会塌下来,况且,这件事情还没发生呢!!

  提前退出赛道的那些人,肯定不是被别人打败的,而是自己轻易放弃的!

  你不试试怎么知道自己不行?

  四字真言:干就完了!!!

  最后再来说点有关学习的干货:

  1、要一直刷题,真题也好,模拟题也罢,每天都要刷,每天都要回顾,我当时庆幸自己在面对一次又一次错题的时候,坚持下来,才让我最后模考的时候没有那么大的阻力,能一心一意的去研究出题方向,对了,我用的是题库通,每个科目都有一千多道题,足够使用了。

  2、实务不要硬给自己安排任务,复习要注重质量而不是数量,哪怕这一天跟着南文文核心800题只吃透了资产这一章,收获也是大大的,毕竟资产的考点最多,难点也最多,而南文文老师讲课就是直击重点、考点,哪怕什么都不会的小白,专攻老师讲的考点与例题,过线也是稳稳的。

  3、经济法抓住这4件事就能过线:

  第一件,先把南初配套的讲义提前打印出来,内容都是考点的资料,复习起来会事半功倍。我看完网课以后,会先把课上遇到的例题自己再做一遍,总结错题,然后再刷题库通。

  不要觉得麻烦,也不要觉得跟课上老师听的时候很顺利,觉得自己都会,就放纵不管了,你走过的每一步都是最后收获果实的助力,尤其是基础不太好的小伙伴,再熟悉一遍,总结错题,后面巩固的时候就会相当轻松。

  第二件,我把题库通做了两遍,边做边回到讲义与南初中找考点的出处,做过两遍,我对于知识点差不多可以熟练掌握了。

  我就开始默写框架,根据做题的情况,把常考的和我常错的都总结在一起,遇到不会的就看看讲义,换个笔进行补充,最后复习的时候,就重点看我补充的内容。

  第三件,题库通再过一遍多项和不定项,时间紧张的就只看看这两个题型的错题,让大脑对他们形成肌肉记忆,看到题目就能想起来相关的知识点。

  第四件,经济法不是死记硬背,我用到的记忆方法有框架记忆、关键词记忆、口诀记忆、结合身边发生的事情记忆,大家在记忆的时候选择一个自己用得顺手的就行。

  法条理解的越透彻,背的就会越快,进考场也就越不慌。

  4、实务的错题一定要重视:

  注意,错题本不是抄题本。

  大部分人都觉得错题本做起来很费劲,很无聊,成就感也很低,主要原因就是你仅仅只是把做错的题目抄在本子上而已,单纯的体力劳动,肯定会抵触。

  正确的做法是:

  我在总结的时候,会分析题目出错的原因,然后我会在笔记本上写下我的分析结论,把它当做以后做题的经验,我觉得这个过程才是有意义的。

  比如:某企业年末结账后,资产总额22万元,负债总额8万元,资本公积2万元,盈余公积1万元,未分配利润1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科目等因素,则实收资本为()万元。

  A.8 B.10 C.12 D.42

  正确答案应该是10万元,

  所有者权益=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22-8)=?+2+1+1

  算出来答案是10,而我最开始做的时候并没有理解这个公式的真正含义,所以我算错了,我算出来是12。

  后来我就在听一遍老师到底是怎么讲这个公式的,我把它记在旁边,以后这个类型的题,我就再也没出过错。

  所以,在整理的时候,第一反应应该是反思:我这道题做错,是因为什么?公式不理解,还是题意不理解,还是运算出问题?

  显然,我就是因为没有具体理解公式到底怎么运用而出错的,所以我就会在我的错题旁边写上回到视频中理解公式的运用,再把老师讲的详细步骤也记录在旁边。

  下次再看到的时候,我就知道这个公式的具体用法是什么。我觉得只有把问题分析到这个层次,这道题才算是真的对我有价值,下次再遇到同类型的我才会转化。

  所以,整理错题本的第一个要点:每一个我不会转化的条件,背后都是一个我不会用的知识点,而错题分析就是帮助我把这些不会用的知识点给学会。

  第二反应是,做题的思路:还是刚刚那道题,初次遇到,看到它就应该要想起来运用这个公式,正看题就可以把题的答案给推出来,这就是答题思路有了。

  如果你还需要列出来进行计算,那就是运用的不熟练,多刷刷题就行了。

  如果你压根就想不起来这个公式,那就是知识方面的缺失,你应该想怎么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这道题不重要,但是以后看到实收资本就能想起来所有者权益的公式,这个思路回了,就是真正的会了,这也是错题本真正有用的地方。

  所以,既然做了,就要让它有意义,让它发挥出最大的价值,才能有收获。

  5、实务的公式能背几遍背几遍,理解以后,会实际运用更重要,尤其是对于计算不敏感的,更要书不离手的背。

  6、先刷真题试卷再上机模考。

  我建议把真题试卷也做两遍,可以只做近三年的,但是一定要保质,可能刚开始上手套卷,会有点不习惯,做的比较慢,不用着急,都是一个过程,等熟悉手感以后,再进行提速。

  最后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完一份试卷以后,再上机模考就不会浪费这两次机会。

  7、做的笔记一定要反复看,临上考场前最好把讲义再过一遍,上面会有在考场上遇到的考点,兴许就能救我一命!

  今天就说这么多,码字码的肚子都饿了,最近疯狂痴迷螺蛳粉,有同好吗?哈哈哈

  祝你早日摆脱自己的心魔,成功拿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