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教育教学论文——兼谈如何寻找适合自己的选题方式


蒋成荣

江苏省宜兴市范道实验小学

摘 要:教育教学论文首先是“做”出来的, 其次才是写出来的, 只有来自实践的论文才有生命力。教师的论文选题来源于自己教育教学实践的深切体会和独立见解, 这是选题出新的重要途径。论文要“做”在课堂上, 在反思自己的精彩课堂教学案例中选题;论文要“做”在课题中, 在解决问题、探索教育教学规律中选题;论文要“做”在活动中, 在总结学生实践活动经验中选题;论文要“做”在管理中, 在追求高效的教育教学管理中选题。

关键词:教育教学论文; 选题; 教学风格;

作者简介: 蒋成荣, 江苏省宜兴市范道实验小学 (江苏宜兴, 214257) 校长, 高级教师。

教育教学论文是教师教科研成果的主要呈现方式。“题好文一半”, 选定一个适合个人研究能力和有成功把握的选题是教师论文写作的至关重要的一步。教育实践是教育教学论文赖以存在的基础和前提, 没有扎扎实实的实践, 写作能力再强, 也写不出有价值的论文。所以教育教学论文首先是“做”出来的, 其次才是写出来的, 只有来自实践的论文才有生命力。

论文的选题来源于自己教育教学实践的深切体会和独立见解, 这是选题出新的重要途径。我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 总有些工作做得很成功, 很有效果;总有些问题自己下过苦功, 深入地钻研过;总有几项工作、几件事情自己是很有些独立看法的。我们应从这些工作和见解中搜寻、挖掘、整理、筛选, 还要比较、分析、琢磨、加工确定选题。这样的选题, 因有其鲜明的个人特色, 而容易出新, 这样的选题如能进行持续的关注、长期的实践与思考, 就能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教学风格、教育主张。

一、论文要“做”在课堂上, 在反思自己的精彩课堂教学案例中选题

课堂是教师的实践主阵地, 教师要坚持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 在不断追求中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教学风格。反思课堂教学对教学理念的诠释与把握是否准确;反思课堂中教学情境的创设、问题情境的设计是否有趣味性、挑战性, 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的欲望;反思教学方法是否合理、得当, 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是否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发展;反思是否以“学”为中心来设计教学;反思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是否有效, 能否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反思学生的课堂发言 (课堂表现) 或解题方法、解题结果的生成与教师的点拨引导是否有效合理, 特别是对突发问题的处理是否智慧……在课堂教学反思中追寻自己的教育理想, 形成自己的课堂教学特色, 积淀自己的教学风格。

例如, 笔者的导师孙永明校长近年来执着于“牧式课堂”的建构与实践, 论文选题紧紧围绕“牧式课堂”的实践反思展开。2014年撰写的《牧式教学:小学语文读写教学的范式转换》, 2015年撰写的《牧式教育下小组合作学习的困惑与突破》, 2016年撰写的《牧式教学, 一支生命自然生长的牧歌———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生态的方法论把握》, 2017年撰写的《牧学, 人在课中央———一种课堂生态的本体论衡量》, 都获得了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竞赛一等奖, 这些成果都是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经反思、提炼而形成的。

二、论文要“做”在课题中, 在解决问题、探索教育教学规律中选题

课题即问题, 教育教学课题研究是运用一定的研究方法, 对特定的教育教学问题、现象、文献等进行专门系统的实践与探讨, 提出新观点、做出新解释、进行新论证、得出新结论的探索过程。对于选定的科研课题不能以完成任务的态度浅尝辄止, 而是要长期地关注与实践, 多轮地探讨与反思。创新是教科研的精髓, 结合科研课题选题撰写教学论文, 以新材料新实践论证原定的课题, 从而提出新的观点、新的看法;以新的研究方法、新的研究角度再做已有的课题, 处理旧有的材料, 从而得出部分新观点;以新的或先进的理论去指导证明原定课题的实践研究, 从而赋予课题以新的内容、新的样态;用跨界的思维对已有的观点、材料、研究方法提出质疑, 在实践中使课题已有的观点得到补充或部分修正……在多角度、多途径、多方法、多轮次的研究中不断丰富课题的内涵, 拓展课题的外延。

例如无锡市侨谊幼儿园的教师在“十五”“十一五”“十二五”期间将课题研究聚焦于“幼儿人格发展教育”之上, 课题从“幼儿心理健康与人格教育”过渡到“幼儿园人格发展课程的研究与实践”, 从“提高教师实施人格摇篮课程的实施能力”拓展到“促进幼儿人格发展的课程叙事研究”。在尊重幼儿年龄特点和关注儿童生命成长的基础上, 以心理学为依据, 以促进幼儿人格发展为主线, 以开发潜能为突破口, 以幼儿生活为内容, 开展了多角度、多途径、多轮次的积极探索, 研发了促进幼儿健康发展、整体发展、长效发展的园本课程, 形成了关于幼儿人格发展的教育主张, 在此基础上写成了以“人格养成”“生活体验”“表达表现”“艺术熏陶”等为主题的多篇高质量教育论文。

三、论文要“做”在活动中, 在总结学生实践活动经验中选题

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 创设了多彩的育人情境, 改变了单一的学习方式, 是一种隐性的课程。学校活动有综合性的庆“六一”、迎“元旦”等, 有专题性的校园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等, 有单向性的研学旅行、乡土遗存寻访、场馆学习等, 有学科性的英语课本剧表演、语文经典诵读展示等, 还有小型的班级各类主题活动……如何有效地组织活动, 如何开发活动资源, 如何发挥活动的育人价值, 这些都是教育教学论文的选题宝库。

例如, 宜兴杨巷作为苏南水乡古镇, 其鲜明的地方特色和乡土文化散发着无穷的魅力。笔者所在的学校以班为单位组织学生开展系列探究活动, 让儿童与乡土文化深度遇见。教师以此系列活动为选题写出了多篇高质量的论文, 有的从活动组织形式的角度选题撰写了《引领学生在乡土资源中“探”航》, 有的从德育的角度选题撰写了《巧用乡土资源, 发挥育人实效》, 有的从语文习作的角度撰写了《乡土文化, 学生习作资源的宝库》, 有的从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角度撰写了《让儿童与乡土文化深度遇见》……此外, 学校全体教师合作将每次活动的过程、收集的资料、拍摄的照片、撰写的方案、学生的习作感悟等整理编写成校本教材《爱我杨巷》。

四、论文要“做”在管理中, 在追求高效的教育教学管理中选题

学校管理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 可供研究的选题浩如烟海:企业先进管理理念对学校管理的启迪, 信息化、大数据背景下学校管理的变革, 新型学校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探索, 学校教师专业发展、课堂改革、学业质量提升等方面的困境与对策, 学校文化建设、课程建设、学科基地、社团活动等特色品牌的创建, 学生学业评价体系与激励机制的构建, 留守儿童与流动儿童存在问题与教育对策研究, 班级文化建设与班主任带班策略的研究……教师可以在探求“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的实践研究中提高管理效率。

笔者近几年在研究制度管理的基础上, 逐渐把研究重心转向文化管理, 探究如何有效发挥文化的陶冶功能、凝聚功能、导向功能, 深化学校的环境创设、团队建设、课程建设, 把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践作为论文写作的选题, 提炼形成自己的教育观。2014年撰写了《教研文化:在小组团队建设中积淀》, 2015年撰写了《建一个滋养童心的文化园子》, 2016年撰写了《让儿童与乡土文化深度遇见》, 2017年撰写了《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播种好习惯”校本课程的实践与思考》, 这些论文分别从“教研文化”“校园文化”“乡土文化”“课程文化”的视角思考教育, 提炼自己的教育主张和学校办学特色。这几篇论文也分别获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竞赛的一等奖和特等奖。

参考文献略。

本文来源:江苏教育 2018,(22),9-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