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强基计划公开,多所高校分数线下降几十分,或将和一人有关

  所谓的“强基计划”,是指各所高校开展的基础学科招生计划,主要针对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并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

  在我国,符合强基计划的试点高校,目前共有36所,其中包括清华、北大、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开、同济等,均为国内排名靠前的985重点建设高校。

  

  通常情况下,每年的3月底各大高校会公布招生简章,4月份报名,6月份参加统一考试,然后7月初高校组织考核,再将考生的高考成绩、高校综合考核结果及综合素质评价等,通过一定的方式折合成综合成绩,对考生择优录取。

  

  2023强基计划公开,多所高校降分严重

  据了解,2023年各高校强基计划的招生中,出现了严重断档的怪象,以南开大学为例,作为教育部直属的重点大学,南开是无数学生向往的大学,还是985、211重点建设高校。

  以至于南开大学以往每年在招生时,分数线多少都会呈上涨的趋势,然而,今年入围分数却在湖北、辽宁、天津等5省,出现了大幅度降分的情况,并且分数最多下降了70分。

  

  不单是南开大学,还有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兰州大学、四川大学等多所高校,分数线直接呈断崖式下降,而部分院校强基计划招生,匹配的专业还是基础学科专业,比如数学类、物理学类、化学类等。

  这些专业的针对性太强,但专业的就业方向和发展前景有严重受限,从就业角度出发,这类强基计划不见得是好选择,尤其是想通过高考改变命运的考生,选这些专业很难赚大钱。

  

  当然,除了基础学科专业外,还有一些比较冷门的专业,比如考古学、哲学类、中国语言文学等,这些偏文科性质较强的专业,对考生未来的发展更是一种束缚。

  然而,这一番操作下来,让很多人发现似乎是在证实一个人的观点,尽管很多高校不愿承认,但这个人说出来的的确是实话,希望考生和家长在报考时可以擦亮眼睛。

  

  全国范围的“强基计划”,竟会因一人改变

  像“强基计划”这种全国范围的招生计划,很难通过单个省的高考形势而改变,如今,却因为一个人的观点发生了变化,也让更多考生和家长,看到了强基计划背后的无奈。

  相信大部分人都关注到了张雪峰,虽说近一年中围绕他始终存在很大的争议,但大多数家长和考生始终愿意相信他,不仅是因为他在教育界的份量,还有从他嘴中说出话糙理不糙的实话。

  

  张雪峰一直站在普通家庭的角度,从而降低考生在报考时,出现报错专业的概率,毕竟高考的试错成本太大了,不是普通家庭能承担得起的,也因此支出了报考的信息壁垒。

  作为新手考生和家长,在报考时的确存在很大的短板,他们很难从上百个专业和院校中,精准地挑选出就业前景好的专业,更无法从中选出适合考生的专业。

  

  每当这时,如果有个人能掌握报考动向,帮助这些家长和考生筛选掉一部分专业及院校,再分析出考生适合的大致方向,就能很大程度降低试错的风险。

  要知道一个专业的好或坏,是直接和就业形势挂钩的,考生努力学习不过是为了考好大学,而考好大学的目的,就是希望毕业后能找一份好工作,所以,专业和工作有着紧密的联系。

  

  好大学不等于好发展,好专业却等于好工作

  事实上,很多家长和考生都没想清楚,始终觉得只要报一所好大学,考生就能有光明的前程和发展,殊不知好大学并不等于好发展,毕业院校的好坏,在找工作时只能算得上加分项。

  而真正影响就业形势的,反倒是最容易忽略的专业,只有考生报到一个好专业,毕业后才有望找到更好的工作,所以,老师们才会再三强调专业的重要性。

  

  这也是张雪峰一直坚持的观点,他在每次给考生或家长建议时,都会把专业的筛选放在前面,后面才是通过专业对院校的选择,而不是先确定院校,再分析所在院校内发展较好的专业。

  当然,这种观点并不是绝对的,报考是门技术活,每个考生的个人情况和志向不同,还是要最大限度做到因人而异。

  那么,你认同张雪峰的哪些观点呢?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