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非洲职业教育研究中心及“未来非洲
7月7日,非洲职业教育研究中心及“未来非洲--中非职业教育合作计划”研究工作启动会成功召开。参会领导、专家有: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中心国际比较研究室主任刘育锋研究员、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张俊卿,非洲职业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戴裕崴,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职业教育学院院长米靖研究员、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陈明昆教授、天津职业大学章建新教授;参研成员单位浙江师范大学、中航国际成套设备有限公司、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代表等共计27人参会。会议由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国际交流与合作部部长王娟主持。
戴裕崴首先发言,戴裕崴回顾了非洲职业教育研究中心、未来非洲--中非职业教育合作计划的成立历程、取得的成就。中心2021年已经出版了非洲职业教育研究中心第一批研究成果《中非职业教育合作研究》,第二批研究成果《中非职业教育国际产能合作研究》即将出版,是继非洲职业教育研究中心2021年出版的研究成果之后,国内职教领域第一本针对中非职业教育合作服务国际产能合作系统化的研究成果。2023年,我们将形成专著《后疫情时代,提升中非职教合作水平研究》。同时2022年学院作为“未来非洲--中非职业教育合作计划”课题组秘书处,组织12所参研院校完成了2022年度未来非洲结题工作,汇集研究成果,并形成论文集作为内部学习资料。2023年,我们将汇聚两个项目的优势、形成合力共同开展“后疫情时代,提升中非职教合作水平研究”,专著的主报告研究工作由浙江师范大学和中航国际成套设备有限公司两个实力雄厚、对非洲职业教育研究有多年经验的参研单位承担,五个分报告国别研究由五所国内知名的职业院校承担,在学术委员会专家和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我们对于今年研究成果的高质量出版非常有信心。同时,戴书记还传达了6月26日教育部职成司召开的职业教育境外办学工作座谈会相关内容,特别是要有组织地推进境外办学,将境外办学成效作为下一轮国家“双高计划”建设重要内容的要求。
随后,各参研院校围绕现有中非合作基础、研究基础、研究思路、研究计划、研究困境等进行发言。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职业教育学院院长米靖研究员、天津职业大学章建新教授对此次研究进行了具体指导。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张俊卿对此次参研单位的整体实力表示肯定,并希望五个国别案例研究能够站在国别比较研究的高度上进行研究,提倡各个参研单位多与专家进行交流学习,最终形成高质量的研究成果。
刘育锋进行总结发言,刘育锋首先对2023年研究中心前期准备工作和参研院校研究团队的雄厚实力表示肯定,并表示我们有了一个很好的研究基础和开端。刘育锋指出:第一,今年的研究需要紧扣“后疫情时代,提升中非职教合作水平研究”的题目,注重研究问题、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的阐述,研究应该以问题为导向。第二,此次研究重点是“提升中非职教合作水平研究“,需要注意分析目前中非职教合作水平如何、在中非合作方面存在哪些问题、提升合作水平需要何种条件。第三,此次研究的背景为“后疫情时代”,我们应放眼于国际视角,关注疫情后世界格局变化、疫情对中外职教合作与交流带来的挑战及疫情对非洲的影响,尤其要注意紧扣提升中非职教合作水平这一主题,把中非合作放到全球背景下进行研究。分报告为主报告提供事实依据,研究过程中注意主报告与分报告的整体性与逻辑性。最后,刘育锋表示对今年的研究成果有很大的期待和信心。
最后,戴裕崴代表非洲职业教育研究中心布置了2023年研究工作的总体时间进度安排,明确了项目整体推进的时间节点,期待2023年非洲职业教育研究中心及“未来非洲--中非职业教育合作计划”研究工作再创佳绩,出版更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同时,希望在今年下半年与各个参研单位共同举办线下会议,进行研讨交流,推进研究工作顺利进行。(通讯员: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郑文柱)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