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高考状元辍学堕入歧途,不到两年赚上千万,2017年引来警方调查
原标题:高考状元辍学堕入歧途,不到两年赚上千万,2017年引来警方调查
2012年高考,广东省佛冈县的某处考场里坐着一个瘦瘦小小的男孩,他镇定自若地答着考题,脸上不见丝毫的慌乱,似是对高考胸有成竹。
果不其然,当高考成绩出来后,他以广东省佛冈县第一名的成绩,成了高考状元!
当地的媒体纷纷前来采访他,询问着他学习的秘诀,一时之间,他成了佛冈县的风云人物,也成了他人艳羡的对象。
然而,谁都没有想到,几年过去了,当年的高考状元竟然会锒铛入狱,成了人人喊打的对象。
从昔日的高考状元到如今的犯罪嫌疑人,他究竟经历了什么?
昔日高考状元,是如何一步步堕入歧途的?
这名广东省佛冈县高考状元名叫——谢连强。
要想了解清楚这个问题,就不得不提起一个人,此人便是谢连强的大学同学陈小强。
陈小强告诉警察,当时,谢连强以广东省佛冈县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西南财经大学金融专业。
还没入学前,他的“状元”之名便如雷贯耳了。
这所大学里云集了国内的顶尖高材生,然而,在这个学霸遍地走的大学里,谢连强依旧混得风生水起,在校园里也是响当当的风云人物,不仅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在其他方面也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
其中,学校里有好几个很厉害的社团,都是他一手创办的,比如金融分析会等等。
大二的时候,谢连强便开始创业了。
谢连强的口才极好,他把同学聚到一起,说要以“众筹”的方式开一家KTV。
“同学们,我们学习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变现赚钱么?”
“外面KTV的生意怎么样,你们也看到了,他们能做,我们为什么不能做,趁着校外的KTV少,我们众筹资金开一个,到时候按照各自出资的比例分钱,赚他个盆满钵满,有何不可?”
......
在谢连强的演说下,许多同学都心动了,这其中就包括了陈小强,陈小强问父母要了5万块投了进去,开始和谢连强一起开KTV。
除了陈小强外,还有二十个人左右跟着谢连强一起干。
从这件事中,我们便知谢连强在同学中的号召力以及影响力,毫无疑问,他是一个天生的领导者,不过可惜的是,他没把聪明用到正道上。
谢连强他们开的KTV刚开始是赚钱的,后来是亏钱的,但谢连强却能做到一直赚钱,而他赚钱的“秘诀”便在于赚钱的时候把“股份稀释掉卖给别人”。
通过这样的方法,谢连强光开KTV便赚了100多万。
尝到了赚快钱的甜头后,谢连强忽然有了种上学没用的念头,他想要学习更多的金融知识,赚更多的钱。
在这种极端的想法下,他开始辍学去广东打工学习金融证券行业,一走便是两三年,直至2016年时,才再次回到四川。
再次回来的他,像是变了个人一般,打扮得十分贵气不说,就连说话都非常有气势。
陈小强回忆道:
“他以前上学喝5块一瓶的啤酒,现在喝300多块一瓶的红酒,而且还在2016底买了一个宝马五系,2017年又买了一个二手了玛莎拉蒂......”
当时,回来的谢连强邀请陈小强一起开公司,为表示诚意,还直接把陈小强之前开KTV亏的钱打给了他。
他对陈小强说:“当年是我对不住你,现在我有钱了,我知道错了,以前你亏的那些钱,我连本带利的还给你,你就不要再跟兄弟一般计较了。”
谢连强的举动让陈小强很感动,在收到了谢连强的钱后,陈小强一激动,当下就表示愿意再次与他合作,共创一番大事业。
就这样,谢连强带着陈小强一起创业,搞出了一个名叫“期之家”的APP,并打着期货平台交易的幌子暗地里实施诈骗。
第一步:话务员利用非法购买的个人信息跟受害人联系。
第二步:骗受害人来加密直播间,进行“洗脑”式的宣传讲课(直播间的学员大部分都是诈骗团伙的成员和雇来的水军)。
第三步:介绍一些近期稳赚不赔的股票,让他们赚钱尝一些甜头。
之后再以低风险高回报为诱饵引受害者入局,让他们下载“期之家”APP,去进行国外期货投资,而他们投资亏得钱,几乎都落到了平台的账户上(受害人的输赢可以后台操作)。
凭借着上面所述的手段,谢连强于2016年开始创业,财富如坐火箭不断累积,不到两年时间便赚了好几千万,堪称金融界“鬼才”。
直到2017年周大爷报案后,才引来警方的调查。
2017年,成都市公安局温江分局接到了一个老年人的报案,此人为周大爷,他跑到派出所哭诉道:“我的11万,全被骗走了......”
“大爷,您别激动,我们坐下来慢慢说。”
警方安抚了一下周大爷的情绪,随后耐心地听周大爷描述他被骗的过程,边听边做着笔录。
周大爷告诉警方,半个月前,他接到了一个陌生电话,那人自称是“同花顺”公司工作人员,他邀请周大爷去股票直播间听课,还承诺帮他免费推荐股票。
周大爷有些闲钱,平日没事的时候,就喜欢拿钱炒股,对于他这个老股民来说,自然知道“同花顺”是什么东西,那是他们老股民最常用的股票软件。
那时,周大爷一听是“同花顺”的工作人员,想也不想便答应了他的请求,与他加了好友并去了加密直播间听课。
“赚了金山银山,整个世界都是你的!”
“认识我,是你们的幸运,我不骗你们,跟着我炒股买期货,你们绝对赚钱!”
......
电脑那头的讲师热血沸腾的讲着课,直播间的那些“学员”疯狂的刷着礼物,周大爷在这种氛围的影响下,生出了一种“试试”的心态。
他拿着笔,记下了讲师推荐的几支股票,打算买个几星期试试看。
几星期过去了,让周大爷没想到的是,讲师推荐的那几支股票还真赚了钱。
尝到甜头的周大爷,心里愈发坚定地认为讲师是“炒股高手”。
在这种心态下,周大爷再次来到了那个加密直播间,听讲师讲课。
刚开始,讲师给他们科普了一些炒股、炒期货常识,讲完这些之后,讲师忽然话锋一转,说道:
“炒股能赚几个钱啊,真正赚钱的还得是期货,你们只要跟着我干,我包你们数钱数到手抽筋!”
“搏一搏,十几万变百万不是梦!”
......
就这样,在讲师的话术“攻击”下,周大爷被“洗脑”了,此刻,他满脑子的想法都是赚钱,根本就没考虑过讲师的话是真是假。
于是,在讲师的诱骗之下,他下载了一个叫“期之家”的APP软件,并把自己的18万闲钱全部投了进去,全买的期货。
在软件上买完期货后,周大爷几乎每日都会打开软件看他的资金情况。
刚开始他买的期货是盈利状态,可没过几天,他买的期货便亏损了。
看到资金亏损的周大爷安慰自己:这只是市场波动,迟早都要涨回来的。
转眼间半个月便过去了,周大爷看着软件上的资金情况,气的面色铁青,原来,他的本金不仅没有涨回来,反而亏的越来越多了。
这半个月的时间,他一共亏了11万。
此刻,周大爷想要止损,想要赶紧把钱提出来,不过让周大爷难受的是,他申请提现后的次日,钱却未能如期打到他的账户上。
其实,不论是股票还是期货,都是T+1的交易模式,按理说周大爷今日提交申请明日就能到账,但周大爷的钱却迟迟没有到账,直至第四天时才到账。
也就是在这一刻,周大爷才意识到了自己上当了。
意识到上当的周大爷连忙来到了派出所,将自己被骗的全部过程告诉了警方,希望警方能够把这个骗人的金融组织给一窝端了,并把自己的钱给追回来。
以上便是周大爷被骗的全部过程。
警方根据周大爷的笔录内容进行调查,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好家伙,原来周大爷的情况还不是一个个例,在整个成都市竟然还有二十多起的类似案件。
这些人都是在“期之家”APP上亏的钱。
之后,警方来到了这些受害人的家里,进行走访,让警方感到意外的是,许多受害人都对此事不以为意,他们坚信股市有风险,觉得这是正常的亏损。
这些受害人的态度让警方感到很纳闷:怎么会有这么多受害人不相信这是个骗局呢?难道这个软件还有“猫腻”?
带着这样的疑惑,警方对“期之家”APP的交易系统进行了调查,再次调查过后他们发现,原来“期之家”APP有两套交易系统:
实盘(赚手续费)、虚盘(模拟交易,投进去的钱进了私人账户)。
而且,这两个盘可以在后台进行人为切换,完全可以自由控制用户的输赢状态,今天可以让用户赢钱,明天就可以让用户输钱。
查到这里,警方可以肯定的是,“期之家”APP完全属于“电信诈骗”。
为了将整个犯罪团伙抓捕归案,警方经过了历时六个月的调查。
六个月的时间,警方摸清了诈骗组织的架构,这个诈骗组织一共分为三层,分别是:话务公司、平台运行公司、平台维护公司。
话务公司和平台运行公司、平台维护公司不直接联系,而是通过神秘的中间人联系,也就是所谓的“一级代理商”。
这个“一级代理商”就是昔日的高考状元谢连强,整个诈骗过程都是谢连强一手策划的,而他也是拿钱最多的人,其中,87%——88%的赃款都是直接返给“一级代理商”,也就是谢连强的。
诈骗团伙幕后主使人的身份竟然是曾经的高考状元谢连强,这个调查结果让警方感到十分讶异。
2018年,成都市公安局温江分局展开收网。
这次收网行动一共出动400多名警力,奔赴多个省份同时抓捕,拔掉了9个涉案公司,抓获犯罪嫌疑人156名。
其中,受“期之家”APP受骗的人,一共有2000多个,而这其中,只有81个人挣到了钱,但挣钱的总金额加起来却不到100万。
令人瞠目结舌的是,这些受害人整体亏损情况竟高达1.3个多亿。
谢连强落网后,依旧不肯承认自己的罪行,狡辩说:“我只是一个普通的讲师!”
或许,落网的谢连强还以为自己能逃脱审判,以为自己只要不认罪就不会受到惩罚,但他不知道的是,警方早已掌握了他犯罪的证据,并且,诈骗团伙里的骨干成员已经把谢连强给供了出来。
所以无论谢连强认罪与否,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2021年12月,四川省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做出判决:
谢连强等19名被告人则分别被判处十五年至四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处相应罚金。
法律是不会放过任何一个犯罪之人的,谢连强终究还是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了代价,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从昔日的高考状元,一朝沦为“阶下囚”,这究竟是谁的错?
毫无疑问,这都是谢连强自己的错。
他有着极强的学习能力,以广东省佛冈县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名牌大学,是学校的重点培养对象,只要在学校里好好学习拿到毕业证,定能在社会上谋得一份不错的工作。
不过,谢连强还是太过于“浮躁”了,大二赚了些钱后,他没了学习的耐心,选择了辍学打工,自此走上了一条不归路,落得个锒铛入狱的下场也是罪有应得。
从谢连强身上,我们可以反思出一个道理:无论是做事还是做人,都不要太“浮躁”,在做任何决定之前,一定要静下来心来想一想后果,千万不要谋取不义之财,把自己的一生都给赔进去。
另外,今年的高考结束后,会有许多学子步入大学的校园,希望大家都能以“谢连强的人生经历”引以为戒,在大学中做到不骄不躁,好好的学习,过好自己的大学校园生活!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