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支教团队暑期走进乡村小学 用爱心守护留守儿童

  近日,福建省内几所高校的大学生组建爱心支教队伍,走进永春、安溪的乡村小学,陪伴这里的孩子们开启一段充实快乐的暑期生活。

  泉州网7月13日讯 (记者 郭芳蓉 魏晓芳 通讯员 苏榆轴 李军宇 文/图)伴着盛夏的蝉鸣,学生们迎来了盼望的暑期长假。对于留守儿童而言,没有父母陪伴的暑假将如何度过?近日,福建省内几所高校的大学生组建爱心支教队伍,走进永春、安溪的乡村小学,陪伴这里的孩子们开启一段充实快乐的暑期生活。

  孩子专注手工制作

  情景剧搬上课堂

  连续六年?开展暑期公益支教

  在永春县湖洋中心小学的教室里,一堂精彩的美术课正吸引着孩子们的眼球。来自闽江学院数科学院(软件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正在给孩子们讲解手抄报的制作。

  “我很喜欢闽江学院的大哥哥、大姐姐,他们上课很有趣,讲的内容也很丰富,这个暑假有他们的陪伴就不孤单了。”下学期即将读六年级的郑梦婕和其他同学一样,享受着课堂带来的乐趣。她告诉记者,今年是她第四次参加暑期公益课堂,由于父母常年在外上班,平时她都是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每年暑期她最盼望的就是大学里的大哥哥和大姐姐的到来。

  刘佳怡同学也十分喜欢这样的公益课堂,她说:“他们的陪伴让我的暑假变得丰富起来,我学到许多没接触过的知识,听到许多外面的故事。”

  据悉,今年是闽江学院爱心支教团队到湖洋中心小学开展暑期公益支教的第六年,今年的暑期支教活动为期15天,开设了特色、多元的趣味课程,用心陪伴孩子们的成长。

  “乡村教育相对薄弱,还有部分孩子是留守儿童。这是我的母校,我就想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开拓他们的视野,为他们带来不一样的课程体验。”就读于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的黄莉雯是爱心支教团队中的一员,也是从湖洋中心小学走出的学子。她表示,如今以老师的身份回到母校支教,既是对自己的锻炼,也是爱心的传承。“看到他们开心的笑脸,对新知识的渴盼,我真正体会到了作为老师的快乐,这是一种别样的开心。”黄莉雯笑着说道。

  “他们为留守儿童带来了精神食粮,也得到了家长们一致的赞誉。”永春县湖洋中心小学副校长刘伟政称赞道。据悉,今年该校有150多名学生报名参加暑期公益课堂,其中大部分是留守儿童。大学生志愿者的到来,不仅激发了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而且通过陪伴、作业辅导、素质拓展等活动,让孩子们的暑假过得更加精彩。

  坚持十年 助力乡村教育振兴

  近日,安溪县福田乡丰都小学六年级的教室里同样热闹非凡。集美大学师范学院“青春沃土”实践队的15名大学生为山里的孩子们开展了一场为期21天的暑期夏令营。

  “今天带大家看看地球之外的太空世界。在浩瀚的宇宙,地球只是其中的一颗星球,其他行星也在不停地运转……”日前,在一节生动的科学课上,实践队队员王增天以视频切入,为孩子们讲起了宇宙的相关知识,并引导孩子们积极讨论。在他的一步步引导下,孩子们还动手用黏土制作出“星系图”。

  在有趣的情景剧课堂上,实践队队员李梓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西方艺术手法融合,对《嘉庚兴学》剧本进行改编创作。演出过程中,教室里不时响起阵阵掌声。孩子们看见地主的霸凌时会愤愤不平,看到嘉庚先生救助贫苦人民时会拍手叫好。课后,王嘉祥同学在小纸条上写下了心愿:我要传承“嘉庚精神”,从书中、从泥土中找到让家乡发展起来的方法,为祖国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据介绍,此次夏令营活动共招募46名一至六年级的学生,其中大部分是留守儿童。实践队的队员们精心准备的课程涵盖党史教育、嘉庚精神、非遗艺术、传统文化、科学常识、体育锻炼等。“此次支教时间是从7月1日至7月22日,我们希望能够依托安溪县福田乡的本土文化,因地制宜设置课程,将乡土文化与多元的课程相结合,厚植家乡情怀,赓续奋斗精神。”实践队队长何瑞思说道。

  实践队指导老师俞泽泽介绍,“青春沃土”实践队于2012年成立,队员们每年暑期都会奔赴偏远地区,对农村留守儿童开展教育帮扶。

  队员廖雅琳来自安溪,这次回乡支教,更加坚定了她扎根乡土文化、为教育努力奋斗的决心和信心。她说:“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安溪人,我渴望在茶田里实践我的专业知识,发挥我的专业技能,为茶乡的孩子点亮前行的路。”

  责任编辑:黄冬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