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这所985,要有医学院了

  7月11日,湖南大学与湘潭市人民政府共建湖南大学附属医院签约仪式在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报告厅举行。

  根据协议,湘潭市中心医院将作为湖南大学直属附属医院,湖南大学将湘潭市中心医院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医疗中心纳入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统筹谋划湖南大学医学院和湘潭市中心医院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

  

  正在筹划医学院的不只湖南大学一所高校。2022年7月,中国海洋大学医药学院与青岛市中心医院与签订合作协议,共同为实习教学基地和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揭牌。同年12月,青岛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姜元韶在采访中透露,中国海洋大学目前已经在规划医学学科及未来医学附属机构的设立。

  作为医学教育的主阵地,我国多所高校,如中山大学、清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于近年进一步发力医学领域、相继宣布成立医学部,再次凸显了医学教育的极端重要地位,彰显了我国目前医学教育改革的“加速度”。

  热门!高校抢滩医学院

  虽然我国多所高校积极布局建设医学院/部,但追根溯源,其医学院系的办学基础各有不同,合并、自建和共建成为三种主要的途径。

  在世纪之交,合并医学院校也是综合性大学推进医科发展,提升综合实力的重要手段。根据资料显示,仅1990年至2006年,17年内全国共完成涉及医学院校的合并64次,合并各级各类医学院校77所,可谓合并医学院校“高峰期”。尤其是在2000年前后,也就是冲刺“985工程”、“211工程”评选的关键时期,原卫生部直属的11所医科类院校中,有9所与综合性大学合并,除北京协和医学院和中国医科大学仍保持“单身”外,其它已与综合性大学融为一体。

  除原卫生部直属的医科类院校外,也有更多医科类院校选择与实力强劲的综合性大学合并。2005年,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并入上海交通大学后,探索了综合性大学建设高水平医学院的“交医模式”,诞生了诸多国际、国内首创的重大医疗科技成果,创造了若干医药卫生发展史上的奇迹;1999年,浙江医科大学在与浙江大学并校发展的次年,重组成立了浙江大学医学院,在百年岁月长河中书写了波澜壮阔的育人传奇,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优势特色鲜明、师资力量雄厚、学术成绩卓著的一流医学院校。

  除了合并医学院校外,自力更生、统筹校内资源自建医学院/部,也是高校发展医科的方式之一。如2022年10月,大连理工大学医学部成立,标志着学校医学学科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时期;2018年11月,哈尔滨工业大学医学与健康学院挂牌成立,成为学校促进医工学科交叉融合的重要举措......还有一些高校通过与医学院校和医院以合作或共建的方式设置医学院/部。东北大学联合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大连东软控股有限公司等共同建设医学与生物信息工程学院,并宣布将以“新医科”作为学科发力点;华南理工大学和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强强联合,共同组建华南理工大学医学院......

  突围!“新医科”带来新机遇

  近年来,我国高校开始探索对于医学人才培养的新思考。2022年6月,教育部举行医学教育专家座谈会,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指出,提高医学教育能力、加快医学教育改革、推进产教融合,时不我待。在时代的召唤下,在新医科的统领下,越来越多的高校依托自身医科优势资源,着手推进“医学+X”多学科背景的复合型创新拔尖人才培养,推进医学院内涵式建设。

  国内没有医学院/部的知名高校,也加入到发展医学的行列中,成为高等教育届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

  作为人文社科领域顶尖高校的中国人民大学,近年来正与中国中医科学院积极筹建国医学院。国医学院将借助中国人民大学深厚的国学基础和中国中医科学院丰富的中医药资源,以及社会对中医药的需求,建立成一个有利于推广中医药文化和有利于中药传承、发展的学院。

  100多年前,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X射线,又称伦琴射线,给医学界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革,由此诞生的医疗器械依旧用于当下的临床检查项目,成为最早的医工交叉典范。

  如今,传统医学与人工智能、大数据、机器人等技术的融合更加深入,“医学+X”多学科背景的复合型人才培养被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高校对于布局医学热情更盛,对建设医学院的“追逐”也正在从轰轰烈烈走向扎扎实实。期待我国更多的高校在参与推进“新医科”建设中,践行医学教育创新发展,在新征程中展现新作为,为医学创新事业实现更大突破贡献智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