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里读大学!这所大学学前教育专业优化课程设计创新育人模式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亮
图/受访者供图
0—6岁的幼儿是社会上“最柔软的群体”,学前教育办学质量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提升学前教育办学质量的关键在于幼儿教师。优秀的幼儿教师的输出在于高校的专业人才培养,而专业培养的重要抓手是课程。那如何建设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呢?近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授课教师翁琳副教授在“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课程中给出了答案。
把幼儿园变成大学课堂和实践场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翁琳表示,如果要将学生能力落地,那课堂就要真正搬到幼儿园,让学生“在幼儿园里读大学”,把幼儿园变成了大学课堂和实践场,在教学实践中支持学生掌握高阶的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能力。该课程到广州市白云区钟落潭教育指导中心、广州市白云区良田第一幼儿园、广外幼儿园等多所幼儿园的支持与肯定。
广外语南国商学院学前教育专业2018级冯燕红是学前教育学院第一个驻园式实验班的学生,如今她已是茂名第一幼儿园的在编老师。谈起那段在幼儿园“上课”的日子,她记忆犹新:“大三时一周有两节课会搬到幼儿园上,学校虽然有模拟教室,但入园后感觉更亲切。”
当时,这门课讲到STEAM教育时,冯燕红和同学们都觉得通过案例教学对理论层面的知识已掌握得不错,“但进入幼儿园观摩学习了STEAM示范公开课后,才有了真切感受。实施课程时,大家既兴奋又充满激情,也终于明白作为老师要永不止步地学习才能把最好的内容和学生分享交流。”冯燕红说。
“在真实场域中促进理论知识实践化,同时也促进实践知识理论化。”翁琳这样概括驻园实践的作用。在她看来,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智慧”的生成需要“入驻”幼儿园的真实场域,并且要持续浸入。
作为学前教育学院较早的“驻园式”实践教学基地,广州市白云区良田第一幼儿园园长董春华深有感触地说道:“有些内容,书本未涉及,但现实中教师每天都要面对。我们如何培养出理论强、上手快、后劲足且具有实践智慧的幼教工作者?在实践场域的‘驻园’,无疑是生成实践智慧的有效路径。”
“双导师”联合培养,打好“园所”的“组合拳”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课程同时实行“双导师”联合培养,即从合作的幼儿园教学实践基地中,选取教龄在5年以上的一线骨干幼师担任课程实践实训指导师,与课程高校教师组合成多元化的教学团队,全过程指导学生在课程各板块内容的学习。翁琳表示,课程实践实训指导师团队的专业引领与辐射能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让学生在他们的言传身教中,更好领悟“一切为了孩子”的办园宗旨。
翁琳认为,“驻园式”课程人才培养,打出了“园所+高校”的“组合拳”。高校教师和幼儿园教师共同实施教学,高校教师深入幼儿园一线,提升实践智慧和指导实践教学的能力;园所优秀教师进入高校课堂,向学生直接展示和传授来自一线的鲜活经验,指导学生在真实场域实施教学。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都是育人主体,“校—园共育”真正在大学生和在职教师间构建起了“职前—职后教育实践共同体”。
(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甘卓然
校对 | 潘丽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