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必备考点

小学教师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必备考点

课程前导

1、 考情分析

单选题(2分*20题=40分)

简答题(10分*3题=30分)

材料分析题(20分*20题=40分)

教学设计(40分*1题=4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最终成绩查询的时候为150分换算成120分,70分合格)

2、 知识概览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3、 真题展示

1.单项选择题

(1)在世界教育学史上,被公认为第一部具有科学形态的教育学著作是( )。

A.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B.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C.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 D.布鲁纳的《教育过程》

(2)课堂导入方式多种多样。通过对日知识的回忆、复习、做练习等活动,对照新内容,发现新问题,明确学习任务来导入新课。这种导入方式称之为( )。

A.直接导入 .练习导入 C.事例导入 D.温故导入

2.简答题

(1)小学生认知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小学课堂教学常用的组织形式有哪些?

3.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有一位班主任在介绍班风建设经验时谈到:"在我们学校,校长要求班主任在教室"盯班",及时了解班级情況,适时处理突发事件。只要学生出教室门、宿舍门都要排队,班主任都要在场。同时还制定了班主任"十到位制度":学生上课要到;课前打了预备铃要到;学生听广播要到;学生做眼保健操要到;学生上室外课要到;学生去宿舍要到;学生去餐厅吃饭要到;学生生病要到;学生看电视时要到;学生打扫卫生时要到。这一制度的施行,使班风、班纪大为好转。可是,有的教师却对这种法提出异议。

问题:请运用小学班级管理的有关理论分析"班主任十到位制度"。

(2)一位初任教师在进行《伊犁草原漫记》教学时,要求学生归纳课文中描写猎人猎熊果敢的词句,但是,有一名学生没有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归纳,反而说猎人很残忍,同时指出猎人的猎熊行为是违法的。原本课文是歌猎人的,学生却痛斥猎人的猎熊行为,这是教师始料未及的。这位教师井没有因为学生提出不同观点而气恼或回避,而是因势利导,从保护野生动物的角度出发,让学生充分讨论,发表意见。

问题:请结合所选择的材料谈谈你对小学教学中预设与生成及其关系的理解。

4.教学设计题

材料一:"周长的认识"(具体教学内容略)。

材料二:"汉语拼音认识汉字"(具体教学内容略)。

材料三:(具体学科及其教学内容略)……

问题:请在上述材料中任选其一,就课堂教学目标及某一教学环节(譬如课堂导入、讲授新知等)进行教学设计。

4、 听课技巧

根据题型,有的放矢。

选择题:(对于历年高频知识点一定要掌握)

1)抓关键词; 2)举一反三法; 3)排除法

简答题:(已考过简答题:2道模块一+1道心理学模块二)或者(一道模块一+一道模块二+一道模块三)

考过的简答题虽然再以简单题的方式再考的可能性不大,但是仍然露它是重要的知识点,与它相关或者临近的知识点容易出简单,同时,它本身可以转化为选择题或者材料分析题。

材料分析题:(实际教学案例分析)

材料题侧重的是实际操作。

教学设计题:(套用模板,灵活运用)

5、 班型介绍

模块一 教育基础

知识概览

第一章教育与小学教育

第一节 教育的起源于教育的本质

一、教育的起源学说:

(一)神话起源说;(二)生物起源说;(三)心理起源说;(四)劳动起源说。

教育是传承人类文明、培养人才的社会实践活动。有人类社会就有了人类的教育活动。

(一)神话起源说

神话起源说是人类关于教育起源的最古老的观点,所有的宗教都持这种观点。

(二)生物起源说

教育的生物起源说是教育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

教育的生物起源论者以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为指导,把教育的起源归之于动物的本能行为,教育过程即按生物学规律进行的本能过程,完全否认了人与动物的区别,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

代表人物:利托尔诺[法]、沛西·能[英]。

(三)心理起源说

心理起源论者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把全部教育都归之于无意识状态下产生的模仿行为。

代表人物:孟禄[美]。

生物起源和心理起源这两种学说从不同角度揭示了教育的起源,共同缺陷都是否认了教育的社会属性,否认了教育是一种自觉有意识的活动,把动物本能和儿童无意识的模仿同有意识的教育混为一谈,都是不正确的。

(四)劳动起源说

劳动起源说的直接理论依据和方法论基础是恩格斯的著作《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的作用》。劳动起源论者认为教育起源于劳动,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产生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

代表人物:米丁斯[前苏联]、凯洛夫[前苏联]。

真题演练

英国教育家沛西·能认为,教育是天生的而不是获得的表现形式,是扎根本能的不可避免的行为。这一观点属于( )

A.神话起源说 B.生物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

答案:B

解析:生物起源说(解析:教育的生物起源论者以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为指导,把教育的起源归之于动物的本能行为,教育过程即按生物学规律进行的本能过程,完全否认了人与动物的区别,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

二、教育的本质

据考证,最早将"教育"作一词连用的是孟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尽心上》)。

夸美组斯认为"教育在于发展健全的个性",斯宾塞认为教育就是为美好生活作准备,而杜威则认为"教育即生活",等等。

大家认识一致的是:教育是一种活动。

(一)教育活动是人类社会独有的社会实践活动【重点】

人的教育活动与动物的"教育"有本质的不同。

因为:

(1)动物的"教育"是一种基于亲子和生存本能的自发行为,而人类的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

(2)动物界没有人类这样高级的语言、符号系统,思维不够发达,活动只能停留在个体的层次上,不能类化。

(3)动物的教育也基本上随着生理的成熟而结東。人类的教育已形成一种有机的开放的系统,具有极复杂的构成要素和运行机制。

(二)广义的教育

广义的教育是指:凡是能增进人们的知识与技能、影响人们思想与行为的活动,包括人们在学校、家庭与社会所受到的各种有目的的影响。

(三)狭义的教育

狭义的教育是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由专业人员承担的,在专门机构——学校中进行的目的明确、组织严密、系统完善、计划性强的以影响学生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教育具有可控性、专门性、相对稳定性等主要特点。更狭义的教育则专指德育。

(四)教育的要素

教育的要素是决定教育发展的内在条件,就教育实践活动而言,教育要素包含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构成教育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间有着密切而复杂的关系。其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是教育活动过程中最主要的关系和矛盾。两者分别作为教与学的主体存在于同一教育实践活动中,共同构成了教育活动的复合主体。同时,二者又具有互为主客体的关系。在教的过程中,教育者是主体,受教育者是客体;在学习过程中,受教育者又是活动的主体。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有共同的教育活动对象——教育内容,共同的活动目的——受教育者素质的全面发展。

(五)教育与教学的关系

教育是一种影响,教会其自我反思自我管理的生存和发展的能力。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赞有的人才培养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积极自觉地学习和加速掌握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学生多方面素质全面提高,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

教育是目的,教学是手段,教学为教育服务。

真题演练:

构成学校教学系统的基本要素包括教师、学生与( )。

A.教学内容 B.教学方法 C.教学条件 D.教学组织

答案:A

解析:教学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活动,教师按特定目的,用知识武装学生,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师生双边活动过程。构成教学过程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是构成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

第二节 小学教育

一、小学教育的历史沿革

小学教育亦称初等教育,一般是指基础的学校教育或早期的学校教育。接受这种教育的,通常是从六七岁指十一二岁的少年儿童。

在我国,上周时期已经有了小学,唐代学校教育制度比较发达。现代意义上的小学,始于清末。

新中国成立后,教育行政部门对小学教育进行了改革。

1986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开始推行九年义务教育。

2006年,我国颁布了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小学教育的普及与质量提高得到了根本保证。

真题演练:

我国首次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确定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的时间为( )。

A.1982年 B.1986年 C.2000年 D.2006年

答案:B

解析:我国首次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时间是1986年,第二次修订版是在2006年。故本题应选B。

二、小学教育的基础地位

小学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的基础,要提高整个教育事业的质量,必须从小学教育做起。小学教育的基础地位具体表现如下。

(一)小学教育在实施义务教育中的基础地位

(二)小学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基础地位

三、小学教育的基本特征【已考简答题】可以转化成单项选择题

(一)全民性

(二)义务性

强制性、免费性与普及性。

(三)全面性

考点小结:

本节知识点在历年考试中考查内容相对低频,重点掌握小学教育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教育基础课程改革及其进展

一、课程改革和新课改

所谓"课改"就是课程改革,在建国以来的50多年里,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经历了八次重大改革,历次改革之间有着密切的历史联系。这八次课程改革,将对当前的课程改革和今后的改革有所助益。

"新课改"指的是1996年至今正在开展的第八次课程改革。新课改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多元智能理论、构建主义理论为理论基础,应适应普及义务教育的要求,让绝大多数学生经历努力都能够达到,体现国家对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真题演练:

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理论基础包括( )。

A. 人本主义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素质教育理论

B. 人体全面发展论、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理论

C. 人体全面发展论、合作教育学论、建构主义理论

D. 人本主义理论、合作教育学论、素质教育理论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理论都是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等教育方式,其主要的理论依据是( )。

A. 联结主义学习理论

B.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C. 结构主义学习理论

D. 构建主义学习理论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新课改的理论基础。构建主义倡导以学习者伟中心的学习活动,并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构建知识的过程。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等教学方式体现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张。是新课改的理论基础。

二、课程改革的目标

(一)新课程改革的总体培养目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二)新课程具有目标

1. 改革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2.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的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 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

4.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 发展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 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1)强调综合性,克服学科门类过多、相互独立的倾向。

(2)加强选择性,以适应地方、学校、学生发展的多样化要求。①课程结构要适应地区间经经济文化的差异。②课程结构要适应不同学校的特点,体现选择性。如地方或学校可选择艺术、历史与社会、科学等综合课程,也可选择音乐、美术、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分科课程。③课程结构要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完善选修制。高中阶段增设选修课程,选修课程占总课时量的1/3。

(3)确保均衡性,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主要表现在:①学习领域或学科与活动的规划、设计应体现全面、均衡的原则。②学习领域或学科与活动的课时安排应体现均衡性,而绝不是平均分配。③课程内容的选择也要体现均衡的原则。

真题演练: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通过课时比例调整使其保持适当的比重关系。这强调了课程结构的( )。

A.均衡性 B.综合性 C.选择性 D.统一性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课程结构的特性。课程结构的均衡性是指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各种课程类型、具体科目和课程内容能够保持一种恰当、合理的比重。

根据《基础教育课理论》,我国小学现阶段开设的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改革开设科学、艺术等综合课程,这体现了课程结构具有( )。

A.综合性 B.均衡性 C.选择性 D.时代性

答案:A

解析:题干强调小学阶段的综合课程,即体现了新课程结构的综合性。

第四节 教育与社会发展

知识概览:

1、 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2、 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

3、 教育与社会文化的关系

一、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一)生产力(或经济)对教育的决定和制约

1. 经济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2. 经济的发展水平决定和制约着教育目的的确定

3. 经济的发展水平制约着学校的课程设置和内容

4. 经济的发展制约学校结构

5. 经济的发展制约着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

(二)教育的经济功能

1. 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手段

2. 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有效手段

3. 教育生产新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

真题演练:

教育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A.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B.国家政权稳定的需要

C.人类文化传承的需要 D.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

答案:A

解析: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是教育产生的根本原因。

教育学基础知识

知识概览:

第二章教育学与教育研究

教育学基础知识

小学教育管理

教育科学研究

第一节 教育学基础知识

一、教育学概述

教育学就是描述和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二、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教育学的发展,根据其研究方法、理论的成熟水平,可以分为萌芽阶段、独立形态阶段、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诞生、现代教育理论发展四个阶段。

(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这一时期,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教育学都还没有从哲学、伦理学、政治等学科中分化出来,形成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

1.中国

(1)孔子(公元前551-前)

(2)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年)

(3)《学记》

(1)孔子

①孔子关于教育作用的思想

孔子认为教育对国家稳定、社会的发展有作用;提出了"庶、富、教"的观点,认为人口、财富和教育是立国的三个要素;提出了"性相近,习相远"的哲学命题,强调后天环境对人发展的影响。

②孔子关于教育对象的观点:提出了"有教无类"的观点

③孔子关于教育目的的观点:孔子致力于培养一批"士"和""君子

以完善人格为教育的首要目的。

④孔了关于教商内容的观点:《论语.述而》记载;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文"指文化知识,包括"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行、忠、信"是道德行为规范要求。

⑤孔子关于教学原则与方法的观点

第一,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这条原则不是孔子提出来的,而是宋代朱熹在概括孔子的教学经验时说:"夫子教人各因其材"。于是有了因材施教的名称。

第二,启发诱导的原则。孔子在《论语述而》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是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个采用启发式教学的人。

第三,学思结合的方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第四,谦虚笃实的方法("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第五,"学、思、习、行"的学习过程。

真题演练:

孔子主张学习过程应包含四个基本环节,它们是( )。

A.知、情、意、行 B.导、学、习、行

C.闻、行、忠、信 D.学、思、习、行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孔子的教育思想。孔子主张的学习过程是学—思—习—行。

"庶"与"富"是"教"的先决条件。首次提出这一教育观点的教育家是( )。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墨子

第二节 小学教育管理

一、学校管理概述

(一)学校管理的基本要素

学校管理由管理者、管理手段和管理对象三个基本要素组成。

(二)学校管理的原则

1.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2.教学为主,全面安排原则;3.民主管理原则;4.效益原则;5.系统性原则。

(三)学校组织机构的结构类型

常见的学校组织机构的结构类型主要包括直线型、职能型、直线——职能型、矩阵型等。

(四)学校组织机构主要职能部门

校长办公室、教务处、政教处、总务处、教研室、年级组。

二、小学学校管理过程

小学学校管理的基本环节——计划、实施、检查和总结

三、小学校管理的主要内容

(一)小学德育管理

(二)小学教学管理

(三)小学教师管理

(四)小学财务管理

(五)小学管理的其他方面

1、小学物资管理;2、小学后管理;3、小学信息管理。

四、校长负责制

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中等及中等以下各类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确立了学校内部的领导结构方式和校长的地位与权限。校长负责制是由校长全面负责学校的日常教学、科研活动,完善学校的管理,党组织保证监督和教职工民主管理三位一体的学校领导制度。

真题演练:

根据1993年颁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相关规定,小学实行( )。

A.校长负责制;B.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C.书记负责制;D.教职工代表大会制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内容。根据1993年颁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相关规定,小学实行校长负责制。

考点小结:

本节知识在历年考试中出现的频率较低,仅出现过一次选择题,简单了解小学教育组织管理的相关内容即可。

第三节 教育科学研究

一、教育科学研究的含义与对象

(一)教育科研的含义

学校教育研究是指为了改进学校教育工作,围绕有计划、系统的专研和探究活动。学校教育科研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目的是为了改进学校教育工作。

第二,围绕某一主题进行。一项研究中选择某一方面进行研究。主题即为研究的课题。

第三,是有目的、有计划和系统地进行的。因此,随意、偶尔或零星的钻研和探究就不能称为研究。

(二)教育科研的对象

在学校教育研究活动中,所研究的对象为问题。问题性是教育科研的主要特征,提出问题是教育教研的第一个环节。

二、教育研究的基本步骤(【2011年下半年已考简答题】)

(一)课题选择

(二)查找文献资料

所谓文献资料,即他人或前人的研究成果。在进行研究之前,需要查找自己所研究课题的相关文献资料,其目的是为自己的研究提供更为坚实的基础,看看前人在此问题方面的研究情况。

1、文献资料的类型

(1)以载体的物质形式可分为印刷品、电子版、实物类等;

(2)以资料的呈现形式可分为文章、著作、报告、光盘录像等;

(3)以对文献的加工情况可分为一手资料、二手资料、三手资料等;

(4)以表现形式不同可以划分成工具性文献、理论性文献事实性文献、经验性文献。

2、文献检索的一般要求(原则)【已考简答题】

(1)明确查找目的与要求;

(2)选择检索工具;

(3)确定检索途径和方法;

(4)根据文献线索,查阅原始文献。

(三)设计研究,撰写研究方案

(四)研究实施与资料收集

(五)资料的处理与资料收集

(六)研究报告的撰写

(七)课题结题

真题演练:

在教育研究文献中,各类文物、教育史专著、名师教育实录等属于( )。

A.事实性文献 B.工具性文献 C.理论性文献 D.经验性文献

答案:A

解析:事实性文献是指专门为教育科学研究提供事实证据的文献,包括古今中外已经被发现和证实的各种形式、各种内容的事实资料,如文物、教育史专著、各种测验量表、各类教育实验报告、教育名家教育实录等。

第三章教师与教师专业发展

知识概览

第一节教师的角色及其劳动特点

一、教师职业的性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一章第三条对教师的概念作了全面、科学的界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第一次从法律上确认了教师的社会地位的专业性。

这一界定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

1、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

2、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

二、教师的角色

(一)教师的常规角色

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就是职业角色的多样化。一般说来,教师职业角色主要有:

1、"传道者"角色;2、""授业解惑者;角色;3、管理者角色;4、示范者角色;5、朋友角色;6、研究者角色。

(二)教师角色的更换

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当前学生的学习方式正由传统的接受学习向探究式、研究式学习转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从传授知识的角色向教育促进者的角色转变。

2、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教师不仅是教学者还是研究者,要精通教学理论和分析教学理论,并可以独立完成教育行动研究。

3、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

教师要开发教育资源,包括开发校外和校内的教育资源;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课程进度和结构;教师还要有设计教学活动的能力;

4、教师应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教育与社会的联系更加密切,教师的教育不仅局限于学校、课题。所以教师不仅是学校的教师而且是社会的一员,所以教师应是开放型教师。

三、教师劳动的特点

(一)强烈的示范性

(二)创造性

(三)长期性

(四)劳动的复杂性

(五)空间的广延性和时间的连续性

(六)劳动效果的滞后性和延续性

真题演练:

法国文学家加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第一时间给他的小学老师写了一封信表示感谢。这反映了教师劳动具有( )。

A.复杂性 B.延续性 C.创造性 D.示范性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教师劳动的特性。教师劳动的延续性是指教师的教学不只局限在学生的上学时期,还会影响到学生毕业以后。

四、教师的职业素养

教师素养是指教师旨在养成胜任教师职业所需的各种素质而进行的自觉、持续的修习涵养过程及其综合发展水平。它包含两种基本含义:

一是指教师未获得职业劳动所需的基本素质所进行的修习涵养活动;

二是指教师为胜任职业劳动所应当具备或已经具备的各种素质的综合发展水平。

它包括:思想道德素养、专业知识素养、能力素养、心理素养、身体素养

(一)道德素养

1、思想素养:(1)科学的世界;(2)积极的人生观;(3)崇高的职业理想

2、政治素养

3、职业道德素养

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包括: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二)专业知识素养

1、教师需具有学科专业素养——本体性知识

2、教师需具有教育专业素养——条件性知识

3、教师需具有教学专业素养——实践性知识

4、教师需具有一般文化素养——一般知识

(三)能力素养

1、基础能力素养

(1)智能素养(观察、思维、想象、记忆能力素养);

(2)言语能力素养(口头语言、肢体语言能力素养)。

2、职业能力素养

(四)心理素养

认知素养、情感素养、意志素养

(五)身体素养

真题演练:

在学校教育中,教师最主要、最基本的职责是( )。

A.培养能力 B.依法执教 C.教书育人 D.传授知识

答案:C

解析: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和道德核心,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

教师的知识结构中,小学英语教师所拥有的英语学科知识属于( )。

A.一般性知识 B.条件性知识 C.本体性知识 D.实践性知识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教师的知识结构。本体性知识指的是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题目中小学英语老师的英语学科知识属于本体性知识。

考点小结:

本节知识点在历年考试中大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狐妖考查教师的角色及其劳动特点。

第二节小学教师专业标准

制定背景:

为促进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小学教师队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特制订《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一下简称《专业标准》)。

小学教师是履行小学教育教学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需要经过严格的培养和培训,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专业标准》是国家对合格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是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教学行为的基本规范,是引领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小学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一、基本概念【已考简答题】

(一)师德为先

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依法执教。关爱小学生,尊重小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做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二)学生为本【已考简答题】

尊重小学生权益,以小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小学生的主动性;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小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

(三)能力为重

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有机结合,突出教书育人实践能力;研究小学生,遵循小学生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在实践、在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

(四)终身学习【已考简答题】

学习先进小学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

二、基本内容

(一)职业理解与认识

(二)对小学生的态度与行为

(三)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

(四)个人修养与行为

(五)小学生发展知识

(六)学科知识

(七)教育教学知识

(八)通识性知识

(九)教育教学设计

(十)组织与实施

(十一)激励与评价

(十二)沟通与合作

(十三)反思与发展

三、实施建议

(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专业标准》作为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依据。

(二)开展小学教师教育的院校要将《专业标准》作为小学教师培养培训的主要依据。

(三)小学要将《专业标准》作为教师管理的重要依据。

(四)小学教师要将《专业标准》作为自身专业发展的基本依据。

考点小结:

本节知识在历年考试中以高频简答题的形式出现,着重掌握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基本理念及基本内容。

章节小结:

预测:

依据过去的考试信息和本节知识点的特点,在今后的考试中会涉及1道单选题和1道简答题。

复习建议:

本章主要围绕教师、专业标准这两个问题进行拓展阐述,教师的角色及其劳动特点与教师的专业成长的内容应结合综合素质的教师职业理念的相关内容一起复习,主要以理解为主;关于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内容需要考试围绕已考的简答题的相关知识点深度记忆。

模块二 学生指导

知识概览

第一章小学生身心发展

第一节 小学生心理学基础知识

一、小学生心理学及其研究对象

(一)心理学及其研究对象

1、心理学的诞生

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他标志这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冯特是科学心理学的奠基人,其著作《生理心理学原理》一书被誉为"心理学独立的宣言书"

2、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产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现象。

心理现象,指的是心理活动的表现形式,一般分为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两类。

3、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1882年德国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出版《儿童心理》,标志着科学儿童心理学的正式诞生,普莱尔也成为科学儿童心理学的真正奠基人和创始人。

4、小学生心理学及其研究对象

小学生阶段又称为童年期和学龄期,一般为6-7岁指12-13岁。

小学生心理学一般以小学阶段小学生个体心理的发生和发展为研究对象。

二、学习、研究小学生心理学的意义与方法

(一)学习小学生心理学的意义

1、有利于预测小学生的行为,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2、有助于在未来教师职业生涯中提高教学效率。

(二)小学生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一般考选择题)

1.观察法

观法就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小学生在一定条件下自行的变化,做出详尽记录,然后进行统计处理,从而判所其心理发展特点及水平的方法。

2.谈话法

谈话法是通过谈话来了解儿童心理活动的一种方法。它可以校详尽、真实、确凿地了解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具体表观和有关细节,以便深入研究回题。

3.实验法

实验法是实验者人为地对产生现象的情或影响现象的条件加以操纵、变化与控制并加以观察,进而揭示出特定条件与儿的心理现象之间的关系。

4.问卷法

问卷法就是把所要研究的主题转化为具体的简明易答的问题,让被试小学生尽力据实答复,对回收的资料统计处理成文字总结以解决问题的方法。

5.测验法

测验去就是用标准化的量表来测量被试小学生的智力、性格、态度以及其他个性特征的方法。但效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主要取决于测验本身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6.活动产品分析法

活动产品分析法是研究者通过对小学生的作业、作品、日记手工制作、生产成品等的分析,了解其心理活动特点和规律的方法。

第二节 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与特点

一个人一生的发展井不是平均的,有时快、有时慢,交替着呈波浪式地进行。我国心理学家将个体的心理发展一般划分为以下几个时期:乳儿期(0-1岁);婴儿期(1-3岁);幼儿期(3-6、7岁);童年期(6、7-11、12岁):少年期(11、12-14、15岁);青年期(14、15-25岁);成年期(25-65岁);者年期(65岁以后)。

研究表明,童年期是一个人生发展的基础时期,也是生长发育最旺盛,变化最快,可塑性最强,接受教育的最佳时期。

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指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向积极方向的变化,包括身高、体重、骨骼、肌肉、神经系统的变化,认知、情绪情感、意志和人格的变化。了解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点,生理发展与心理发展的关系,教师才能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

一、个人身心发展

1、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

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身心两方面积极的变化过程。个人身心发展包括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两方面。身体方面的积极变化是指个体有

机体的各个组织系统的健康发育和体制的增强。心理方面的积极变化是指个体有规律的心理变化,包括认知因素(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和各种非认知因素(情感、意志、兴趣、需要、个性等)的积极变化两方面个体的身体发展与心理发展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统一体。身体的发展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心理的发展也影响着身体的发展。

2、人的身心发展的特珠性

(1)人的身心发展是社会实践过程中实现的

人是社会的人,人是在社会环境中发展的。人只有参与社会实践,才能生存和发展。

(2)人的身心发展具有能动性

主观能动性是指个体积极主动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心理倾向和实际行动。从直接意义上讲,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缺乏学习的动力,教师所讲的东西是不会变成学生的精神财富。在同样的环境和教育条件下,每个学生发展的特点和成就,主要取决于自身的态度,决定于他在学习劳动和科研中所付出的精力。所以,学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其身心发展的动力。

第二章小学生的认知发展

知识概览:

第1节 小学生认知基础知识

1、 小学生认知发展理论

小学阶段是一生发展的基础时期,学习开始成为儿童的主导活动;他们开始逐步掌握书面语言;思维开始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开始有意识地参加集体生活。

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人从出生到成人,其认知发展不是一个数量不断增加的简单过程,而是伴随着认知结构的不断重构,认识发展形成了几个按不变顺序相继出现的时期或者阶段。

(1)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将从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1) 感知运动阶段(0岁~2岁)

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儿童智能依靠自己的肌肉动作和感觉应付环境中的刺激。思维也开始萌芽,并获得"客体永久性"概念(即知道某人或某物虽然现在不见但仍然是存在的)。

(2) 前运算阶段(2~7岁)

处于这一阶段的儿童和上一阶段的儿童相比,思维有了质的飞跃。这一阶段儿童认知发展的主要特征表现为:

1.出现了语词或其他符号,开始出现表象和形象图式;

2.没有获得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等方面的守恒关系——不守恒;

3儿童的概念是具体的、动作的,而非抽象的,思维具有不可逆性;

4.认为外界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泛灵论;

5.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指不能从对方的观点考问题,以为每个人看到世界正如他自己所看到的一样。

(3) 具体运算阶段(7~12岁)【已考简答题】

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正在小学阶段读书,此时的儿童认知发展的主要特征为:

1、 具有了抽象概念,思维可以逆转,能够进行逻辑推理;

2、 获得了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等方面的守恒关系;

3、 去自我中心。

(4) 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以上)

形式运算也叫命题运算,是儿童思维发展趋于成熟的阶段。儿童的思维超越了对具体可感知事物的依赖,发展水平已接近成人,能够解决抽象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更具逻辑性和系统性。思维以命题形式进行,能够根据逻辑推理、归纳或演绎的方式解决问题。

一个儿童辨别自己的左右手,但不能辨别他人的左右手。按照毕亚军的认识发展理论,这个儿童的认知发展处于( )。

A.感知运动阶段;B.形式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前运算阶段。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先后经历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前运算阶段的儿童思维还是不成熟的,典型的特点是自我中心或不"守恒"性。题干中的儿童能辨别自己的左右手,但不能辨别他人的左右手,体现了前运算阶段的思维特点。

根据皮亚杰的理论,能够解决"7×8=56"这个问题的儿童属于( )。

A.前运算阶段;B.直观动作阶段;C.感知运动阶段;D.具体运算阶段。

在幼儿园时,小军将自己最喜欢的玩具汽车送给妈妈作生日礼物;三年级时,他送给妈妈的生日礼物是妈妈最喜欢的漂亮发夹。这一转变说明他的思维已进入( )。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答案:C

解析:小军的表现为典型的去自我中心,属于具体运算阶段。

第2节 小学生人格差异与教育

小学生的个性差异是指儿童在遗传素质、家庭教育方式、幼儿园教育以及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下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它是学习教育的前提条件。教师只能依据学生的个性差异,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措施。教师只能有依据学生的个性差异,采取小学生的个性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认知差异;二.气质差异;三.性格差异

一、认知差异与教育

认知过程是指学生借以获得信息、作出计划和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认知过程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认知方式与认知能力上。

(1) 认知方式的差异

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在感知、记忆、思维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表现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学生间的认知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场独立与场依存。2、沉思型与冲动型。3、辐合型与发散型。

1、场独立与场依存。

这两个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的威金斯在研究知觉现象时提出来的。后来的研究表明场独立与场依存是两种普遍存在的认知方式。具有场独立方式的人,对客观事物作判断时,常利用自己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部因素的干扰;在认知方面独立于他们的周围背景,倾向于在更抽象的分析上的加工,能独立对事物作出判断。具有场依存方式的人,对事物的知觉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他们的态度与自我知觉更易受外界的影响,特别是权威人士的影响与干扰,善于察言观色,注意并记忆言语信息中的社会内容。

2、沉思型与冲动型

在有多种解答的问题情境中,有些儿童倾向于深思熟虑且错误较少,这种认知方式是沉思型。另一些孩子则倾向于很快地检验假设,且经常出错,这种认知方式属于冲动型。衡量冲动型与沉思的标准是反应时间与精确性。

3、辐合型与发散型

辐合型认知方式表现为搜集或综合信息与知识时,运用逻辑规律缩小问题范围,直到找到最合适的唯一正确的答案。而发散型则是在解决问题时,人的思维沿着不同的方向扩展,使观念散发到各个有关的方面,会产生多种可能的答案而不是唯一正确的答案,这种类型容易产生有创见性的新观念。

不顾外界环境影响,常用自己的内在标准判断客观事物的人,其认知方式属于( )。

A、独立型;B、依存性;C、整体型;D、系列型。

答案:A

解析:场独立的人具有独立性,有主见,不受外界环境影响。

多元智力理论【2017年已考简答题】

多元智力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教授提出的。他认为:智力是一种或一组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以组合的方式进行的。每个人都是具有多种能力组合的个体。他认为人的智力除了言语/语言智力和逻辑/数理智力之外还有七种智力,它们是:视觉/空间关系智力、音乐/节奏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我反省智力、自然观察智力和存在智力。

德纳认为,每个学生都不同程度地拥有上述九种智力,智力之间的不同组合就反映出个体间的智力差异。这九种智力代表了毎个人不同的潜能,这些潜能只有在适当的情最中才能充分地发展出来。

1、 认知差异与教育

(一)认知差异的教育意义

认知差异对学生的影响不仅在程度上不同,而且起作用的方式也不同。

1、 认知方式没有优劣之分,只是表现为学生对信息加工方式的某种偏爱,主要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

2、 小学生的智力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它会影响到学习的速度、数量、巩固的程度和学习的迁移。

3、 通过智力测验能反映出所测项目的现有水平,但不是人的全部。学习成绩能反映学生对所学知识与技能的状况但它不能決定学生的未来。教师应全面地了解学生,评价学生。

4.学生的智力各不相同,表现也有早晚,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强项。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创设适用于学生的教学组织形式,采用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尽可能使用个別化的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促进每个学生的潜能在现有水平上得到最好的发展。

第三章 小学生学习指导

第一节小学生的学习与学习理论

1、 学习的定义

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进行的,它是学生自觉主动获得知识技能和道德行为经验的过程。

教师有效地指导小学生的学习就必须了解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并培养其学习兴趣,掌握良好学习习惧养成的一般方法;掌握指导小学生学习的主要方法。教师应当根据小学生的学习规律和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指导小学生的学习。

学习是指个体由于经验而引起的行为和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广义的学习包括人类的学习和动物的学习。狭义的学习指人类的学习。

学习这一定义的实质包括了三个方面:

第1、 学习表现为个体产生了某种变化;

第2、 学习所引起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

第3、 学习是由反复的经验而引起的。

小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进行的人类学习的一种特殊形式。

它是要在较短的时间里接受前人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与经验;要发展智能,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还要养成好的道德品质,促进人格的发展。

下面情况发生了学习的是( )。

A.小亮从亮出走向暗处,视力显著提高;B.小明喝酒后脾气变得暴躁;C.小张服用兴奋剂后百米赛跑获得冠军;D.大猩猩模仿游人吃饼干。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习的概念。广义的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A选项是本能;B、C选项是酒精、药物的作用,均不属于学习。

2、 学习的基本理论

(1)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1) 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

巴甫洛夫是俄国著名的生理学家,他通过对狗的消化腺分泌变化研究,提出了著名的经典条件作用论。

(2) 认知学习理论

(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4)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经典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包括获得与消退、泛化与分化。

泛化是对相似的刺激壹同样的方式做出反应。

刺激分化是指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即辨别对相似但不同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

刺激泛化和分化的联系:泛化是对事物相似性的反应,分化则是对事物差异的反应。泛化和分化是一个互补的过程。泛化能使我们的学习从一种情境迁移到另一种情境,而分化能使我们对不同的情境做出不同的恰当反应,从而避免盲目行动。

第二节 小学生学习指导

一、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什么是学习兴趣

兴趣是个体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表现为个体对某种事物、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学习兴趣越即对学习的心理倾向,对学习的积极情绪反应。当兴趣进一步发展成为从事某种活动的倾向时,就成为爱好。兴趣是爱好的基础,爱好是兴趣的深化。

(2) 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发展特点(【已考简答题】)

1、 由对学习过程、学习形式、及学习活动的外部特征感兴趣,逐步发展到度学习内容,对需要独立思考的学习更感兴趣。

2、 由不分化、不稳定的学习兴趣到初步分化的学习兴趣。

3、 对有关具体事实和经验的知识较有兴趣,对有关抽象因果关系的知识的兴趣在初步发展。

4、 游戏在低年级儿童的学习兴趣上起到一定的作用,而中年级以后,这种作用在逐渐降低。

(三)教师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向师性很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教学有很大的关系。教师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上应注意做好以下几点:

1、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的兴趣。

2、 利用课程特点,引起学习的兴趣。

3、 讲究教学艺术,调动学习的兴趣。

4、 做好家长工作,形成良好的学习兴趣。

3、 小学生的学习习惯

(1) 什么是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比较稳定的学习行为特征。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学生专注于学习活动,避免注意力的分散,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学习成功的保障。

(2) 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一般方法

1、 激发学习的学习兴趣。

2、 指导学生采用正确的学习方式与方法。

3、 耐心指导,持之以恒。

4、 总体发展,互相促进。

预测:依据过去的考试信息和本节知识点的特点,在今后的考试中仍以第一节小学生的学习与学习理论为准,单选题的考查形式为主。

复习建议:本章主要围绕小学生的学习进行拓展阐述,小学生的学习与学习指导涉及的知识点较多也较为琐粹,涉及到的知识点较为抽象,复习的时候建议考生结合实际例子来梳理与理解,对于易混淆的内容需要深度记忆。复习的重点应放在学习理论与学习动机的分类上。

1、 德育的概念

德育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德育泛指所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

狭义的德育则专指学校教育,即教育者在特定的时、空内对青少年学生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所施加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影响。

2、 德育的意义

(1) 德育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前提条件。

(2) 德育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政治公民奠定了基础。

(3) 德育对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小学阶段德育工作的重点是( )。

A. 德育知识的传授;B.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C.道德信念的培养;D.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

答案:B

解析: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小学生的教育工作重点。

三、道德发展理论

(一)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小故事:对偶故事

(1) 一个叫约翰的小男孩在他的房间时,家里人叫他去吃饭,他走进餐厅。但在门背后有一把椅子,椅子上有一个放着15个被子的托盘。约翰并不知道门背后有这些东西。门撞倒了托盘,结果15个被子都撞碎了。

(2) 从前有一个叫亨利的小男孩。一天,他母亲外出了,他想从碗橱里拿出一些果酱。他爬到一把椅子上,并伸手去拿。由于放果酱的地方太高,他的手臂够不着。在试图取果酱时,他碰到了一个被子,结果被子倒了下来打碎了。

皮亚杰对每个对偶故事都提两个问题:

1、 这两个小孩是否感到同样内疚?

2、 这两个孩子哪一个更不好?为什么?

通过被试的反应,皮亚杰发现,儿童的道德判断是从早期的注重行为结果的评价向注重行为的动机发展,其道德认知水平从"他律"向"自律"发展。

教育启示:

教育工作者应注意培养同伴之间的合作,注意成人与儿童关系不应是权威和服从的关系;在儿童犯错误时,要使其了解为什么这样做不好,以发展儿童的道德认识。

儿童道德是从一个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提出这一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

A、罗杰斯;B、皮亚杰;C、埃里克森;D、佛洛依德

答案:B

解析:儿童道德发展是一个他律到自律的过程是皮亚杰通过对偶故事法研究得出的。

根据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小学低年级儿童常常认为听父母话和老师的话就是好孩子。这是因为其道德发展处于( )。

A.权威阶段;B.公正阶段;C.可逆性阶段;D.自我中心阶段。

答案:A

解析:处于权威阶段或他律道德阶段的儿童表现出对外的权威绝对尊重和顺从,捌权威确定的规则看作是绝对的不可更改的,在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是完全以权威的态度为依据。

第二节 小学生美育

一、美育的概念

美育是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也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美育要通过各种艺术以及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来进行。通过艺术进行的美育就是艺术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美育占有重要地位。

- 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