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充满变数,莫只以当下就业选择专业 | 新京报快评
充满变数的时代,考生和家长不可被一些网络舆论误导,盲目追捧所谓的热门专业。
▲家长和考生在高考考生职业生涯指导与志愿填报咨询会上了解高校招生政策信息。图/新华社
文| 公羽
7月20日,一则“高考453分上广州大学”的消息登上微博热搜榜。广州大学公布的投档情况显示,该校今年在广东省普通物理类投档分数最低的专业,是规划建筑与土木工程组,即网友热议的453分。
实际上,名校里遇冷的并非只有土木工程专业。今年,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在本省的投档位次比去年下降了6414位,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专业最低投档位次下降了近3万位,各校公共管理类专业和“生化环材”四大“天坑”专业投档位次也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共同点是,这些专业此前都被网络舆论诟病“就业不太好”。
社交媒体打破了以往高考志愿填报时信息不对称的局面,考生和家长有了更多可参考的数据。其中,近年就业情况反映了社会对相关专业的需求度,充分参考就业情况做出的志愿决策也会更科学、合理。不过,如果只用“好不好就业”来评判专业,则把复杂的问题想简单了,未必适合所有人。
专业的热度一直受到市场和供求关系的影响,一些专业享受政策和时代的红利,处在快速发展阶段,这也直接体现在瞩目的就业率和行业平均薪酬上。但考生如果在同一时间扎堆涌入某个专业,随着人才需求的饱和,该专业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和议价能力也必然回调。
更何况,正如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大学教授周福霖在回应该校土木工程专业遇冷时所说,“没有永远热门的专业和行业,变才是最大的不变”,能一直“长青”的专业并不存在。今天影响就业的因素更加复杂,政策、环境、技术甚至国际局势,都可能给特定的专业带来机遇或风险。
比如,疫情盘活了在线教育、医疗器械等一批行业,随着疫情结束,这些领域的就业情况也从风口回落到常规水平。因此,评价一个专业在四年甚至更久以后的就业竞争力,除了参考当下,更要有系统、全局的视野。
同时,不同地区的岗位需求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即便是高素质的技术型人才,当前部分专业的就业机会也更多集中于经济欠发达的地区,这都是总体性的数据无法体现的。
此外,不同专业对学历的需求也并不相同,有一些专业的工作岗位在本科毕业生中竞争激烈,但硕士博士等高层次、研究型人才又相对稀缺。如果考生有志于在某个领域深造,那么在选择志愿时本科生就业情况就不太具有参考价值。
因此,只以当下的就业状况为标准选择专业,往小了说,可能会加剧某些专业的内部竞争,造成“内卷”;往大了说,也不利于国家和社会建立科学健康的人才结构。一个社会如果过于重视实用主义,会让做基础研究的人才大量流失,也会失去持续创新发展的根基。这几年,头部名校通过“强基计划”录取更多有志于“坐冷板凳”的学子,也是在协助扭转过于短视、功利的志愿观念。
当然,考生和家长们的态度也给社会提了个醒。今天,人才、教育、行业是一个休戚相关的共同体,想要推动行业持续发展,任何一方都不能独善其身。一些专业的教学理念和课程设置,被诟病“内容陈旧”“严重与社会、现实脱节”,如果不能做出结构性的重大调整,就无法在信息充分共享的时代吸引优秀学子填报,自然也无法向行业输送合格的人才,行业的危机进一步加剧,形成恶性循环。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尤其是人工智能的高速发展,正在持续地攻克人类的知识壁垒。从这一点看,现有专业几乎没有可以高枕无忧的。
“变才是最大的不变”,能够灵活地调整和变动,才是不变的竞争力,是一个专业永葆生机的关键。就以土木工程为例,建设是人类社会恒久的需求,随着学科发展向深地、深海、深空“三深”领域跨越,土木工程专业也会在交叉和前沿的方向上找到新的生命力。
所以,在充满变数的时代中,考生和家长切不可被一些网络舆论误导,盲目追捧所谓的热门专业,相比于眼下的、平均的、宏观的专业就业状况,个人的特长、热爱与努力对未来的影响更不可忽视。
撰稿 / 公羽( 新闻学者)
编辑 / 何睿
校对 / 翟永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