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得税综合题讲解(CPA)
甲公司2×19年度实现的利润总额为15000万元,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假定甲公司未来年度有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于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均为0。甲公司2×19年度涉及所得税的有关交易或事项如下:
(1)甲公司2×19年2月1日购入债券划分为其他债权投资,其初始入账金额为1000万元(等于面值),年末公允价值为1100万元。根据税法规定,该投资的计税基础等于初始入账金额。
(2)甲公司持有乙公司40%股权,与丙公司共同控制乙公司的财务和经营政策。甲公司对乙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系甲公司2×18年7月8日购入,其初始投资成本为3 000万元,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为400万元。甲公司拟长期持有乙公司股权。根据税法规定,甲公司对乙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计税基础等于初始投资成本。
(3)2×19年1月1日,甲公司开始对A设备计提折旧。A设备的成本为8 000万元,预计使用1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根据税法规定,A设备的折旧年限为16年。假定甲公司A设备的折旧方法和净残值符合税法规定。
(4)2×19年7月5日,甲公司自行研究开发的B专利技术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作为无形资产入账。B专利技术的成本为4000万元,预计使用1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直线法摊销。根据税法规定,B专利技术的计税基础为其成本的175%。假定甲公司B专利技术的摊销方法、摊销年限和净残值符合税法规定。
(5)2×19年12月31日,甲公司对商誉计提减值准备1000万元。该商誉系2×15年12月8日甲公司从丙公司处购买丁公司100%股权并吸收合并丁公司时形成的,初始计量金额为3500万元,丙公司根据税法规定已经交纳与转让丁公司100%股权相关的所得税及其他税费。根据税法规定,甲公司购买丁公司产生的商誉在整体转让或者清算相关资产、负债时,允许税前扣除。
(6)甲公司的C建筑物于2×17年12月30日投入使用并直接出租,成本为6 800万元。甲公司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2×19年12月31日,已出租C建筑物累计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1200万元,其中本年度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500万元。根据税法规定,已出租C建筑物以历史成本按税法规定扣除折旧后作为其计税基础,折旧年限为20年,净残值为零,自投入使用的次月起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
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
1、逐项分析并计算2×19年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期末余额;
事项(1)其他债权投资账面价值=1100(万元);计税基础=1000(万元);应纳税暂时性差异=100(万元),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对应的科目是其他综合收益。
备注:公允价值变动使用的是其他综合收益科目,则递延所得税也使用相同的科目,如果公允价值变动使用的利润表的科目(比如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则递延所得税使用的就是利润表的科目(所得税费用),这两者要对应起来。
事项(2)不需要纳税调整。
备注:事项(2)甲公司与丙公司共同控制乙公司 ,使用权益法长期股权投资核算,但题目明确甲公司长期持有乙公司股权,所以不确认递延所得税。只有近期需要出售才会确认递延所得税。
事项(3)会计折旧8000/10=800(万元);税法折旧8000 /16=500(万元);纳税调整增加=300(万元);可抵扣暂时性差异=300(万元);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备注:事项(3)会计折旧和税法折旧的年份不一致,所以会计计算的折旧和税法计算的折旧金额不一致,会计每期的折旧金额800万,税法每期税前可扣的金额是500万,年度汇算清缴要按照税法规定,只能税前扣除500万,所以要进行纳税调增,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事项(4)会计摊销=4000/10/2=200(万元);税法摊销=4 000×175%/10/2=350(万元);纳税调整减少=150(万元);不确认递延所得税。
备注:事项(4)是企业自行研发的无形资产,税法允许加计扣除,税法比会计扣得多,所以会产生账面价值和计税的暂时性差异,但是不确认递延所得税。递延所得税通俗的来讲就是将企业提前缴税或者延迟缴税做的一个会计记录,但是企业自行研发的无形资产是税法允许多扣的,是给企业的一个税收优惠政策,不需要后期企业补税的,所以不用确定递延所得税。若果是企业外购的无形资产,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有差异,那是要确认递延所得税的。
事项(5)纳税调整增加=1000(万元);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备注:该商誉的减值是后期计提的减值,并不是企业合并时产生的商誉,所以要确认递延所得税,减值金额税法不认可,纳税调增。
事项(6)纳税调减=
公允价值变动500+税法折旧6800/20=840(万元);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840(万元),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备注:2×19年度当年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是500,并且公允价值核算的投资性房地产不进行折旧,而税法按照20年年限平均法计算折旧,则导致19年度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又新增840万的差异,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纳税调减。
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事项(3)300+事项(5)1000]×25%
=325(万元)
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事项(1)100×25%+事项(6)840×25%=235(万元)
2、计算甲公司2×19年应交所得税的金额;
应交所得税
=[15000+(3)300-(4)150+(5)减值1000+(6)(-840)]×25%
=3827.5(万元)
备注:
3、编制甲公司2×19年有关所得税的会计分录。
借:所得税费用 3712.5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325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21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3827.5
借:其他综合收益 25(100×25%)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25备注:以上事项的分录可以分开写,不容易混淆,写对一个就有分值,合并在一起容易错,如果一个错了,整个分录就是0分。
本题问的是有关所得税的相关分录,那就是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相关的分录都要写上。如果题目问递延所得税相关的分录,那就只有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没有应交所得税的。一定要看清题目的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