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结果分量几何?“过来人”这样说……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孙唯 实习生 唐梓丹
7月19日,广东2023年高招本科批正式放榜。不少考生正为考取心仪院校而兴高采烈,开始憧憬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也有尚未被录取的同学备感焦虑,不知道何去何从。
在几家欢乐几家愁的氛围下,关于“高考结果真的很重要吗”“高考真的一考定终身吗”的话题再度引起众多讨论。在学子成才之路已从“独木桥”变为“立交桥”的当下,应如何看待高考结果的分量?羊城晚报记者采访了近十年来在高考中发挥“正常”“失常”“超常”的“过来人”。
无论考得如何,上大学后都不能“躺平”
“我刚得知自己被录取时很激动,觉得心里的一块大石头终于放下来了,以至于直到开学前后的几个星期,我都抱持着一种比较轻松的心态。”在2021年广东高考中“正常”发挥的田同学,如今就读于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专业大二年级。回忆起两年前,田同学说,步入大学校园,她很快意识到“一个好的高考录取结果并不意味着可以在大学‘躺平’,修行在个人”。大学里,周围同学的学习热情丝毫没有减退,各类竞赛更是吸引她参与。“我觉得大学主要是起到一个启迪和引导的作用,一切成绩很大程度都取决于个人的意志力和执行力。”
高考“超常”发挥,是绝对的好事?2021年参加高考的重庆考生小虞并不这样认为。“再来一次,我并不想超常发挥。”原本成绩只够上二本、最终考取了一本院校新闻专业的小虞坦言,“高考分数比平时高了一百多分,震惊了所有人,当时我还挺开心的。但开学后,我就开始感到焦虑了:在学校里,我感觉什么都赶不上别人,基础不够好,人也不够勤奋。就拿英语来说,别人都是轻轻松松过四级,我马上大三了,四级还没过,对比起身边人难免觉得自卑。家人一直以我为傲,我真的想告诉他们其实自己没有那么好。”
“当时考了618分,可能在多数人眼里是一个不错的分数了,但对我个人而言真的很低……”在2015年重庆高考中发挥“失常”的崔同学告诉记者。不过,这种失落没有持续很久。“大一的时候,我就感觉到自己正在走上一条从来没想到过的人生轨迹。我当时是专业第一名,其实是可以继续维持好成绩然后保研的,但我放弃了,利用课余时间捡起了小时候的梦想,参加了一个选秀,后来当上了演员,录了综艺,直到现在成为一名分享型的美妆博主。”崔同学说,“我还是想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告诉大家,高考分数并不能决定我们的人生,即使一时失利,也不要觉得人生一片黑暗。请大家相信,你们的人生充满了无限的可能!”
理性看待结果,着眼未来把握改变的机会
无数学子十年磨一剑,只为高考如愿以偿。高考固然重要,但它到底有多重要?华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治理与创新研究中心副教授余晖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谈到:“高考对于人生轨迹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所录取的院校和专业,抛开录取结果是否‘理想’不谈,有很多与院校和专业相关的因素都会影响到一个人的发展轨迹,例如所就读的院校是否离家近、是否位于大城市等,所录取的专业是否适合自己,所学专业的职业前景和就业形势如何等。影响人生轨迹的因素是错综复杂的,获得理想院校及专业的录取并不必然意味着未来发展顺风顺水,而‘阴错阳差’的录取结果有时反倒能够开辟一片新天地。古人云‘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讲的便是这个道理。”
余晖认为,学历是一个人进入职场的“敲门砖”,其效用往往存在于个人职业生涯的初期:“‘敲门砖’意味着学历对于求职具有较大影响,因为现实中不少工作岗位在招聘时会设定学历门槛。但与此同时,入职之后的发展及最终所能达到的成就并非‘唯学历论’,而是一个人业务能力、岗位贡献、为人处世等多方面因素共同塑造的结果。”
既然高考结果已成定数,重要的便是着眼于未来该如何做。余晖表示:“过往皆序章,未来皆可盼。不管高考录取结果如何,家长和同学们都要理性地去看待。”对于在高考中如愿被名校录取的考生,余晖指出:“获得名校光环对于个人的未来深造和就业均有正向帮助,并且这种光环本身也是衡量自身价值的重要标准。但同时也要意识到,学业压力和外界期待会‘水涨船高’,要用一如既往的高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用脚踏实地的付出来实现持续成长进步。”
而对于与理想院校失之交臂的考生,余晖则表示:“对于无法改变的结果,无须过度懊恼自责,与其沉溺于高考失利的负面情绪,不如尽快着手为自己的未来铺路。可以利用暑假的完整时段,尽可能多地了解所录取院校及专业特色,与业界前辈和学长同学多多交流,了解相关行业特色、课程设置和就业前景。升入大学后,同样有机会可以进行专业转换,通过辅修双学位等形式拓宽专业面,以及通过考研等途径改变院校及专业。在大学阶段实现改变与成长的机会其实非常多,就看自己能否合理把握。”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