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突出的包容性,从民族、宗教、文明角度理解兼收并蓄
相较许多古老文明,中华文明历久弥新,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不固步自封、尊重差异、对各种文化理念保持海纳百川的开放胸怀,是中华文明始终充满活力、生生不息的重要原因,这正是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突出的包容性”。
“道并行而不相悖,万物并育而不相害。”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不仅体现为对不同生活习俗、文化信仰的尊重和包容,也体现为对各种外来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历史上的佛教东传、‘伊儒会通’,到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传入中国,再到改革开放以来全方位对外开放,中华文明始终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
中华文明突出的包容性蕴含在其深层的文化基因之中。在民族交融、宗教融合、文明汇通问题上,中华文明都呈现出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与和而不同的包容精神。
中国历史上各民族之间有通商、通婚等各种形式的友好往来,也有过对峙、冲突甚至战争,但是最终,各民族并没有分道扬镳,而是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交往不断扩大,交流不断扩容,交融不断加深,最终形成了牢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上许多曾经显赫一时的少数民族,例如“五胡”的匈奴、鲜卑、羯、氐、羌,还有突厥、契丹、党项等,在长期的民族交往交流中汇入“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之中,而汉民族也在此过程中融入了各民族的基因。
在民族交融上,中华文明的突出包容性深刻体现在“怀柔远人”“以文化人”“天下归心”的文治传统中。中国各民族之间的差异并非不可逾越的种族差异,而是生活样式、文化习俗的差异。中原王朝在与其他民族交往过程中,秉持的理念并非武力征伐、以“力”服人,而是重视文化认同在“怀柔远人”中的重要作用,注重用强大的文化感召力来凝聚人心、汇聚力量,这就是孔子所说的“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正是因为这样一种包容精神和文化认同,中华文明才能海纳百川,吸收、融合各民族先进文化,聚各家之长,成为各民族所认同的文化共同体,形成道通为一、水乳交融的统一文化空间,牢固构筑中华各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
中国并非宗教国家,但是从古至今,中华大地上始终并存着丰富多元的宗教信仰。正是因为中华文明突出的包容性,中国从未发生过宗教纷争。各类宗教在传入中国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交流与融合,大多逐渐适应中国社会,有的还成为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中,佛教最为典型。佛教源于印度,传入中国后与中华文化深入融合。在中华文明包容佛教的同时,佛教也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哲学观念、文学艺术和礼仪习俗,丰富发展了中华文明。
在宗教信仰问题上,中华文明对各种外来宗教的包容性与其“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是密不可分的。在中国文化传统中,会把带有一定宗教色彩的仪式吸收到礼制和人文教化中去,作为一种教化的手段而非宗教崇拜。荀子分析两者区别是“君子以为人道,百姓以为鬼事”——君子能透过宗教仪式,看到其背后的人文精神,将其作为人文教化的一种手段,借以培养人的道德情操、提升人的精神品质。正因为“以人为本”,而非“以神为本”,各类宗教在中国才能和谐相处、良性互动、共生发展,从而形成“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这也使得中国在世界上成为善于处理宗教关系的良好典范。
“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在人类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创造了光芒璀璨、别具特色的文明。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多样性既是人类文明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宝贵思想源泉。
在文明交流问题上,中华文明的包容性深刻体现了“兼收并蓄”“和而不同”的开放胸怀。在中国文化中,“和”与“同”是严格区分的两个概念。《国语》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同”是指同类事物的简单重复或机械叠加,而“和”的前提恰恰是“异”。中国人认为,尊重和包容差异性、让不同事物或不同要素按一定规则进行相互补充、相互配合,才能形成一个有内在生命力的有机整体。任何一种文明要想永葆生机活力,都必须保持开放胸怀,不断吸收借鉴新的文明要素。
文明的差异并不必然导致文明的冲突,不同文明可以在交流互鉴中,丰富彼此、相互成就。面对多元丰富的人类文明,中华文明始终保持开放的胸怀,兼收并蓄、海纳百川,坚持吸收借鉴多元文化,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面向未来,中华文明突出的包容性,必将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伟大历史实践中再次大放异彩。
(作者系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中华文化教研部讲师)
原文刊登于2023年7月26日《人民政协报》第8版
作者:郜建华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