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百年山村破题“消失困局”
00:49
□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
记者 董振霞
“野老幽居处,成吾一首诗。桑枝碍行路,瓜蔓网疏篱。牧去牛将犊,人来犬护儿。生涯虽朴略,气象自熙熙。”苏轼《山村》里的景象,曾是中国许多百年山村的真实写照,但现在,村村都有犬吠鸡鸣的热闹景象,已不多见。
现在,走进淄博不少偏远山村,街巷里一片寂静。有的小巷里家家闭户,门锁生锈,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村里只有少数留守老人,常住人口正在逐年减少。曾经人丁兴旺的百年山村,如今面临着消失的窘境。
人丁流失后,百年小山村如何重聚人气?消失的小山村,还有气象自熙的机会吗?
桃源深处有人家
2013年12月,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有山有水有牵挂,这为山村发展规划了一幅未来蓝图。
记得住乡愁,山村之于城市的意义,早已超出了地理和文化范畴。无论是“田园牧歌”还是“草长莺飞”,抑或是“鸡鸣狗吠”……山村的景致各异,它融入历史,介入生活,孕育文化,连接着过去、现在和未来。
“我家住在桃林里,早餐晨露,晚沐夕阳,风景自万千。”在一位村民自编的关于老家的民谣里,拥有好生态的淄博市博山区池上镇风景旖旎,身处博山、沂源、淄川、临朐四区县交界处的深山里,境内群山耸立,原生态森林覆盖面积超过90%。
好生态却留不住人。全镇44个行政村,2017年的常住人口19565人,现在常住人口逐年减少。人口流失在一些远离镇中心的偏远小山村尤为严重。
“我们也有兴盛的时候。”地质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战乱时期,这里成为最好的避乱桃源。不少小山村都有外迁来的世家大族,一些小山村的老屋残留着的各种精美雕刻,见证着大家族厚重的文化遗风。
桃源深处有人家。这里,百年山村随处可见。各种历史古迹也不少,赵庄村郎神庙、花林村圣水寺、鲁山陀禅寺等千年古寺古庙,下小峰村新石器时代的龙口洞遗址,赵庄村战国赵庄墓群等古遗址都与山村的百年繁盛息息相关。
乡土文化里饱含传统价值观,是维系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灵魂。如何研究和保护好这些乡村文化遗产,研究好、保护好、解读好、阐释好历史文化,让古民居、古祠堂、古村落、古街巷等成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新型文化空间,也成为当下城乡融合发展的新课题。
近些年,山村人员流失速度加剧,包括池上镇在内的淄博市不少偏远山区,山村里依山而建的石头房群,街巷寂寥,除了几个留守的老人,几乎见不到年轻人的面孔。
“我们村里原来103户村民230口人,现在只剩下50多个人,我最年轻,今年51岁了。”池上镇大马石村村卫生室负责人王坤军说,现在,村里留守的人很少,不少房子因无人居住,年久失修而倒塌,有几条小巷因多年无人居住,长满了杂草和小树。
半数村民放弃了山村,走进了城市。山里的家,成了小时候的回忆。
“我们这条溜里,7个村,现在的总居住人口也就一千人,只有一个学生。”王坤军说,人走了,房子废弃了,老家也就成了过去。“再过几年,老人们都去世了,这里就没人了。”王坤军担心,这个有着400年历史的小山村有一天会消失。
一边是人口流失,一边是文化亟待传承。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终于让山村走到了消失和振兴的十字路口。山村还能恢复旧时风景吗?曾经繁盛的百年山村如何聚人气?
古村演绎新故事
好生态和文化传承两个重量级先天条件,让山村从绝境走向新生。
借着乡村振兴的东风,山村开始重新打量和利用自己的优势资源,谋求发展新路。近几年,这里的山村产业逐渐兴盛起来。山溜里的改变,一天天清晰可见。
在乡愁的地理空间从乡村拓展到城市,乡愁也从传统走向现代,同时赋予了乡愁更深层次的时代意蕴。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要留住山村,山村也要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提供情感营养、文化滋养。
“ 老祖宗留下的都是宝贝。”大马石村所在的这条溜里,七个村依山建造的石头房子引起了一些城里人的关注。
“来谈合作建民宿的人不少。”池上镇党委书记张浩说,青岛几位商人专门来这里开发建设了高档民宿,村前屋后种上了果树,建起了花园,修起了草坪。“一间高档民宿,住一晚上千元,有的别墅式的一晚上好几千元。”
小山村迎来两种发展模式,除了民宿,还有正在兴起的庭院经济。一些久居城市的村民,回来后也利用旧宅子,发展起了新产业。一户村民离家多年,回来后发现院子里原来种的几棵竹子,现在长满了宅院。村民一个电话卖出去几车。“一棵竹子四五块钱,一车400棵,一天拉了两三车。”他说,没想到,这废弃的宅院也有宝藏。
“隔墙偷竹”的故事,也在这里上演。院墙外,丛丛竹林遮天蔽日,相邻的几户人家也有了竹园。现在,这几户村民正计划着发展竹产业。
另一户人家,利用自己的果园,生产加工起了糖葫芦。“赶集卖糖葫芦,收入赶超城里打工的子女。”
小院里,庭院经济复苏,人流也开始往小山村聚集。当地人不多,但外来人口不少。许多退休的城里人来租赁房子,在这里安了家。“一年三季住在这里,冬天才回城。”
山村空置的石头房子,成了发展民宿和庭院经济的最好去处。一些有历史的小宅院更是备受青睐。大马石村的王家大院,虽然坍塌多年,但依然残留着的精美石头墙就吸引了不少人关注。
山溜里,森林、老泉、古树,还有世代传承的老手艺、老产业,如今都成了山村改变的载体。一些山村借机发展起了有机菜种植、生态果加工等产业。池上桔梗远销海外,赚外币的同时,还成了国家地理商标产品。
百年小山村的面貌正在以一种让人感叹的速度发生着变化。
小山村气象自熙
小山村变新的版本各有特色,发展模式也大相径庭。池上镇另一个山溜里,百年小山村——中郝峪村的变化,让几近消失的小山村突出重围,走出了大山。
近几年,依托山村旅游资源,借助当地优质生态环境,中郝峪村大力发展民宿和旅游,家家户户做起了旅游生意,全村旅游产业收入年年攀升。
小山村的变化背后,映射着山东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生动实践。小山村抓住发展的好机会,推出了三步走策略。
山村振兴第一步,自我完善改造。中郝岭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赵东强说,他们村是先从环境整治开始,后来又对村民家进行改造,再后来,村庄开始全方位无死角美化绿化,现在的中郝峪村家家染绿,户户花开。
这一历程步步踏在了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鼓点上。扫榻迎宾,家里干净了,山村振兴第二步提上日程,谋划产业。2005年,中郝峪村开始规划乡村旅游,小山村想尽一切办法,想走出人丁流失的困境,让村民们过上好日子。2012年,村里成立了幽幽谷旅游开发公司,开启了后来为人熟知的乡村振兴“郝峪模式”。
人气开始聚拢。变美的公园式山村开始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村里回收闲置房屋,投资进行改造翻新,打造特色乡村民宿群。不几年,中郝峪村特色旅游就声名远扬,特色旅游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来客。
小山村一下子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村民们家家都有股份,户户都有民宿,大多数村民成了老板。村里26号院“丈母娘大碗茶”的老板娘陈焕清说,以前家里五口人,只有几间草房,靠种地为生,饭都吃不饱,孩子们纷纷进城谋生。如何让孩子们回家,她想尽了办法收效甚微,没想到,村里一搞旅游开发,孩子们自己回来了。
富裕起来的小山村迈出最关键的发展第三步,品牌化发展。“我们有一支平均年龄26岁的年轻团队,全国各地打造中郝峪模式,合作费用少说也有80万元。”赵东强说,几年时间,村里进城的年轻人大半回了村,村里成立了旅游文化公司,开始往外输出发展模式。如今,他们已在重庆、内蒙古、河北等地建起了合作基地,合作发展的触角蔓延全国。
每逢周末,小山村里到处都是来看景的人,写生研学的学生络绎不绝。现在,小山村112户360口人,几乎家家都有民宿。
坍塌的旧石头房改造成了民宿,巨额收入翻倍增。这惊呆了村民。原来,旧房子、老物件、老手艺都是可以赚钱的。这种认知,全面改变了村民的思想观念,品牌维护人人有责,服务理念也跟着变化。
现在,中郝峪村年接待游客50万人次左右,全村综合资产达到2.4亿元。村民成为产业工人,人均年收入从2003年的不足2000元到现在5.2万元,仅住宿收益户均就达每年6000元。
近几年,中郝峪村成功申报省级美丽村居建设项目和乡村旅游集群片区项目,获评全国农村标准化改革试点,先后获评“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等,小山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探索推进的乡村振兴“郝峪模式”,先后被国家文旅部和省农业农村厅作为典型案例推广,被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UNWTO)、亚太旅游协会(PATA)等相关国际组织、联盟全球会员、文化和旅游部、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评为世界旅游联盟旅游脱贫案例。
牌子一个比一个响亮。中郝峪村的改变,让整个山溜有了标准,附近几个村也开始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小山村已不复旧时样貌。
人来人往,气象自熙。正在渐渐消失的百年山村,正在奋力破局,以另一种样子,吸引着回老家的人。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