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艺术美育观
作者:徐照明(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美育,即以美育人,它既是美的教育,又体现了教育之美。和自然美育、社会美育等其他美育方式不同,艺术美育是美育中的最典型形态,它通常汇集众美,以精心创作的艺术作品来教育人、以美的形象来感染人,从而取得最直接、最深刻的教育效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到艺术美育这一主题,深刻地阐述了艺术的美育性,艺术美育的人民性、艺术美育的时代性等重要问题,具有不可忽视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艺术的美育性
艺术的美育性,即艺术独特的以情育人的特点。在西方,尽管早至古希腊时期的哲学家柏拉图就提出了艺术具有教育性的重要观点,但只有美学学科确立,西方艺术由美规定、成为美的艺术之后,艺术以情育人的美育特点才得以彰显。与此不同,中国古代艺术的美育特征却尤为突显。先秦早期的“乐”不仅仅是各门艺术的总称,它还是教育的别称。不仅如此,“乐”这种艺术还直接通过情感的力量,实现教育的目标。先秦时期以儒家孔子“成于乐”为代表的艺术美育观对后世影响极大,成为优秀传统美育文化中的核心观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学校美育最典型的方式——艺术美育成为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的重要路径。艺术美育工作的关键,不在于艺术技能的培养,也不在于高蹈与抽象的艺术美的追寻,而在于教育培养人,因此,立德树人成为艺术美育的根本目标与任务。“好的文艺作品就应该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能够扫除颓废萎靡之风。”
艺术美育的教育方式不是逻辑图示与道德说教,而是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真善美的艺术形象。这种艺术形象既体现出该艺术作品的独特性,也突显了艺术的共通性,它是最容易相互理解、沟通心灵的世界语言。
通过艺术审美而发生教育作用的艺术美育能给人情感触动,并且这种情感触动不是哀伤的而是快乐的。不仅如此,这种情感的快乐不是生理欲望满足的快乐,而是精神充实的快乐,是包含并超越了悦耳悦目、悦心悦意,而最终悦志悦神的精神快乐。以感官欲望的满足为特征的低俗文艺作品不仅是对文艺的一种伤害,也是对社会精神生活的一种伤害。
艺术美育中艺术的内容不是虚空的,而是充实的。与西方传统因重形式、讲技术而出现的形式主义艺术思潮不同,中国传统文化认为艺术的形式与内容是密不可分的,需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只讲形式,而不讲内容的艺术形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古往今来,文艺巨制无不是厚积薄发的结晶,文艺魅力无不是内在充实的显现。”这意味着,担当美育重任的艺术绝不是先锋艺术家那里所谓的脱离现实社会生活的“纯艺术”,而必然是反映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人民实践的宏伟图景和光辉形象的人民的艺术、时代的艺术。
艺术美育的人民性
人民源自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民本主义思想,无论是《尚书》中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还是老子“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或是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无不深刻地阐明了这一思想,从而奠定了传统民本主义思想基础。人民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概念,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艺术美育的人民性主要体现在美育作品创造的人民性、美育作品表现主体的人民性与美育对象的人民性。
美育作品创造的人民性。人民是艺术美育作品的创造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人民既是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又是以美的方式总结、讴歌历史,铸就艺术精品的创造主体。人民不但是美和艺术的创造者,而且是美和艺术的创新者。文艺的一切创新,归根结底都直接或间接来源于人民。在新时代,始终保持与人民的血肉联系,牢记人民是艺术的创造者,克服在美和艺术的创造领域存在的虚无主义、享乐主义、形式主义、技术主义等问题,不仅是打造艺术精品的需要,更是艺术美育的需要。
美育作品表现主体的人民性。人民不仅是历史的“剧中人”,而且是艺术表现的主体。作为历史的创造者、推动者,人民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主体,由此也成为艺术作品所表现的当然主角。准确把握人民创造历史的波澜壮阔的伟大图景,深刻反映其中的成与败、悲与喜、善与恶、美与丑、真与假是古今中外一切优秀艺术作品的共同特征。但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有血有肉、有梦想、有内心冲突的个体存在,人民是在火热的生产生活中创造历史、创造未来的实践者。只有表现了这样实践者的艺术作品才是新时代真正的艺术,才能实现立德树人的美育价值。
美育对象的人民性。人民是文艺的鉴赏者和评判者。艺术在本质上是为人民服务的,艺术鉴赏的主体不是其他什么人,而是人民。艺术鉴赏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美育的过程,因此作为鉴赏主体的人民也就是美育对象。马克思认为,实践为对象创造了主体,“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因此,艺术美育作品对美育对象,即人民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不仅如此,艺术美育还通过人民对其艺术美育作品的评判,促进艺术美育作品创造水平的提升。通过人民的美育鉴赏和评判,既促进了人民审美素养的提高,又促进了艺术美育作品质量的提升。
艺术美育的时代性
艺术美育的时代性,主要指作为美育载体的艺术作品的时代性创造特征。艺术美育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要创造出无愧于伟大民族、无愧于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必须弄清艺术应该反映什么、怎么反映。
就反映什么而言,艺术应该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未来。新时代艺术美育作品既应该反映在凝聚了国家梦想、社会理想、人民期待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引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生活实践;又应该反映深蕴其间,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还应该反映中华五千年文明发展的辉煌历程,包括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历程。其中思想精深是对反映内容的基本要求。
就怎么反映而言,首先,艺术精湛、制作精美是艺术反映的物质形式标准。只有以精益求精的技术技巧,再辅以精美的外在制作、打磨,才能创作出令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精品。
其次,在具体反映方式上,既不能形式大于内容,甚至“为艺术而艺术”,也不能刻板守旧,一成不变。要倡导艺术不离现实,形式表现内容,追求内容与形式的深度融合、创新。在表现方式上,要不拘于一格,不定于一宗,不形于一态,雅俗并存,在利用好传统艺术表现形式的基础上,尤其重视互联网技术给艺术表现形式的变革带来的新机遇、新变化。
最后,针对艺术所要反映的现实中“不如人意之处”以及“丑恶现象”,艺术作品不应只是丑恶现实的反映,作品应该着力塑造光明驱散黑暗,美善战胜丑恶,理想照亮现实的艺术形象,使人民看到希望。
可以说,新时代的艺术美育观突显了艺术的美育性、艺术美育的人民性、时代性,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美育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对加强和改进新时代艺术美育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本文系中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中国先秦‘乐乐’美学研究(CSY22044)”的阶段性成果】
来源:光明网-学术频道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