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馒头老师”甘当村小孩童的“摆渡人”

  

  极目新闻记者 向一帆

  8月25日,湖北省鄂州市梁子湖区莲花贺小学校长陈克锋提前返回校园,为即将到来的新学期开学做准备。34年前,他秉承教育初心,扎根鄂州市梁子湖镇偏远农村小学。为当好“摆渡人”,他身兼多职,既当校长、老师、保安,又是学校的勤杂工,青年教师的领路人,更是孩子们的“保姆”爷爷。

  

  村小学校缺老师,已是校长的他一人承担几个班的教学任务。白天给学生上课,晚上处理学校事务,有时没空做晚饭,就用馒头和开水对付一口。春去秋来,在偏僻简陋的校舍中,他用行动兑现自己初踏上讲台时许下的承诺:当好乡村孩童的“摆渡人”。

  “馒头老师”守护留守儿童之家

  在莲花贺小学,陈克锋有一个亲切的名字:馒头老师。拥有这个称呼,是因为刚到该校时,他常用馒头对付自己的晚餐。原来,当时的莲花贺小学,因位置偏远条件艰苦,学校的老师屈指可数。

  

  自2012年来到莲花贺小学,为了服务好仅存的几十名学生,陈克锋一人担起了几个班级的教学任务。白天一节接一节地上课,根本没有休息的时间。每到下班后,学生和同事都回家了,偌大的校园就只有他一人。借着这片宁静,他开始备课,批改作业,处理学校事务……待完成这些工作后,往往已是深夜。为此,来不及做饭的他总靠一杯白开水,两个馒头草草对付一餐。学生和老师发现他为了工作如此辛苦,既心疼又敬佩。于是,“馒头老师”的称呼也随之流传下来。

  莲花贺小学距离镇上有10公里,当地不少家庭选择把孩子转到城区学校读书,这让原本就生源不足的莲花贺小学情况愈发困难。最艰难的时候,莲花贺小学全校只有7名学生。

  为了保住这所村小,让仅有的7个孩子能就近上学、上好学,2016年,陈克锋决定创办校办园,从幼儿园开始稳定生源,增加学校活力。

  筹办校办园的整个夏天,陈克锋都在四处奔波着。为了筹集资金,他想方设法四处奔走;为寻求生源,整个暑假里他都在走村串户。白天,学生家长在外忙碌,陈克锋只能晚上登门。一天夜里,他告别第三家农户时已是深夜,刚踏出门天空顿时电闪雷鸣,随之落下的倾盆大雨,把他的衣服浇透。回到宿舍后,看到镜子里自己这番狼狈的模样,他的心却是暖的,因为当晚又有一位家长答应将孩子留下。

  整个暑假家访时,陈克锋常忙到忘了吃饭。当同事和村民们问他这么奔波有什么意义时,他只是腼腆地笑着说:“如果能少流失一个孩子,即使这样也是值得的。”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60多个昼夜的不懈努力,幼儿园如愿办起来了。陈克锋终于留住了这所濒临关闭的村小,让村里的留守儿童在家门口有了一个暖心的家。

  “校长爷爷”当起校园勤杂工

  幼儿园办起来了,一至五年级办起来了,冷清的校园又恢复了往日的喧闹。2017年,看着孩子们开心地坐在漂亮的教室里,陈克锋的心里又萌生了新的想法:虽然建幼儿园的初衷只为储备生源,保住一所村小,但现在,他要给孩子创造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打造孩子成长的“精神花园”。

  于是,他又开始了新一轮的筹资,经过层层申请,学校每个教室都配置了崭新的课桌椅,还有电脑、电视、一体机等现代化教学设备,并配足配齐了各科教学仪器,为在校孩子提供了高质量的服务保障。他还邀请当地戏曲剧组来校指导孩子们打造和传承当地优秀文化,把儿童服务工作提高到了一个新高度。

  

  不仅改变了教室的硬件设施,陈克锋还在学校展开“厕所革命”,将学校原本的老式旱厕改造为冲水式厕所,方便学生在校生活。

  自幼儿园开办以来,陈克锋就更加忙碌了。他既是校长、老师、保安,又是学校的勤杂工,青年教师的领路人,更是孩子们的“保姆”爷爷。他每天起早贪黑,“沉浸”于不断切换的各种角色中。他每天起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所有的教室门、校门打开,迎接孩子们的到来。接着就骑自行车去十几公里外的乡镇集市上把当天老师、学生要吃的菜蔬等买回来,一放下菜品就又投入到教学工作中。

  用爱照亮留守儿童人生路

  作为校长,陈克锋不仅是莲花贺小学的掌舵人,还是五年级的班主任和语文、英语老师,更是学生们的贴心人。由于年龄偏大,陈克锋对新型教学设备不甚熟悉。为此,他虚心向年轻教师请教,从制作课件开始一步步学起。不仅如此,他还时常阅读教育教学书刊,在《教研博览》《教师论坛》等杂志中发表论文20多篇,业务素质进一步得到提升,教学成果位居全镇前茅。

  作为学生的贴心人,陈克锋也尽自己全力守护学生。2017年,学生小亮(化名)早已到了读幼儿园的年龄,却因家庭条件不好,迟迟没有入学。在了解到小亮的家庭情况后,陈克锋免去了其入学的全部费用并免费供餐。学生小贝(化名)母亲常年在外打工,陈克锋知道情况后,他每隔一天就要上门走访一次,无时不刻都在关注着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

  

  陈克锋对教育的无私付出,村民们都看在眼里。一次,为感谢他对莲花贺村教育事业的贡献,一位村民带领群众,来学校燃放烟花并贴上红色感谢信。看到村民们对自己的认可,陈克锋的眼眶也湿润了。34年的光阴,从青春年少到两鬓苍颜,陈克锋一直用心谋事,真心干事,数十年如一日坚守在乡村教学点,用无私的爱照亮农村留守儿童的人生之路。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