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到2027年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力争达60%以上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8月30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樊未晨)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近日联合印发了《关于实施新时代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计划的意见》(以下简称《扩优提质行动》)。今天,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对该文件进行了解读。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田祖荫介绍,《扩优提质行动》致力于深化基础教育供给侧改革,进一步做大优质教育资源“蛋糕”,加快构建幼有优育、学有优教的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从根本上解决优质教育资源总体不足与人民群众期望“上好学”的矛盾,增强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据了解,《扩优提质行动》制定了具体的目标:到2027年,学前教育优质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普通高中优质特色、特殊教育优质融合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学前教育阶段,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力争达到60%以上(2022年为54%);义务教育阶段,扩增一批新优质学校,优质学位供给大幅增加;高中教育阶段,培育一批优质特色高中,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扎实推进,高中阶段毛入学率持续提升;特殊教育方面,特教学校在20万人口以上的县基本实现全覆盖,适龄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保持在97%以上(2022年为96%)。

  据悉,《扩优提质行动》的具体措施,包括“学前教育普惠保障”“义务教育强校提质”“普通高中内涵建设”“特殊教育学生关爱”“素质教育提升”“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数字化战略”“综合改革攻坚”等八大行动。

  其中,“学前教育普惠保障”行动,主要解决学前教育保障机制不健全、优质普惠性资源不足问题。

  “义务教育强校提质”行动,主要解决义务教育阶段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足、城乡校际差距大问题。“一是推进优质学校挖潜扩容,二是促进新优质学校成长,倾斜支持帮扶有一定基础的学校,办好‘家门口’的每所学校。”田祖荫说,同时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优化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布局,因地制宜适当整合小、散、弱的乡村小规模学校,着力加强标准化寄宿制学校建设。

  “普通高中内涵建设”行动,主要解决普通高中多样发展不充分、部分县中水平不高以及群众职普分流焦虑问题。田祖荫介绍,首先是加大投入力度“新建一批”,新建和改扩建一批优质普通高中,增加学位供给。其次是创新办学机制“帮扶一批”,通过集团化办学、“组团式”帮扶、部属高校和省属高校托管帮扶县中等方式,扩大优质普通高中教育资源总量。第三是多样化发展“提升一批”,支持一批基础较好的地区和学校率先开展特色办学试点,积极发展综合高中,推进职普融通。第四是有序增加招生计划“扩容一批”。“深入挖掘现有优质普通高中校舍资源潜力,并结合实际优化招生计划安排,有序扩大优质普通高中招生规模。”田祖荫说。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