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到底要不要做?怎么做?这是我见过最好的答案!

  幼小衔接一直是家长圈里“老生常谈”的问题,很多育儿博主和公号也会给出自己对于“幼小衔接/学前班该不该上”的建议,比如:

  不要上。

  理由不外乎于几个:

  “超前学习会透支孩子对知识的兴趣、课堂的专注力;”

  “基础算术、拼音、认字在家也能教,这些知识可以融于生活里,多花时间做亲子伴读、数感启蒙比什么都强;”

  “自理能力、独立自律等等其他能力的培养,比学知识更重要。”

  说的都对,大道理谁都懂,但现实中大部分家长也没有因此停下拎着书包带着娃去辅导班的脚步:

  “别人都提前学了,我家孩子以后跟不上怎么办?”

  “只有我家孩子不会,一上学就受打击怎么办?”

  所以针对这个现实问题,非黑即白地站队讲大道理,常爸觉得意义不大。

  而小马君今天的这篇文章,我觉得是特别落地且实用的。小马君从美国的幼儿园回到国内的幼儿园,对比中美两国的教育体系之后,他对于幼小衔接班的看法,可能会颠覆很多人一直以来的“政治正确”:

  年级的分配上其实中美有很大的不同。

  在美国,幼小衔接是学校教育的分内事

  一对比就发现,美国说的K12和国内说的K12相比,多了一年——幼儿园大班/学前班。

  也就是说,我们把幼儿园大班列入了幼儿园体系里,但是在美国,这个年纪的孩子(5岁左右)直接并入了小学的体系。

  这样划分有什么差别?

  美国这个年纪的孩子,就会开始学习一些知识性的内容,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幼小衔接”,这一年就是为小学一年级做准备的。

  孩子学的东西,和之前几年明显不一样了,有纸质作业是很常见的事情。5岁的孩子已经开始具备学习知识的能力,让他们学习字母、算术等等,是符合孩子认知发展规律的。

  所以在美国,幼小衔接是学校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而我们呢?

  政策严禁幼儿园小学化,就导致幼儿园和小学几乎是“断裂”开的:

  幼儿园被困住了手脚,啥都不敢教,5岁孩子每天的生活依旧是吃睡玩,上厕所提裤子甚至还得找老师帮忙;

  可一到小学却完全变了样,处处都守规矩讲纪律,要专注要自理,还得学会好好听课。老师不再是“保育员”,而成了有威严的“教书先生”。

  敢问这种情况下,中间的适应期谁负责衔接?

  除了家长,还能有别人吗?!

  数据显示,近7成家长都存在幼升小焦虑。

  (数据来自2019年艾瑞咨询)

  给孩子一个适应期,帮助他顺利度过幼升小是很有必要的,但当这个“烫手山芋”转到父母手中时,不是所有家长都能淡定Hold住的。

  因此7成家长都在焦虑,教育资源越发达(比如北京、上海)的地方家长越焦虑,所以只能通过逼娃“多学知识”来缓解焦虑。

  可是学无止境,当孩子学得越来越多,负担也越来越重时,“幼小衔接”就跟“高压童年”划上了等号。

  那些真正会被我们忽视的“幼小衔接能力”

  很多人大概都听过“三年级现象”吧,意思是说,抢跑学前班的“红利”,并不能持续太久,笑到最后才能笑得最好。

  当然这不是说幼小衔接不重要,而是有些能“管”三年级以后的其他重要的能力,我们也不容忽视。

  在和很多小学老师沟通后我发现,他们真正担心的其实不是孩子提前学了多少知识,而是学习习惯的问题,比如是否拖拉,能否集中注意力等。

  幼小衔接从来不只等同于知识的衔接。

  其他方面的衔接是西瓜,而获得的那点知识本身,顶多是粒芝麻而已。

  因此这也是我今天最核心的观点,是我们每个成人,无论家长还是老师,都应该真的听一听孩子的声音,从儿童视角出发,他们作为这个衔接过程的主角,到底需要什么?而我们做的又是不是他们最需要的?

  我读完了若干篇论文之后得出的简单结论就是:

  “知识衔接”上我们现在其实现在做得非常足够,甚至远远超过了需求;

  但是在其他方面比如孩子心理准备、学习习惯的养成、非学习类能力的培养上,我们离孩子期待得到的支持还差得很远。

  接下来我想和大家分享我认为幼小衔接中最重要的几个能力。

  幼小衔接能力一:“坐功”很重要

  研究者坐在小学的课堂里观察,并且计算一年级孩子在课堂里违反规则的次数。

  结果发现,基本上孩子上小学的过渡期为5周左右,从第5周开始,老师的提醒次数开始出现显著的下滑。

  当被问到为什么遵守不了规则呢?孩子们的回答很诚实也很可爱。

  排名第一的是控制不住自己,其实很多孩子也知道要听课,但就是做不到啊。

  所以家长在孩子上小学前,真的有必要锻炼一下孩子干瞪眼坐着的功力,因为你没法控制老师上课无聊的程度,你甚至可以很诚实地告诉孩子:“爸爸小学也不爱坐着,但是尽可能我们还是控制一下自己,多坐一会儿。至少不去影响其他孩子。”

  在家练一练这种基本功,总还是有好处的。

  从这个角度来说,学前班倒是个能训练“坐功”的好地方。

  幼小衔接能力二:乐意写作业

  当然前提是:别太多、别太难。

  另外一个家长很关心的点就是作业,幼儿园很少有作业,小学会开始有作业,那么孩子对于作业的态度是什么样子的呢?他们喜欢写作业吗?

  答案可能出乎意料。

  超过8成的孩子都非常期待做作业,孩子是怎么想的呢?

  孩子们会把写作业和长大联系在一起,因为想长大,所以想写作业。

  所以对于写作业,他们原本是非常有兴趣和热情的。

  但为什么你感觉辅导作业那么难?可能是孩子觉得作业太难了,或者太多了。

  所以在5岁的时候,适当学点知识,可以帮助孩子更快上手这些作业,孩子也就不会对一般的作业抵触、畏难了。

  同时也得提醒“鸡娃太甚”的家长们,要给孩子留点玩的时间,孩子本身对作业并不是抵触的,别过早透支掉孩子对作业的热情。

  幼小衔接能力三:学会“记作业”

  这一条我觉得是整个调查给我最大的收获。

  大部分孩子刚进小学都很“迷糊”,老师有没有布置作业、布置了什么作业,孩子们完全是“懵”的。

  只有25%孩子能记住作业是什么,这个就和小学老师给我的吐槽很接近了。老师说他根本不在乎孩子的基础怎么样,但是他最无法理解的是为什么给孩子讲了好多遍,他们还记不住作业?

  这一点家长们一定感同身受。

  这其实是幼儿园和家长都容易忽略的一个地方:我们并没有教过孩子,如何“听记”。

  只能靠老师在家长群发作业信息,家长们理解之后再传达给孩子。

  其实“听记”的能力也是可以在学前训练的。

  比如在上小学前,可以和孩子玩游戏,你发出一个指令,他要使用自己的方式(比如符号)记录在纸上,然后再复述给你听。这样在上小学的时候,至少能把作业在备忘录上记全,不至于自己很想做的作业,直接从记录那一刻就遗漏了。

  幼小衔接能力四:学会关注“学习之外的东西”

  讲出这一点,你可能会很意外。因为在我们大部分家长的认知里,只有担心孩子对学习不上心,没有担心孩子对学习“太上心”的。

  但在针对幼儿园大班小朋友们的调查中,研究者发现:孩子们或许是受到父母焦虑的传导,小小年纪已经开始担心自己会“学习不好”,他们对于提前学点知识的态度,也并不抵触。

  “老师总表扬写得对的小朋友,我也想被表扬。”

  “现在学会了,上小学就可以大胆发言,老师会喜欢我的。”

  “若没有做好知识的准备,上学后考试就会考个大蛋,老师让写啥都不会!”

  “不学知识永远啥都不会,那就只能做个小孩,学会知识懂得多了就可以像爸爸妈妈那样做一个大人了。”

  孩子已经不再是孩子,提前长成了小大人,他们也早早地被这个社会的漩涡卷进去,很多孩子都认为自己应该提前学、小学就是学习的地方、成绩好才会被表扬。

  我不认为这是个特别好的现象,孩子可能会因此形成单一的评价维度,“只以成绩论英雄”,这不利于他们学会更客观、全面地看待同伴和自身,而那些不能快速适应小学的孩子,会不会因为学习而产生自卑心态,这都是我们家长需要关注的。

  幼小衔接能力五:培养“运动社交达人”

  孩子毕竟是孩子,关注的点大人们总是想不到,他们居然很看重自己的“运动能力”!

  孩子认为运动能够帮助他们社交。

  “如果什么都不会玩,谁爱搭理你呀”;

  “只有你会体育技能了人家才爱带你玩呀,我还有好多不会,要练习”。

  孩子特别期待小学的课间10分钟。

  “小学课间休息可以玩自己带的跳绳、球”;

  “课间休息最棒了,没有老师看着,想玩什么就玩什么,所以得会一些运动,比如跳绳啊。”

  运动能力可能会成为孩子社交的一个“筹码”,这是我没有想到的,所以也可以这样理解,如果想让孩子们在学校里尽快交到好朋友,那不妨在幼儿园阶段让他培养几项运动技能吧。

  常爸说

  在当前的国情下,讨论幼小衔接要不要上没太大意义,真正的关注点也不在这儿,而在于我们能否从孩子的真实需求出发,帮助他们多维度地适应小学生活:如果你的养娃精力足够充足,在家就能训练孩子的自理能力、听记能力、储备一些相对简单的基础知识,那幼小衔接当然没必要上;如果你精力有限,把孩子送去学前班无可厚非,但也要记得主要目标并不是把知识塞满、一味抢跑。学习是持续不断的事情,不打击孩子的学习热情,保护他的好奇心和自驱力才是更重要的事。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