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监督组合拳,涟源多举并措破解“麻雀学校”的办学困局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杨艳 通讯员 刘玉辉 实习生 杨子璇 涟源报道

  “来到新的学校,可以和更多的同学一起学习、玩耍,我很喜欢这里!”

  “我们上下学有校车接送,不到20分钟就到了,爸爸妈妈很放心。”

  涟源市金石镇中心小学,从大桥学校转来这里读书的孩子们满脸都是开心。一起转来这里的杨娟老师也喜上眉梢,“这里孩子多了,同事多了,很多教学活动终于可以正常开展,班级氛围更浓,自己更有干劲了。”

  大桥学校原是一所仅7名学生的小规模学校,杨娟老师负责一个班3个孩子的教学任务,如今大桥学校停办,老师和孩子们都转到了金石镇中心小学,还有从娄底、双峰、东莞等地转学回来的10名学生。此次金石镇共有14所小规模学校和教学点停办,同时作为全市试点的荷塘镇也有17所小规模学校和教学点停办,就近合并到环境更好、师资更优的学校。

  工作评议体察“民情”

  说起此次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撤并,还得从涟源市人大常委会的工作评议说起。

  2022年,涟源市人大常委会对市教育局近三年的工作进行评议。评议组深入基层,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走访过程中,评议组了解到,2022年涟源市义务教育学校有345所,其中100人及以下学生的小规模学校有201所(其中20人及以下学生的小规模学校98所,10人及以下学生的小规模学校共77所),绝大多数乡村小规模学校面临资源浪费严重、办学条件落后、师资配备不优、教学质量不高、生源流失严重等诸多问题,群众对此反响强烈。

  金石镇青春学校由1名教师教2名一年级学生,大湄学校由2名教师教3名二年级学生;伏口镇文溪学校由1名教师教3名二年级学生;白马镇井流学校由2名教师教1名学生……由于师生流失严重,小规模学校越来越小,孤独的孩子们无法参加正常的教学活动,更别说全面发展,家长们忧心忡忡。

  而对老师而言,每天则是从早上8点上学到下午4点半放学,不论是不是自己擅长的课程,都要一节课一节课地接着上,有的还要兼任午餐炊事员,忙碌的他们不得不选择“躺平”,焦虑着“路在何方”。

  然而尽管如此,为了让乡村孩子在家门口“上好学”,涟源市对乡村小规模学校的投入依然力度不减。

  白马镇井流学校于2021年投入30多万元建设厕所、改造屋顶;伏口镇泽塘学校于2022年投入80余万元新建两层教学楼,这里仅3名教师和3名学生;金石镇桐意学校近年来投入近60万元修建围墙、改造厕所、装修外墙;杨市镇茶亭学校,三年前投入100余万元新建食堂和两层教师周转房,2022年这里仅4名教师和8名学生……而这里的孩子就真正“上好学”了吗?

  评议组算了一笔账,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基础设施投入逐年增加,加上教师的工资待遇、教学开支等,平均每年花在每名孩子身上的经费以数万元计,个别地方甚至以十万以上计。如果把经济账和民生账、发展账一起算,我们能否做出更长远的考量和科学的布局?

  人大监督聚焦“民心”

  2022年12月14日,涟源市第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对市教育局的工作开展评议。

  会上,汇报短片《走进“麻雀学校”》和专题报告《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引起所有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共鸣,大家纷纷表示:“撤并小规模学校势在必行。”“要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乡村小规模学校合理布局,妥善处理好‘并’与‘留’‘改’与‘建’的问题。”“要强化师资力量,推进乡镇中心学校和同乡镇的小规模学校一体化办学、协同式发展。”“要加强对闲置校舍资产的管理利用,避免出现边建设、边闲置现象。”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2023年2月9日,涟源市人大常委会对市教育局进行了审议意见交办,并将在下半年的人大常委会会议上对整改落实情况进行满意度测评。

  2023年3月24日,涟源市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召开。会上,确定了2023年涟源市政府民生实事5件,其中“化解农村小班额,优化农村教育布局”项目备受与会代表关注,获得全票通过。该项目计划2023年完成金石镇、荷塘镇的整合试点工作,2024年在全市各乡镇(街道)全面推进乡村小规模学校“留、转、撤、并”,让乡村孩子“有学上”“好上学”“上好学”。

  这是涟源市人代会首次票决民生实事项目。

  从2022年10月开始,涟源市人民政府先后四次征集各部门、各乡镇以及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等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并报市政府常务会、市委常委会研究,筛选出7件群众普遍关注、呼声强烈的2023年市政府民生实事候选项目。为使民生实事项目票决制成为服务中心、强化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涟源市人大常委会出台了关于涟源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实施与监督办法。

  代表们对此充满期待,同时也对人大监督的这一创新举措一致点赞。

  办理落实紧贴“民意”

  市人大常委会持续跟进评议整改工作,把民生实事项目纳入重点监督范围,充分发挥代表主体作用,加强跟踪、督促、检查,通过听取相关工作报告、组织代表视察等方式,及时掌握评议整改和民生实事项目实施进度,收集群众意见和建议,推动问题解决,确保监督实效。

  针对小规模学校撤并问题,4月,涟源市成立了高规格的乡村小规模学校优化提质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由市长担任组长,四大家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市直16个部门负责人和相关乡镇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各部门单位和乡镇通过大量调研和实地查看,反复论证,形成了详尽的调研报告,制定了《涟源市乡村小规模学校优化提质试点工作方案》。

  2023年以金石镇、荷塘镇为试点乡镇,投资498万元完成9所小规模学校提质改造,将31所小规模学校合并到小学联校,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和管理,开通校车提供上下学交通服务。荷塘镇、金石镇分别投入318万元、350万元对校车线路进行优化提质,安装护栏6万余米,消除沿路安全隐患。在优化学校布局过程中,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学校所在村纷纷召开听证会并进行票决,加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力度,保障每一名适龄青少年儿童享受到良好的义务教育。

  同时,充分发挥闲置校舍的作用,其中金石镇将刚停办的迪康学校和大兴学校改办成幼儿园,确保教育资源不浪费。目前,荷塘镇、金石镇的小规模学校整合试点工作已基本完成,真正做到了学生满意、教师满意、家长满意。

  2024年,涟源市将继续投入2200万元,完成其他乡镇60余所学校的提质改造,合并80余所小规模学校。

  “化解农村‘小班额’是一项民生工程,市人大常委会将持续跟踪在全市的推进情况,确保取得实效,不负代表期待,不负百姓所盼。”涟源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梁育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