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社区就诊便利暖心,看病就像跟医生聊家常一样

  “在社区看病,跟医生谈病情就跟聊家常一样,轻松和谐。”在广州市天河区石牌街社区卫生中心,78岁的李大爷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与家庭医生签约后,全家人对就医都无后顾之忧。为进一步推动基层卫生健康服务更加均衡覆盖城乡社区居民,今年8月初,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印发了《基层卫生健康便民惠民服务举措》,文件印发将近两个月时间,各地都在稳步推进落实。9月21日,记者调研走访广州市增城区石滩医院(镇卫生院)、广州市天河区石牌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广州市海珠区沙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了解基层医疗机构正大力推进十条便民惠民服务措施的情况。 优质医疗资源下沉镇卫生院十年做6000余例白内障手术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水平如何?9月21日,记者前往广州增城区的石滩医院调研,这是一所镇卫生院,医院负责周围近10万村民的医疗保障,年诊疗人次30余万,其中不少是眼耳鼻喉科疾病。当地村民得了白内障、青光眼、糖尿病眼底病变、胬肉、角膜外伤等常见的眼病怎么办?以往他们都只能去往几十公里的增城区人民医院或者中山大学眼科中心就诊,现在为了减少村民外出就医的不方便,石滩医院经过30年的积累,打造了眼耳鼻喉科的特色专科。在广州市增城区石滩医院的新住院大楼,记者来到6楼的眼耳鼻喉科,这里42张床位,住了不少眼科及耳鼻喉科病人。该科主任罗焕然正用裂隙灯给68岁的陈阿婆检查眼睛手术后的情况。“我周一做了胬肉手术,现在都看得清了,医生技术很好。”陈阿婆对着记者一顿夸。实际上,她在4月份刚刚做了白内障手术。“左眼视力1.0,右眼0.6,视力恢复很好。”罗焕然说,“在医院,医保报销比例较大,像阿婆的胬肉手术,医保报销后,个人仅支付1000元左右。”以往在石滩镇附近的多家医院都没有眼耳鼻喉科门诊,更别说住院部,据记者了解,2013年石滩医院设立了眼耳鼻喉科住院部,医院投入上千万元,购入了眼底荧光造影、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等先进仪器,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专家的指导下,把专科办得有声有色。“近10年来,科室的年手术量超过1千例,为村民解决各类眼耳鼻喉常见病及疑难病,十年来白内障手术超过6千例。”罗焕然还告诉记者,“鼻咽癌是广东常见的肿瘤,专科通过七大片区的29支家庭医生团队给村民做体检筛查,每年发现20多名鼻咽癌患者。”近年来,石滩医院不断提升医疗质量与服务,先后荣获全国群众满意乡镇卫生院、全国百佳乡镇卫生院称号,也是全国首批达到“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标准的卫生院。基层急救能力建设是解决当地群众医疗服务急难愁盼问题的重要抓手。“我们医院于2022年11月通过了国家级胸痛中心认证。从医二十多年,医生的满足感从未如此强烈。”石滩医院院长陈人生指出,“胸痛中心平均4分钟完成心电图检查,平均16分钟完成肌钙蛋白的检查。对于救治不了的急症,比如主动脉夹层,实现快速转运;同时,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等,实施快速溶栓,目前溶栓的病例达到了20例。同时今年8月份成功救治了1例心跳呼吸骤停的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石滩医院院长陈人生笑称:“乡镇卫生院胸痛中心医生每成功抢救一位心肌梗死患者,他们的成就感满满。”数智赋能“加速度”社卫中心为居民提供精准医疗服务作为城市中心最贴近市民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社区卫生中心又将为居民提供什么样的便利服务?据记者了解,广州市天河区石牌街道社区卫生中心全面实现信息化管理,应用数字化和智能化设备为周围14余万居民提供了令人意想不到的精准服务。广州市天河区石牌街道社区卫生中心主任范育玲介绍:“在社卫中心,每天的门诊量达到上千例,而我们这里的面积只有2000多平方米,为了减少居民排队等候时间,因此建成广州基层首家自动加药智慧药房,将简单、繁重的、无技术含量的配药工作交给了智能机器人完成,通过自动化操作赋能,节省了居民排队等候时间,实现了‘药等人’的取药新模式。”78岁的李大爷正在石牌街道社卫中心就诊,他如今对到社区中心看病是100%满意,“在社区看病,跟医生谈病情就跟聊家常一样,轻松和谐。我把自己的情况跟医生讲得清清楚楚,医生给我选择必需的检查,开必要的处方,药费又很便宜。而且家庭医生还把健康知识带到我家里来,全家都按照医生的话来做。”李大爷表示,与家庭医生签约后,跟医生联系得更紧密,医生对全家人的健康状况进行长期动态的监测观察,出现疑难病症,社区建立绿色通道,直接联系三甲医院专家,全家人都无后顾之忧。值得一提的是,石牌街社区卫生中心已经实现门诊系统和公卫系统的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居民健康档案建立提醒、35岁以上首诊测压提醒、免费体检通知提醒、慢病患者到期随访提醒、家庭医生签约提醒……而智能AI电话呼出和短信推送,精准向65岁及以上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宣传季度面访。广州市天河区石牌街道社区卫生中心副主任杨海文还表示,目前社卫中心已经通过大数据对辖区内常住居民精准提供健康服务的指引,提高健康科普覆盖面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推广。“去年以来,中心增设了云电话平台,选定电话号码‘020-62866120’标记名称为‘天河区石牌社区医院’,用于自助健康服务热线,中心内的所有医疗服务项目均可在电话上查询。”一项项高质量的信息化建设措施,让周围居民就医有了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遇到可疑疾病社卫中心实现一键远程转诊科技缩短了社卫中心与三甲医院之间的双向转诊距离。21日下午,记者在广州市海珠区沙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到,“一键转诊”的设置,令远程转诊变得更“即时可得”。居民吴姨因反复头晕来到签约的家庭医生谭美红的诊室就诊。进行相关检查后,谭美红认为吴姨有脑血管疾病的可能,需要去上级医院做进一步检查。16:02,谭美红在家庭医生诊室启动了远程转诊系统,只见谭美红在电脑上按既定格式输入几个相关资料,16:04,吴阿姨收到了手机短信,显示已经成功转诊到珠江医院,并标明了预约时间与医生诊室。广州市海珠区沙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王晓毅向记者介绍,沙园社卫中心是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区域医联体的成员单位,自2017年起,珠江医院先后安排了心血管、内分泌、眼科、肛肠科等30多位专家轮流到我们社区中心坐诊。一方面,专家到中心坐诊,使居民享受到了在家门口就有三甲医院专家的诊疗服务;另一方面,专家也带教我们,让基层医生的能力得到了提升。当前全省正在推行医联体内大医院门诊号源优先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家庭医生(团队)开放,基于此,珠江医院向沙园社区卫生中心开放了心血管、内分泌、消化、风湿免疫等科室号源,家庭医生能为居民预约珠江医院1周内的号源,并实现了一键转诊服务。文|记者 张华 林清清 薛仁政 甘卓然图|记者 张华 林清清 薛仁政 甘卓然通讯员 粤卫信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责编 | 梁善茵校对 | 周勇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