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网络安全意识,启牛学堂提醒年轻人莫为小利受蒙蔽

  刚刚过去的“网络安全宣传周”恰逢开学季,针对学生群体的网络安全与反诈主题科普成为不少学校的“开学第一课”。有媒体报道指出,近年来帮助信息网络犯罪(即“帮信罪”)活动案件数量持续大幅增长,并呈现出“90后”“00后”人群高发的特点。根据最高人民法院今年八月发布的“帮信罪”司法治理调研报告,“帮信罪”已成为各类刑事犯罪中起诉人数排名第三的罪名,仅排在危险驾驶罪和盗窃罪之后。涉案人员往往呈现出低龄化、低收入特征,很多未成年人往往在无意识的过程中成为违法犯罪的“工具人“。

      

  事实上,大学生群体之所以容易被骗,一方面是由于他们社会经验不足、缺乏稳定的收入来源,想要赚快钱、走捷径的心态容易让犯罪分子“钻空子”。据报道,犯罪组织甚至已经将在校学生等未成年群体作为重点发展对象,因为在利益诱惑面前,涉世未深的学生群体更易迷失方向,成为犯罪活动的“工具人”。

  另一方面,此类犯罪活动通常具有一定的“隐蔽性”,许多涉案人员误以为自己在帮朋友纾困解难,殊不知已经成为违法行为的帮凶。如在一则相关律师梳理的案件中,被告人许某经熟人介绍,为他人提供银行卡和支付宝账号进行跑分,每帮助转账1万元即可获得50元报酬,提供银行卡可以获得150元报酬。在诱惑之下,许某不仅自己参与,还介绍朋友一起参与,最终许某支付结算140余万元,获利6500元,却因帮助信息网络犯罪行为,被公安机关侦查抓获。

  启牛学堂在此提醒,当被邀请提供这类帮助服务并承诺给予报酬时,我们应该保持十分警惕,切勿因贪图小利、存在侥幸心理,将自己的手机卡、银行卡、个人账户提供给他人使用。同时,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金融和法律知识补补课,提升对互联网金融犯罪与诈骗套路的辨别能力。

  作为一家成人在线金融素养知识学习平台,启牛学堂凭借自身专业内容及技术创新优势,为不同金融素养基础的用户,提供不同深度的课程内容,用户可在启牛学堂进行专业化、系统化的学习和实践,逐步形成科学的金融知识体系,全面提升自身金融素养。启牛学堂通过直播、视频、音频等方式,将专业的金融知识化繁为简,为用户提供有趣易懂的内容。同时,启牛学堂还通过打造社群,构建师友扶持的陪伴式成长之路,有效拉近金融知识和普通大众之间的距离,帮助更多用户学有所获。

  在课堂学习之外,启牛学堂还通过多种方式开展金融知识普及,帮助大众提升金融素养,识别身边的潜在风险。启牛学堂联合深圳市居民金融素养提升工程办公室,面向青少年与中老年群体分别推出《“启芽计划”青少年金融素养提升系列科普视频》与《“守护风华计划”中老年防诈骗系列科普视频》,为助力青少年、中老年群体金融素养提升,维护良好的金融环境贡献一份力量。

  未来,启牛学堂将持续为大众普及金融素养知识,帮助大众构建正确金融认知,做好专业金融知识与普通大众之间的“翻译器”,助力国民金融素养整体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