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起步区:吸引更多人才落地“黄河北”

    近日,记者从济南起步区社会事业部了解到,今年毕业季,起步区共接收约350名应届毕业生就业。近年来,起步区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发展理念,通过出台人才支持政策、举办各类人才专场活动等方式,不断优化人才环境,吸引更多人才落地“黄河北”,选择起步区。

    用“真金白银”留住人才

    9月7日,记者走进位于中科新经济科创园的起航(山东)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在一楼大厅中央,便感受到该公司支持人才发展的决心与诚意。在展牌显眼处,“济南市服务支持政策”“济南起步区人才服务支持政策”“岗位成长”等内容一目了然。

    “通过开展校招、社招,已累计入职新员工近400人,其中7月份入职的应届毕业生中,有本科生150人、研究生12人。”该公司人力资源部副部长毕宏达介绍,公司自去年12月启动大规模招聘以来,取得不错效果。这一方面依托起步区广阔的发展前景,另一方面则是用“真金白银”来招引和留住人才。

    “找工作时对比了其他公司,在薪资上起航要高于同行业。”去年研究生毕业的张文先目前就职于该公司人力资源部门。他告诉记者,除了看重薪资外,公司提供住宿和午、晚两餐也为他就业初期减轻了不少压力。

    据了解,起步区地处黄河北,交通、生活上的不便是制约不少企业招聘的因素。为减少人才“跨过黄河”就业的后顾之忧,起航(山东)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积极用好市、区两级人才支持政策。

    根据《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人才发展支持政策实施细则(试行)》,起步区实施“鹊华人才驿站”政策,可为市域外来起步区求职应聘的应届生和毕业一年以内的高校毕业生,提供最长7天的免费住宿服务;对新来起步区就业的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应届高校毕业生,分别给予每月500—1000元交通补贴;并对符合条件的毕业生,一次性分别给予2万—5万元生活补贴。“鹊华人才驿站给初入社会的毕业生带来一种安心、贴心的感觉。”张文先告诉记者,目前他已申领济南市研究生生活补贴,同时公司正在统计入职员工学历层次,下一步将帮助符合条件的新员工申请起步区交通和生活补贴。

    据了解,目前起步区已经审核发放高层次人才生活补贴近80万元。记者在起步区官网看到,“鹊华人才”专栏内设有相关人才政策申报通道,其中“鹊华人才驿站”“青年人才生活补贴”“人才公寓”等政策实行常态化申报。

    搭建人才与企业沟通桥梁

    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与零部件产业园建成投产,中科新经济科创园、国际标准地招商产业园等重点产业园区启动运营,先行交通、先行致业等企业陆续入园办公……当前,随着起步区发展,辖区企业用工需求愈发强烈,对人才的需求也与日俱增,尤其是尖端人才、技术人才需求量较大,如何为企业和人才精准牵线搭桥是相关部门重点研究的课题。

    据介绍,今年毕业季就业人员中,有180人进入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与零部件产业园。“比亚迪自去年启动招聘以来,一直是用工和人才需求的重点企业。”起步区社会事业部社保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助力企业发展,该部门常态化开展“济南比亚迪用工专场网络招聘会”。

    为进一步扩大人才招引面,起步区举办“才聚泉城名校行”“海右人才对接会”等大型人才招引活动,开展“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网络招聘会”系列青年人才招聘活动,全方位宣传起步区的就业环境、创业环境和人才发展前景,截至8月中旬达成就业意向大学生600余人。

    人才与企业是双向选择的关系。在为辖区企业招引人才的同时,起步区同样从人才自身角度出发,带领人才了解起步区,为人才寻找适宜发展的“沃土”。

    “鹊华·青年英才暑期训练营”启动,教学科研实践与人才培养基地揭牌,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暑期实训学子分别走进起步区,邀请海外高层次人才交流济南创新创业大赛项目……今年暑期,起步区以多种形式促进高校与起步区及辖区企业的合作,在推进产学研科教融合的同时,也为起步区人才和创新创业项目导入播下“种子”。(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