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適齡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入學率達到97%以上

  發布會現場。人民網 寇雅楠攝

  發布會現場。人民網 寇雅楠攝

  人民網呼和浩特9月15日電 (寇雅楠)9月15日,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組織召開加強困境兒童關愛保護工作新聞發布會。在發布會上,內蒙古自治區教育廳基礎教育處副處長韓雪就為困境兒童提供更高質量教育保障方面開展的工作進行了相關介紹。

  建立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全覆蓋資助體系。制定工作實施辦法,精准認定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建立並完善從學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全覆蓋的學生資助體系。學前教育階段對經旗縣級以上教育行政部門審批設立的公辦幼兒園和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就讀的幼兒實行減免保教費資助。義務教育階段補助學生生活費,實施農村牧區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普通高中和中等職業教育階段實施以國家獎助學金為主體,學校和社會資助、頂崗實習為補充的資助政策。

  扎實推進心理健康教育,促進留守兒童健康發展。針對留守兒童因親情關愛缺失,家庭教育缺位等原因易引發心理問題的情況,自治區教育廳印發《進一步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若干舉措》。要求各盟市農村中小學校開設校級心理教育與咨詢機構,通過整合心理教研員、心理健康教師、專業醫療機構心理醫生等各方面力量,構建起學校心理危機預防、干預和轉介制度。實行高校對口支援中小學的工作機制,依托全區15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示范中心對口支援我區各盟市中小學校,突破行政壁壘和地域障礙,在提升中小學校心理健康教師素質、設備資源建設、心理健康活動等方面實現資源互通、合作共享,形成緊密的合作關系,助力留守兒童善待自我、關愛他人及社會。建設全區大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公益講座“潤心大講堂”平台,組織心理專家圍繞情緒管理、和諧親子關系構建、學習壓力疏導等內容,有針對性的為農村家長、學生解答典型心理問題,促進留守兒童身心健康和諧發展。

  強化統籌,加快健全特殊教育體系。制定印發自治區《“十四五”特殊教育發展提升行動實施方案》,著力在經費保障、專業教師培訓、改善辦學條件等方面加大支持。採取輕度殘疾兒童在普通學校隨班就讀、中度殘疾兒童在特殊教育學校就讀、重度殘疾兒童送教上門等多種方式,“一人一案”確保每一名殘疾兒童平等接受教育機會。截至目前,30萬人以上人口旗縣均設置特殊教育學校,全區特殊教育學校共有52所,特殊教育學校在校生5920人,隨班就讀學生6267人,送教上門2684人,全區適齡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入學率達到97%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