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上作文|埋怨,不如埋了怨
【作文题】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写作。请结合漫画的内容和寓意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学生习作】与其埋怨于心,不如弃怨自强龙腾格 华南师大附中2023届高三(12)班这幅小林漫画中,一个人用铁锹挖好深坑后,把垃圾桶内埋怨苦恼的四张脸谱都丢进深坑。不难想象,他将用铁锹挥土埋葬这些埋怨情绪,正如漫画的主题所写“与其埋怨,不如埋了怨”。这番做法启迪着我:与其埋怨于心,不如弃怨自强。“埋怨”与“埋了怨”虽只有一字之差,被动性与主动性却高下立判。“埋怨”是把自身的失败归因于外界的糊涂与自私,是一步步把自己的内心变为情绪废品的垃圾填埋场。殊不知,一味地责怪与埋怨会形成遮蔽自身缺陷的迷雾,堵塞改良心态与改进能力的道路,让人更加狼狈无措。不妨学“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的孔老夫子,丢弃埋怨,选择以坚忍乐观的心态面对困难磨难;不妨学东坡先生,“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也是一番舍怨求安的心态。“埋了怨”便是主动清扫心中的怨怼与烦闷,是重整旗鼓、携积极心态的轻装上阵。主动出击可不就是比埋怨在心、空自煎熬要好?因此,与其埋怨于心,不如弃怨而行。但我们在埋怨时,除了感情的宣泄外,也会有部分对内外因的分析。如果把具有批判与反思精神的那部分当作情绪垃圾一同填埋,遇失利也如同无事发生般冷漠麻木,却又得不偿失了。所以“埋了怨”,注重的是提供情感发泄的合理渠道,要理性批判、反思得到的经验教训再出发,而非忽视正确的情绪调节。这更需要我们有自挥铁锹的勇气,也需要遵循两大方法:转换视角变情绪,自强实干得成绩。埋怨时,要清理情绪垃圾桶,不妨于转换视角中转变认识,于自强实干中取缔负面心理。比如,陆鸿不因天生的生理缺陷而怨天尤人,他开印刷厂谋实干,用养活自己与帮其他残障朋友的成就感,充填了自己一度满是埋怨与绝望的心,他便是用积极乐观取代自怨自艾的典范。而当外界环境有不可动摇的规律时,则应视失败为认识自己的机遇。如“中国龙芯之母”黄令仪,屡屡失败却不埋怨,克服资金不足、人手不够等困难,最终也能从失败实验中找寻突破的罅隙,铸成“中国芯”,成就梦想。这是视挑战为机遇的视角转换的结果,更是实干自强的成功。由此可见,对于埋怨这种情绪也必须思想与行动双管齐下。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也是社会原子化的时代。埋怨或许是我们无法避免的情绪,但埋怨之后该怎样做,却是我们可以主动选择的方向。不要忽视自己的力量,也不要忘了家人朋友能提供给我们的正向情绪价值,让我们做情绪的主人,弃怨而自强。共勉!【教师评语】这是一道看起来容易写起来不易的作文题。立意容易,阐释不易。作文材料是一幅漫画,画家以寥寥数笔道出了有关情绪管理的正确态度与方法。作者贵在将一目了然、人人认可的道理逐层表达:首先确定立意——与其埋怨于心,不如弃怨自强;其次将“埋怨”与“弃怨”进行对比论证,突出弃怨而行的必要和重要性,为下文议论张本;接着论述怎样弃怨,既要认识“埋怨”的合理价值,同时注意“埋了怨”(弃怨)须遵循两大方法,重点论证后者,并以陆鸿、黄令仪等人物事例为论据,辅助说理,得出弃怨“须思想与行动双管齐下”的结论;最后关联时代与自身,从现实情境出发,呼吁大家“做情绪的主人,弃怨而自强”。纵观全文,表达有层次,观点有一定深度,但行文在思路流畅方面尚需改进。比如段落间有些地方龃龉脱节,缺少统帅之语,如果加上几句诸如“那么该如何做到弃怨自强呢?”之类的语句,应该就会顺畅很多。(华南师大附中语文教师 盖英俊)【非师点评】小林漫画近些年广受读者欢迎,往往是从现实社会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情绪和现象,用幽默的画笔加以勾勒,配上颇有深意的文字,张力十足耐人寻味。漫画艺术本身有趣味性和思想性,这种作文命题也是学生比较喜欢的方式。首先写作之前要理解形象的表层意义,再去探究背后所隐藏的寓意。本文能够很好地理解漫画中的关键提示语“与其埋怨,不如埋了怨”,并将中心论点定为“与其埋怨于心,不如弃怨自强”。文章第一段从概述画作到提出中心论点,节奏干净利落。埋怨和埋了怨这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到底有何不同,文章进行了分析论证,指出差异的本质原因,同时也辩证地指出“埋了怨”注重的是提供情感发泄的合理渠道,带着理性批判、反思得到的经验教训再出发,而非忽视情绪调节,这就比一般的思考更深入,显示出较为周密的逻辑思维。分析问题之后就是提出如何解决问题的合理建议。全文思想正向、思路清晰、逻辑性强,具有议论文文体的鲜明特点,分析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举例论证等方式也能灵活合理使用,文情并茂有说服力。当然文中有个别语句还需要推敲,比如,“‘埋怨’是把自身的失败归因于外界的糊涂与自私”等,分析还不够到位。但瑕不掩瑜,本文可以说是一篇优秀的议论文。(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广东省写作学会副会长 邓玉环)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责编 | 易芝娜校对 | 朱艾婷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