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万善款背后的信任裂痕:筹款平台该如何反思?
过度依赖于短时的社会热度,而忽略了对筹款活动的必要监管和引导,是一种极为不负责的短视行为。全文1666字,阅读约需5分钟 撰稿 / 陈双俞(媒体人)编辑 / 徐秋颖 校对 / 李立军▲四川被狗咬伤女童家属,通过网络筹款平台,募集了200万元的善款。图/筹款平台截图近日,四川崇州一两岁女童不幸被狗咬伤,其家属在轻松筹平台上发起的筹款活动,短时便获得了200万元的善款。这本是温暖的社会力量的展现,但很快,此次筹款行为就陷入捐助金额与资金用途的争议。从迅速发起筹款,到短时间募集200万元,再到被质疑、捐款人退款,及至最后的“大部分未使用善款原路退回”……为何原本属于社会互助的善举,最终却陷入如此乌龙的境地?这不得不让我们思考,网络筹款平台在传递爱心的同时,能否匹配更完善的筹款机制、筹款金额标准,真正做到尽职尽责,避免公众的信任与爱心,一再被消耗和辜负?据南方周末报道,轻松筹平台上有明确的规定,当求助金额超过50万元时,筹款人应当提交医疗机构的书面证明。但女童治疗所在的华西医院人员却表示,医院“没有出具任何相关的费用证明”。轻松筹工作人员则解释,考虑到孩子当时情况“确实非常危急”,“在家属跟医院沟通之后,由家属自己预估了这么一个金额,我们给她发起了(互助筹款链接)”。正是这些不规范、不专业的操作,让整个事件的发展毫不意外地脱轨了。网络筹款事件再度引发社会争议,无论是对平台口碑或是行业发展来说,都是一次不折不扣的伤害。作为平台,原本该有的操作标准和要求,却轻易地被忽视、放弃。这是对捐款者信任的背弃。作为平台工作人员,没有给予筹款人准确、清晰的引导,让整个筹款行为更加透明、规范、可信,反而成为破坏平台规则的实际操作者。这是对自身诚信的损害。平台的责任不仅仅是为筹款提供场所,更应该为筹款人提供恰当的服务和引导。实际上,公众并不难理解当时女童父母的焦虑或忧虑,可能担心自己储蓄或筹款金额不足以治疗女童的情况,作为平台,更专业、规范化的做法,应当是给予女童家属提供其他更为稳妥的解决方案。比如,如果担心筹款额度不足治病,那么平台可以通过多次启动筹款,保障资金的足够;如果担心筹到资金无法及时提取用于治疗,那么平台可以通过加快审核、边筹边取等方式加以实现。如此,不仅能够解决当事者的筹款需求、保障治疗的及时,同时也为社会公众提供一个公开透明、安全可信的筹款机制和平台。相反,过度依赖于短时的社会热度,而忽略了对筹款活动的必要监管和引导,显然是对平台和行业的损害,是一种极为不负责的短视行为。这些年来,个人大病求助平台凭借互联网的规模优势,帮助到许多急需帮助、急需大额资金治病的人。但同时,也因为一些争议事件、负面消息陷入被质疑的境地。比如近两年,轻松筹平台多次被曝出向捐款人收取“支持费”,捐5元收3元,捐20元收5元等等。这种一直存在的“支持费”,与其所称的不收取任何手续费、服务费是相悖的,显然这种偷换概念“假免费”行为也给很多人造成了误解和伤害。网络筹款平台应该意识到,它们所处的是一个公共的、敏感的领域,每一个不规范、不专业的操作,都可能对公众的信任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类似争议行为的持续叠加,不仅影响公众对平台的信任,也影响公众对网络筹款的整体态度,甚至可能会导致社会的爱心和善意减少,这显然与平台成立的初衷背道而驰。为此,网络筹款平台应当担起相应的责任,从筹款人的资质、筹款额度的审核,到资金的安全、提取、使用、公示等,都应该建立起相应的规范化标准,以专业、科学的态度,保障每一次的筹款都能安全、准确抵达。只有为社会公众提供一个安全、透明、可信赖的网络筹款环境,才能让善良不再遭遇“退款潮”“假免费”,让爱心得以持续传递,让社会因为爱而变得更加美好。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