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得漂亮!师生复制研究用“真科学”打败“伪科学”
近日,“14所大学师生自筹经费为中国正名”冲上热搜。
事情缘起是,四年前《科学》杂志发表了一篇题为《全球公民诚信度》的所谓研究,中国在其调查的40个国家中排名最末。而其衡量标准,只有“捡到钱包后是否用电子邮件联系失主”这一条。如此研究方法的狭隘性显而易见,结论亦与现实严重相悖,然而,当学者们向《科学》杂志发出邮件辩驳质疑,指出其研究测试方法的荒谬时,对方却并未给予实质性反馈,甚至关闭了该论文的评论区。
来不及申请经费,200多名学者“自备干粮”,100多名学生“用爱发电”,决定“组团”复制研究。在全国10个城市近500个点位开展“丢失钱包”大实验,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的数据统计与分析,最终得出结论:中国公民“电子邮件回复率”为27.4%,的确不高,但“钱包回收率”达到了77.8%。生动详实的论据,不仅揭露“以电子邮件回复率为单一指标”衡量公民诚信率的狭隘,更发现集体主义文化下公民倾向于“被动替失主保管钱包”的新维度。评估“诚信”必须考虑不同的文化影响——有理有力,这项挑战《科学》论文的研究,也于2023年7月10日登上《美国科学院院报》。
用“真科学”打败“伪科学”,这仗打得漂亮。众所周知,多年来在“西方中心主义”主导下,类似“中国诚信垫底”的研究结果不时可见。相当一部分西方学者,在认识中国、解读中国、传播中国时,不知是有意为之还是先入为主,长期沉浸在西方叙事方式和理论概念中。而这些,基本上都是建立在西方的实践经验之上。
以电子邮件为例,在西方人或许“常用”,但在中国算不得主流社交工具,除非“工作必要”“寻找密码”,很多人甚至都不会打开,又怎会用之来“还钱包”。记录的镜头已然扭曲,呈现的画面如何真实?更重要的是,即便被指出错误,他们依然拒绝沟通与交流,傲慢之感扑面而来。
毋庸讳言,近代以来,国际知识体系主要是在西方国家主导下建立和运行的,基本的学术概念、理论体系、研究范式也大都源于西方。但也必须看到,由于不同的历史积淀和风土人情以及相异的思维方式,研究过程中不时会出现“颠倒黑白”的尴尬。特别是近些年来,世界多元化多样化格局愈发清晰,新事物、新模式、新业态、新道路展现出蓬勃生命力,再以那套单一的研究路径套用或者评判他国的优劣是非,得出的结论不仅无法客观全面,还显得无比荒诞可笑。
“中国诚信与否”不由“邮件回复率”决定,中国故事也不能任由“歪嘴和尚”乱讲。面对这样那样的偏见与谬论,就要理直气壮回怼质疑,同时以鲜明的事实激浊扬清。学者们以学术研究“为中国正名”是一途,网友在全球互联网上晒“中国见闻”亦是一途。与此同时,我们也在有意识地摆脱过去单向度的宣传路径,打开更多双向互动的模式。“中文热”蔓延全球,纽约时代广场变身“中国十字路口”……风格各异的中国元素正在以多种形态、更高频率呈现在世人面前,丰富着中国形象。
“我们有本事做好中国的事情,还能没本事讲好中国的故事?” 大声批驳“错误结论”,输出“正确答案”,不断打造中国叙事的架构,构建自己的话语体系,一个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将更多“被看见”。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