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江北”人才回流人气升腾

  哈尔滨新区“南北互动”打造聚才高地(上)

  □本报记者井洋陈贺

  “对紧缺人才个人所得税超过应纳税所得额15%的部分,最高给予全额补贴。”这是日前哈尔滨新区发布的《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哈尔滨片区关于加强对外开放深化改革创新的若干政策措施》(又称“新驱25条”)有关人才政策之一,力度之大,堪比海南自贸港。

  国家级新区、自贸试验区哈尔滨片区,多重政策利好叠加,聚力打造龙江版“新浦东”的大气魄、大手笔,让哈尔滨新区不仅成为资本大鳄北上投资的热点,同时也成为吸引八方人才的“梧桐树”。

  不断释放政策红利,为人才提供“硬核”保障;不断集聚高精尖产业项目,为人才追梦圆梦搭建施展才华的平台;不断加强服务,为人才提供最优质的宜居宜业配套环境……南雁北飞,海归筑巢,一段时间以来,哈尔滨新区成为人才回流的“新磁场”。

  知名企业集聚,人才向科技高地回流

  王珂是哈尔滨海能达科技有限公司的招聘专员,这些天,她正在准备为25名应届高校毕业生办理入职手续。作为国内专业无线通信行业的龙头企业和全球领先的专业无线通信设备供应商,这家深圳企业在哈尔滨新区设立子公司后,成为聚集人才回流的高地。

  “目前公司有硕士毕业生205人、本科毕业生292人、博士2人、5名海归人才。哈尔滨新区的政策优势和产业优势对人才的吸引力越发显现。”王珂介绍,企业现有员工中,60%以上来自211高校,复旦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哈工大、哈工程等名校毕业生达145人。

  而同样位于哈尔滨新区的哈尔滨海邻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在此次疫情中,因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研制生产的信息技术产品在抗“疫”中一战成名。其董事长张海军就是一位振翅北飞的“头雁”。从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在深圳打拼多年的他,选择回哈创业,到目前已投资近亿元。企业在新区茁壮生长的同时,也带动了人才回流,而企业股票期权激励机制进一步磁吸更多优秀人才留在哈尔滨。如今,海邻科哈尔滨研发中心队伍日益壮大,与深圳硬件板块旗鼓相当,从外地吸引回哈人才20多人。今年,从哈工大又招聘8名应届毕业生。

  在安天科技有限公司人力资源经理吴高琪看来,近年知名IT企业的聚集和成长,是哈尔滨新区吸引高端人才的硬件。哈工大硕士毕业的韩菂,一直在北京工作,专业方向是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去年7月,他做出返回哈尔滨的决定,入职安天担任高级产品经理。“现在的科技创新城就像当年的中关村,有很多人才藏龙卧虎。”他说,安天科技是国内网络安全领域的翘楚,有很多行业里的“大师”,与“高手”同行有助于自己专业技能的成长,加快实现人生的梦想。 (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

  优秀“平台”磁吸,打开逐梦圆梦空间

  深圳(哈尔滨)产业园负责人奉均衡,来哈尔滨已有一年时间。去年6月,他率领深圳“9人男团”来到哈尔滨新区,投身深圳(哈尔滨)产业园项目建设。目前公司共有45名员工,今年预计再招收20人。去年社会化招聘的5人,都是从北京、深圳、大连等地北上入职产业园。

  “深圳基因让我们在企业运行上完全是深圳管理,思维方式、人才观念上都是深圳风格,运行上更加市场化。”深圳公司的标签、待遇和薪酬,让深哈产业园在招聘中备受青睐。“去年在这里过了一个夏天,我们深圳来的员工都爱上了哈尔滨!无论是气候、生态环境,还是城市的历史厚重感,哈尔滨都是一流的。更可喜的是,哈尔滨新区营造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的努力和成效有目共睹,具备了吸引人才回流、吸引外地企业投资的法治环境。”奉均衡说。

  不仅有深哈产业园,省内首家科创板上市公司哈尔滨新光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对高端人才同样具有磁吸力。该公司人力资源总监孙大鹏介绍,2019年招聘3名博士、12名硕士、48名本科生,员工达到350人。“公司上市后,从江浙等发达地区引进20多名管理人才,包括过去求之不得的资本运作等专业人才也纷至沓来。”公司董事长康为民对记者说。

  无论是携手特区,还是插上“资本翅膀”,哈尔滨新区一系列抢抓机遇的举措,都在托举起吸引人才回流的高地,同时也加速了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企业“扎堆”新区、快速成长,为人才提供了实现梦想的天地。

  “高精尖的企业可以为人才提供施展才华、追梦圆梦的平台,是留住人才的关键。”哈尔滨新区企业和投资服务局局长郑向东说,新区还集聚了大科学工程、碧海产业园、绿地国博城、融创四季冰雪项目等投资体量大、带动效应强的产业项目,必将会吸引更多人才投身新区。

  为助力人才创业,哈尔滨新区积极引进基金39只、100多亿元,满足创业企业资金需求。先后建成全省最大创新孵化平台、12个科技成果转化平台、46个专业孵化器和大批众创空间,集聚技术成果转化和研发机构240多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9个,吸纳高端人才1.67万人,其中院士2人、长江学者6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6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1人。

  政策红利叠加,新区魅力持续彰显

  “从2019年新区发布的‘黄金30条’到如今的‘新驱25条’,关于人才待遇的内容始终是新区每次政策发布中重要部分。”哈尔滨新区发展和改革局局长于宏说,政策的激励是吸引人才的先手棋。

  “人才是第一资源”。近年来,省市层面出台的人才政策为新区引进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提供“硬核支撑”。依托哈尔滨工业大学成立的省工业技术研究院,在落实引进人才事业编制上,大胆突破,通过事业编制流动化运用,帮助孵化的初创企业留住人才。2019年,通过事业编共招收博士硕士20多人,解决了企业急需的关键人才。

  哈尔滨市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吸引培养人才支持重点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针对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人才、高校毕业生、创业人才等不同人才群体构建体系、分类施策,不断加大人才引进培养开发力度,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哈尔滨英才集聚计划实施方案》《哈尔滨企事业单位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实施方案》《哈尔滨企业博士后人才集聚工程实施方案》《哈尔滨特邀专家聘任工程实施方案》《哈尔滨海外人才智力引进工程实施方案》和《哈尔滨创新创业人才项目资助工程实施方案》等五项人才工程方案出台,使哈尔滨新区率先受益。

  有省市陆续出台的组合政策做支撑,哈尔滨新区抓住“五区叠加”的窗口期,政策红利不断释放。今年2月1日起施行的《哈尔滨新区条例》,单设“人才服务”专章,在政策性住房、社会保险、安家补助、配偶就业等多方面为人才提供支持帮助。新区还组建了专业化人才资源服务公司,成立专业化服务队伍,让企业和人才在新区尽享“一站式”便捷服务、“保姆式”贴心服务、“秘书式”专业服务。人才新政虹吸效应初步显现,2019年新区新增人口10.1万人,同比增长13%。

  今年4月,辞去北京高薪工作入职哈尔滨海能达的丁冬告诉记者:“作为家乡人,我一直关注哈尔滨新区,特别是2018年挂牌以来出台的一系列重磅政策,让我看到无限潜力,现在的新区,可以说遍地都是机遇。”此次,夫妻双双一同回哈,小俩口在新区买了房,对未来充满信心。